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永刚 《学周刊C版》2014,(9):119-119
兴趣是人们为了认识某种未知事物或者参与某种活动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则是一个人对于学习过程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并持续地钻研它,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色彩是人们辩认客观事物的重要依据.人们根据不同的色彩把各种事物区别开来,并从中获取有关这些物体的形状、位置、时令等诸方面信息.从生理角度说,人们在观看各种色彩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当然,色彩本身不含有某种情感,但是通过色彩的刺激能使人产生某种生理的或心理的反应,从而影响人的情感或情绪,即色彩除了视觉效果外还有感情效果.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色彩的效应在不少领域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和应用.其中的原因,除了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外,它的感情效果与其社会价值,不能不说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色彩的设计统一在室内装饰中起着改变或者创造某种格调的作用,会给人们带来某种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调查,人们进入室内空间的最初几秒钟内得到的印象,百分之七十五是对色彩的感觉,然后才会去理解形体,所以色彩对人们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室内陈设设计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了解不同色彩所产生的不同功能及人们自身对色彩的要求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考虑到色彩所具有的明显生理和心理调节功能与效果,即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根据房间不同部位的功能来选择色彩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正兴趣是人们为了认识某种未知事物或者参与某种活动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则是一个人对于学习过程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并持续地钻研它,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来看,兴趣可以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起因,而这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又将产生新的兴趣并提高原有兴趣,所以兴趣又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人类从发现色彩、认识色彩到使用色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绚丽缤纷的色彩现象,在远古时期曾被认为是大自然的一种神秘力量。成为人类认识自然本质的直接途径,也成为人类最早用来表达原始意识的重要标志。虽说颜色是客观存在,既无阶级性.也无感情和意识,但当色彩的物理属性作用于人的时候,却可以引起人的审美心理活动,人的大脑会因此产生某种象征性的感觉,甚至还会产生某些联想,而这些联想就使得色彩披上了情感的轻纱。色彩现象通过形象思维产生维妙的心理作用,并且引发审美意识。人们生活于色彩的世界里,色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色彩还满足了人们的不同审美需求。 色彩的审美心理从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并伴随它不断发展。因此,人们对色彩的审美意识与自然、宇宙、哲学、政治、伦理、道德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白色彩产生的那一刻起就蕴含着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于锦华 《考试周刊》2007,36(16):37-39
现代日语中的“基本色彩词 名词”结构词汇具有多种含义,其中的基本色彩词既可以表达单纯的色彩感念,也可以表达色彩以外的抽象概念。当基本色彩词单纯表达色彩概念时,此类词汇除了表达某种色彩的某一事物以外,还可以借色彩表达社会文化含义。这些意义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的色彩给人造成不同的心理效应,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园林规划的是人们的体验,因此就从人们对色彩的感觉入手研究色彩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人类虽然种族不同、肤色有别,但是具有共同的生理机制;共同的生理机制和生存环境使人类在对外界事物的感应心理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根据实验心理学研究,人们在色彩心理方面确实存在着共同的感应.这就是色彩应用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人们对色彩的效果有了刻意追求和需要。这种时代背景反映在平面设计中,就使色彩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能显出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从色彩情感、色彩意象、色彩调节、色彩与生活等几个方面研究人们不同类型的消费心理,探究平面设计中用色彩表达消费心理、用色彩刺激消费的一系列心理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色彩能够对人产生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中,心理健康者和心理异常者之间对色彩的好恶呈现出显著的不同.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心理咨询室的色彩搭配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在设计时应充分运用色彩的感觉特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对不同色组的好恶及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进行人性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由于社会背景,文化差异,地理特点和个人长期生活阅历的积累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在了解基本色彩知识的同时又赋予色彩不同的情感因素,产生了对色彩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联想.恰当运用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感觉和联想,对于室内风格的体现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重视色彩运用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色彩心理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色彩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研究发现色彩对人类心理与生理产生极大影响,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心理、生理感受。"色彩季节理论"也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属性"。作者从色彩心理、生理学角度分析阐述各种色彩属性对人们生活产生的一系列对比和影响,并结合色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诠释各种色彩情感属性的应用。例举了生活中衣、食、住、行多方面色彩情感的运用价值体现,从而使人更好的运用色彩创造出丰富美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英文写作中的比喻和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升武 《文教资料》2008,(14):43-45,23
中国人对动物的联想同美国人、英国人一样.譬如汉语中就有"蠢驴"、"鹦鹉学舌"、"像狐狸一样狡猾"等说法.在这两种文化中,联想相似的其他动物还有很多,人们时常把某些品质或特性与某些动物联系起来.这些品质或特性又往往能使人产生某种反应或情绪,尽管这种联想很少或根本没有什么科学根据.联想到的特性和所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民族不同而各异.在一种文化中提到某些动物时往往可以联想到某种特征,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征;有些动物在两种文化中人们会联想到某种特征,但所联想的特征却不同.本文将讨论一些与禽兽或动物有关的比喻,以及在不同文化的环境中这些比喻所引起人们的相同或不同的联想.本文还将以汉语和英语如何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为例,讨论某些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联想.在不同的语言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却用不同颜色来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好的情绪,是一种人们想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才会对其产生好奇心和进行探究的心理欲望。这种欲望一旦被激发,它就会成为一种学习的自觉性和内动力。  相似文献   

14.
色彩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语言,它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着最有效、最直接的效果,那么在绘画或创作中研究颜色的不同的特性,恰当运用不同颜色或色彩组合会带给人们心理上不同的心理效应,对提高绘画色彩的感染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增强生物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趣味性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参与该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心理色彩的心理倾向.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倾向,他就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非常重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动力性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特别是相互交流的活动中去.学生只有对学习知识感兴趣,学习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动机,是一个人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教师如果能用积极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积极活跃的学习心态,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驱动力,自然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人们对色彩在视觉、生理、心理和精神需求等方面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们的艺术设计色彩教学就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切实加强对设计色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色彩是一种情感语言,它能表达人们内在极为复杂的心理感受.随着现代色彩学的发展,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不断深入,对色彩功能的了解日益加深,使色彩在室内设计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中根据色彩在室内空间中的功能和作用做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积极心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内驱力,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积极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一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们一旦对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竭尽全力去认识它、了解它的内部规律,探索它与外界事物的联系。或者如痴如醉地从事某种活动,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