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飞 《大观周刊》2013,(8):105-106
阐述了齿轮传动噪声产生的机理,通过分析齿轮噪声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从齿轮材料、参数、加工工艺、结构、装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噪声措施。  相似文献   

2.
翟非华  李冰玉  于泳 《大观周刊》2012,(52):122-122
结合本单位中央空调机房内降噪工程的实际案例,对水源热泵机组产生噪声的机制及噪声治理方法进行分析,介绍在中央空调机房内多噪声源、噪声频带范围较宽的情况下对噪声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叙述了数字图象噪声产生的原因,并主要以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为例,介绍了其中与抑制噪声有关的滤波器,给出了这些滤波器的理论背景,同时提出了如何使用这些滤波器有效地抑制噪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容量硬盘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家庭影院所需的刻录产品,人们对硬盘辐射的噪声越发敏感。本文首先回顾了当前硬盘制造商所面临的若干噪声问题,分析噪声的传播途径,然后讨论可行的降噪解决方案,最后展望未来降噪工作的方向,即嵌入先进的控制,补偿和校准算法,进一步抑制高转速高磁盘密度硬盘所产生的噪声。  相似文献   

5.
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和多变以及在不同层次用户间分布的不均衡,使了解和掌握用户需求成为图书馆源头工作重要的一环。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信息噪声的来源,提出消除信息噪声的若干举措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字印刷质量的噪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印刷相比传统印刷而言更容易产生噪声感图像,为此有必要测量和评价数字印刷品的噪声特性。本文在分析ISO13660标准定义的颗粒度和斑点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说明采用L测量数据计算噪声的必要性,并建议选择基于视觉滤波的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7.
张苏洲 《声屏世界》2011,(10):70-71
HFC网在实现双向传输方式后,网络中存在的各种干扰噪声不容忽视。对传输质量产生最大威胁的就是上行通道中的噪声瓶颈效应较难克服.HFC网络中的噪声干扰是传输技术中要克服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HFC网在实现双向传输方式后,网络中存在的各种干扰噪声不容忽视。对传输质量产生最大威胁的就是上行通道中的噪声瓶颈效应较难克服.HFC网络中的噪声干扰是传输技术中要克服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噪声在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过程中增加了被传档案信息资源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有效发挥。传播学视角下,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殊性、传播环节和要素的复杂性是噪声滋生的土壤;特定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科技因素是档案信息资源传播中噪声滋生的主要诱因。因此,通过依法治档,科学开发等解决思路,可以达到控制和消除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过程中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省区国家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态势测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蠡  周铭 《北京档案》2015,(8):18-21
借鉴生态位研究成果,结合综合档案馆实际情况,构建了评价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态势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各省区综合档案馆生态位展开测评。结果显示它们具有受态的影响明显、成长速度两极分化及层次性、空间差异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对我国各省区综合档案馆采取不同的生态位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陈婧 《图书与情报》2007,64(3):32-35,52
文章从矛盾论的视角分析了网络传播中伦理问题的成因及表现形式,并从网络信息组织,网络噪音防治,网络用户权益保障方面提出问题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以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界定网络信息生态链概念,认为网络信息生态链是在一定的网络信息环境下,信息人之间通过不断博弈形成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阐述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演化博弈特性,根据信息主体支配能力差异将网络信息生态链分为弱势网络信息生态链、半强势网络信息生态链和强势网络信息生态链,并以淘宝网为例,剖析半强势网络信息生态链博弈关系,为深入分析网络信息生态链演进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具体阐述信息人与各个信息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认为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遵循综合性规律、非等价性规律和木桶效应,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主要是学习,适应范围遵循耐性定律,信息人对信息生态因子的改造必须连锁进行,且根本在于改造信息本体。  相似文献   

14.
界定生态信息内涵,并从生态信息内涵角度入手,揭示符合生态信息属性的五大特点:公平性、生态性、效用性、真实性、知识性。在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引入物理学势能、动能概念,从势差存在的维度研究生态信息势能运动,从愿望匹配产生动能的维度研究生态信息的动能运动。在对其运动属性深入分析后总结生态信息两运动规律:势差律及选择-匹配律。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生态模型构建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系统论的思想,从生态系统视角分析信息生态的内涵及构成因子,结合中国电子商务特点构建信息生态模型,并以中国淘宝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淘宝网中的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该研究可丰富信息生态的理论研究体系,为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及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为丰富信息生态学相关理论、构建更加生态化的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切实可行的途径。[方法/过程]首先,从物理学中有关质点、位、场、能的概念出发,阐述信息生态学中信息质点、信息生态位、信息场、信息能的概念;然后,在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结构模型并详细阐述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特征,从而进一步识别其结构和功能,认识其特征和规律;最后,利用能值理论和能值分析方法构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能值模型,通过情景分析梳理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优化方案实施前后的能值流量变化模式。[结果/结论]通过优化,可以使得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整体信息利用率提高、信息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状态,确保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沿着和谐、健康、良性的路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姜祎  赵苹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9):45-52
根据信息价值运动过程,可将一个完整的信息生命周期划分为价值形成、价值激活和增值、价值实现、价值消亡等4个阶段。当信息脱离原有生态链、被松散链接的多条信息生态链利用,其价值出现多次无规律、不相关的增值,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信息生命周期交叠,从信息主体行为的角度可将周期交叠分为互利共赢型、以我为主型和损人利己型。进一步地,当前的泛在信息环境以用户为核心的网状信息传播模式,促进了信息生命周期交叠的发生,引起信息价值的巨大波动,增加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风险,给信息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生态链效能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网络信息生态链效能是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运行效果及其对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的评价。网络信息生态链效能的评价是对网络信息生态链进行优化和对其效能进行提升的前提。从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结构组成、信息流转、运行成本、功能价值和保障机制五大要素入手,构建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效能进行评价,进而提出网络信息生态链效能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9.
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信息爆炸和信息矛盾的加剧,网络信息生态结构发生了急剧变迁,围绕信息环境恶化的网络信息生态危机也日益凸显.所以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和治理成为大势所趋,而评价又依赖于一套全面、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结构,同时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念、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从外生态和内生态两个层次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建构,旨在探寻影响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各个因子并予以全面、系统、详尽地展现.最后对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