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校网球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析高校网球文化的建设途径,运用文献资料、数据调查、逻辑分析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对高校网球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构建高校网球文化的必要性及构建高校网球文化的途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提出:网球是一项文明高雅、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运动项目,高校网球文化的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应从完善网球运动基础设施、举办各种网球比赛、挖掘网球校园文化内涵及提高网球师资力量等方面来推进高校网球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雷正方 《体育世界》2014,(2):72-73,4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深入了解了陕西省高校在校大学生对网球运动的认识以及参与等状况,得知:陕西省高校大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喜爱程度较高;促进身心健康水平、改善精神风貌和丰富业余生活等因素是促使大学生参与网球锻炼的主要动机;陕西省高校大学生的网球消费水平较低,且主要以实物消费为主等。  相似文献   

3.
终身体育理念与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还可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一步使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本文从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及作用入手,分析了高校网球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终身体育下高校网球课程教学创新策略,希望可为高校网球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网球教学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网球运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参与学生人数是越来越多。但受场地设施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基础差、课时数少等方面的影响,制约着网球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提出采取提高大学生对网球运动认识、加快网球场地建设、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措施来培养学生学习网球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网球教学质量,为网球运动在高校顺利开展和普及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5.
网球运动已成为大学生爱好的运动项目之一,参加网球选修课学习的及业余训练的大学生已经占有相当比例,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动机、网球教学与训练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针对性教学与训练,对于能吸引高校更多网球爱好者参加学习与锻炼,进而深入地开展网球运动,不断提高网球运动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组建大学生网球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球运动作为一项新型的运动项目,正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喜爱,但由于受场地设施、课程设置、专业教师数量等方面影响,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学习网球积极性和兴趣。而高校组建大学生网球俱乐部能有效将网球课教学与课外网球活动有机结合,为广大师生参与网球活动提供了条件,满足了大学生学习网球技术、提高网球技能的需求,为网球运动在高校顺利开展和普及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高校女生网球选项课开展迷你网球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目前高校女大学生网球选项课的教学现状、女大学生的运动生理、心理特点及迷你网球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硬式网球不适应高校女大学生网球选项课初级阶段的教学,应开展迷你网球教学,推动网球运动更好的普及。  相似文献   

8.
王严严 《体育世界》2010,(11):21-23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网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固有的健身功能赢得我国高校大学生爱好者的青睐,参加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但通过对徐州5所高校部分学生的调查,依据实际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到,在徐州高校中,网球运动开展的并不是很好。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徐州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制约网球运动在徐州高校开展的因素是场地不足、运动氛围差、个体兴趣爱好、师资缺乏等。并就此提出建议和对策,为推动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网球运动是高校大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项目,网球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网球技术的掌握.文章从我国高校网球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高校网球课构建多样化教学内容体系的积极意义,论述了高校网球课多样化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途径和方式,希望能对高校网球教学的改善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女子竞技网球不断取得的优异成绩,网球运动在中国已掀起了一场"风暴",参与网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横跨各个年龄段,特别是在青少年和青年当中尤为突出。网球是一项文明高雅,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运动项目,特别是网球运动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对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道德品质及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是在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阻碍和问题,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尝试探索出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路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湖南省部分高校乒乓球课选修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参与的动机主要表现为锻炼身体以及娱乐交流;乒乓球课外活动开展广泛,但缺乏必要管理和系统组织指导。因此,在湖南省高校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建立乒乓球俱乐部或协会,以此促进高校乒乓球选修课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高校网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分析近二年广东高校网球比赛状况,认为广东高校网球运动有良好基础,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首设甲组网球比赛对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但各高校网球水平差距较大,名牌院校优势明显,建议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广东高校网球水平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毛童爽 《体育科技》2011,32(3):47-49
网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和适应人们追求时尚、关注健康需求的运动项目。随着网球运动影响力的扩大,网球这个新兴的体育项目已日渐博得人们的喜爱,在社会上正呈现出逐步推广普及的发展态势。围绕网球运动员训练水平和战术意识提高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提出网球训练内容体系和提高网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措施,旨在提高我网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众网球运动兴起的社会学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大众网球运动兴起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分析认为:人们生活和交往方式的变革及网球运动"健身、时尚"的属性是网球运动兴起的社会基础;高校"网球热"和大众网球运动的商业化运作以及大众传媒的关注加快了网球运动兴起的社会进程。保持大众网球"健身、娱乐"功能和"时尚"特征,协调网球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积极构建"人文奥运"理念下的大众体育文化,不断完善我国网球文化体制,是大众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网球运动是一项集技术、战术、体能与心理等为综合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本文通过分析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情况时,通过教学和心理的结合与对比,旨在研究高校网球教学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找出相关存在的问题,为高校网球运动良好、持续的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大众网球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寻找影响大众网球运动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通过改变体育思想理念,强化媒体的导向作用,提高体育消费思想等方式方法,进而拉动大众网球运动市场的发展,为使其进入一个持续的良性循环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制约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社会学和训练学的角度对制约中国网球发展的因素进行初步研究,指出社会化程度低、旧有运动员培养体制和训练水平低是影响中国网球发展的因素,并尝试提出中国网球走产业化道路,网球运动员走职业化道路,同时进一步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网球选项课教学在陕西高校发展的前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网球运动发展过程,分析高校体育在网球运动普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高校网球运动推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探讨网球选项课教学,来带动网球运动的普及,使网球运动通过高校体育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在太原市社区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太原市社区中群众基础好,但参与人群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年龄和职业特征;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社区居民时间投入比较合理,但资金投入水平总体较低,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的资金投入结构呈平衡发展态势;虽然社区居民在参与形式和参与动机上呈多元化发展,但设施、时间和专业指导人员的缺乏依然是制约居民积极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主要因素.本文建议:科学建立社区乒乓球服务管理网络,发挥积极分子骨干和管理作用,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基层赛事,实现自下而上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健康发展的社区体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意识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哲学、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探讨了青少年乒乓球意识的内涵、重要性,提出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意识的层次性结构,加深了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意识结构的整体理解.同时,概括当前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及青少年终身成长的内在规律,加强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意识的培养,以造就更多更优秀的乒乓球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