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到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子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着那只蚂蚁宝宝。它遇到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子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6.
洪玲 《青年教师》2006,(7):51-51
有一天,一个两岁的小孩子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呀!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  相似文献   

7.
仙子 《教育导刊》2006,(8):50-50
母亲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实施者,决定着孩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纵观古今中外,英雄的儿女背后往往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现代母亲育儿成才的故事成千上万。但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听了后久久难忘,不胜感慨。现附录于下,但愿对天下母亲教子育儿有所启迪。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位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见障碍物过…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2010,(5)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有关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  相似文献   

11.
著名心理学家李恕信在《潇洒的母亲》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而光,心情顿时开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开错了“窗”,会使本来美好的事物变得暗淡无光,本来有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母亲:一位孩子正欲踩死几只蚂蚁时,母亲温柔地对他说:“孩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于是,孩子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  相似文献   

12.
孩子三岁时的一个春日,年轻的母亲带孩子来到公园里游玩。孩子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看见一群排队觅食的蚂蚁,便蹲了下来。母亲也蹲了下来,柔声地对孩子说:“儿子,你看它们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报疼爱她的蚂蚁宝宝。”于是孩子就趴在一旁仔细地看着那些蚂蚁,当它们遇到障碍物过  相似文献   

13.
著名心理学家、美籍华人李恕信在《潇洒的母亲》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女孩趴在窗台,看窗外有人正在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S一扫,心空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开错了窗,会使本来美好的事物变得暗淡无光,使本来有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这又让我想了一位母亲。孩子正欲踩死几只蚂蚁,母亲温柔地对他说:“孩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于是,孩子就趴在一旁惊喜地观察那些小蚂蚁。蚂蚁…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一个两岁的小孩子看见一只蚂蚁,正要一脚踩死它,母亲却柔声说:“儿子,你看它多乖呀,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它的蚂蚁宝宝呢。” 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着那只蚂蚁。蚂蚁遇到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看到这情景,母亲一脸的惊喜。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母亲点点头。专家又问,孩子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吗?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叠被褥,您嫌他笨手笨脚而帮他叠是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问:“您是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16.
成全一棵树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苗栽在门前。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一位母亲问:我儿子10岁,上三年级,在家不好好听父母的话,在校也常与老师顶嘴,特别是他对一个女同学大打出手,好几次无缘无故地打她,拧她。问他原因,说是不要看她。孩子一次次地重犯,不思改过。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一位母亲为他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  相似文献   

19.
温柔的陷阱     
李莉 《家长》2004,(Z2)
一位母亲为她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伤透了心。孩子长这么大了,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依赖心理极强,对自己的前途更是茫然不知所措。母亲认为是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就带着孩子去找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咨询。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问: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没说出话来。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又准…  相似文献   

20.
有一只小蚂蚁,他长得不好看,伙伴们叫他“丑蚂蚁”,谁也不和他玩。夜晚,他偷偷地爬出来,伤心地哭了,哭声被一朵玫瑰花听见了,她轻轻地问:“小蚂蚁,小蚂蚁,你为什么哭呀?”丑蚂蚁抬头一看:啊!这么美的花在和他说话!他觉得自己更难看了,慌慌张张地走了。第二天晚上,丑蚂蚁又出来了,他实在是太喜欢那朵玫瑰花了,他很想再听听她的声音,再看看她的容貌。可是丑蚂蚁又很害怕玫瑰花看见他,就偷偷地去找。但他找来找去,还是找不到,他急得又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