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报纸的特征之一是专刊的新闻性强化与知识性普及化的结合.而体现这种特征的编辑手段之一,就是专刊版面的主题化操作新趋势.这种把历来被普遍推崇的专刊版面“拼盘式”组版方式转变为主题化操作的专刊办刊新趋势,是现代报业激烈竞争引发的一种变革,也是为了适应近年新时期读者阅读需求,报纸专刊向现代办刊方向迈进的一个重要里程.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面对激烈的新闻竞争,报纸争相扩版以加大信息量,一些报纸甚至想减少专刊版面,增加新闻版,以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报纸专刊面临严峻考验。专刊应该把握自己独特的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迎接挑战。翻开今日的报纸专刊,在版式的处理上已呈现出浓郁的时代特色,新潮、现代,一下就勾起人们阅读的欲望。但一些专刊内容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缺乏深度,较少可供人思考、回味的东西。没有深度,专刊就只能是一块贫瘠的土壤,长不出根深叶茂的大树。所以,专刊要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只满足于茶余饭后的消遣和风花雪月,要往深处做…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张报纸的专刊,要想吸引读者主要靠的还是内容,专刊不同于副刊,它含盖内容非常广泛,有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体育的、生活的以及文化副刊。它也是现代报纸改革创新的一个新生事物。专刊为的就是让报纸更加贴近市民的生活,更能影响受众。因此策划活动,和读者产生互动,让专刊真正成为读者的一个生活乐园是编辑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地市报专刊要突出地方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波 《青年记者》2007,(3):107-107
在当今媒体竞争激烈,报业发展形态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地市级党报为强化市场竞争力,进而更加有效地占领市场,纷纷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专刊,这些专刊如雨后春笋,在报业大家庭中异军突起,方兴未艾。以《聊城日报》为例,早在1998年,我们就推出了全省党报系统的第一张教育专刊,后来陆续推出了《北方晨刊》、《财经周刊》、《农村周刊》、《新生活周刊》。这几张专刊尽管创办时间不长,但在报纸质量和广告收入方面齐头并进,尤其是广告收入,已占了报社的半壁江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引导读者参与办活专版专刊王修滋报纸扩版热,使一大批专版专刊应运而生。专版专刊的涌现,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发展对新闻改革的呼唤与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报刊为更多地吸引读者,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读性而采取的一个措施。大众日报扩版后,相继推出了十七八个专版专刊。从目...  相似文献   

6.
《河南日报(农村版)》创刊伊始,就成立了新闻专刊部。作为党报一个非常重要的采编部门,新闻专刊部下设“乡村教育”、“人文地理”、“种植天地”、“养殖大观”、“健康养生”等专版,其中副刊也包括在内。《河南日报(农村版)》的一版二版为要闻版、综合新闻版,主要服务于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刊登有关农村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规定动作较多;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息报把分众化、小众化作为新的发展空间,从2004年起,推出了《花木世界》、《浙江畜牧》等系列专刊,现在每月出版6种专刊。这些专刊不仅细分了农村信息报的读者,较好地发挥了农村报在细分行业中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专刊,作为党报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几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报业大家庭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与这些专刊迅速崛起相适应的就是专刊自身的专题化趋向,可以说,适时地推出有影响力的专题报道,已成为专刊发挥自己功能、有效占领市场的杀手锏,而一个个策划成功的专题也成为专刊克敌制胜的组合拳。专题,几乎成了专刊的专利,这是其他类型的报纸可望而不可及的。  相似文献   

9.
报纸专刊特色形成的思考李永彤异彩纷呈的专刊的勃兴,是近几年国内报纸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探讨专刊的特色和形成,也就成了业内人士的一个热门话题。我认为,一个为社会所认可、为读者所喜爱的专刊的特色,应是编辑、作者和读者互相影响和共同创造的。专刊特色的设计者...  相似文献   

10.
对现代报纸而言,最能体现其创新思维的,恐怕要数策划活动了。新闻报道、专版专刊、栏目设计、版式语言等等,几乎都能体现编辑们的策划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一个专刊而言,有没有进行策划,是被动策划还是主  相似文献   

11.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专刊是指“报刊以某项内容为中心而编辑的一栏或一期”。副刊是指“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专页或专栏”。军报明确标出的专刊副刊有《军事论坛》、《学习与研究》、《生活与修养》、《军人与法》、《中国军校》、《国防军工》、《读者之友》、《长征》、《周末文化》、《光荣传统》、《军地两用人才》、《国防后备军》、《军人与健康》、《离退休生活》等。据统计,军报的专刊副刊的占总版面的1/3以上,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自明。总的来看,这些专刊副刊办得各具特色,受到读者的欢迎。专刊副刊由其担负…  相似文献   

12.
新华日报在宣传“为革命种田,用革命精神种田”的同时,辟设了《农村科学生活》专刊。这个专刊每半月和读者见面一次,从八月二十五日开始,到十月十日已刊出了六次。这一专刊主要是介绍农业科学知识、总结群众生产上的先进经验,其次是介绍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我平时较少关注广告专刊。有一次为找一个资料,集中看了一些报纸的广告专刊,感觉不错,便索性对广告专刊进行了某些“研究”。有些体会,拉杂写出来,请大家指正。 (一)如今的广告专刊首先有一个特点就是能使读者“读得下去”。他们的文章视角不是俯瞰式的,也就是说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式的,或者说不是光从广告客户的角度去写的,而是潜入式的,是潜入读者心中,根据读者的需要、感受去采写的,细微、体贴。因此,普通读者能读得下去。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再好的媒体,再好的报道,如果读者对此表现冷漠,不买帐,媒体就等…  相似文献   

14.
2005年9月23日.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联手在《安徽日报农村版》上开辟“安徽农金”专刊(以下简称专刊),4年来,专刊出版了180期,刊发4000多篇稿件,很好地宣传了农信社信贷业务,树立了农信社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5.
《科学窗》是北京日报郊区版的一个专刊。它本着面向农村,宣传科学,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生活服务,做郊区人民的良师益友的宣传方针,根据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向农民介绍农业技术和生活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专刊在现代报纸版面中已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难怪读者评判扩版后的报纸质量,往往以专刊的水准作为衡量的标尺。笔者在此着重就专刊如何办出特色、提高品位问题谈一些体会。特色,专刊的活力所在近年来诸多报纸扩版的成功经验与失误的教训告诉我们,特色是专刊的活力所在,怎样才能突出专刊的特色?我感到应该把握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出现了一个新品种——专刊。它的问世过程,可用“雨后春笋”和“如火如荼”来形容。这些专刊为其所属的报社带来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专刊的出现,既广泛地吸引了读者,扩大了报纸的发行量;同时也增加了广告收入,成为一些报社新的生长点。笔者作为《中国商报》专刊创办的参与者,在此谈谈自己对此的认识。专刊——报业一道亮丽风景线专刊,顾名思义是围绕一个专门话题或内容而出版的。过去,专刊大多  相似文献   

18.
专刊,是专门性副刊的简称.顾名思义,专是特色.但是,如何做到专中求活专中求新,努力提高专刊宣传质量和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四专”方面探新路,做文章.一、亮响“品牌”设好专栏专栏,既是一组有共同性稿件组成的集合,也是显示稿件类别的标志.一张报纸的专栏,如同一个产品的品牌.专刊,要真正体现出“专”的特色,专栏设计尤为重要.专栏,不仅在形式上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固定性,而且在宣传内容和整体版面布局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设计好专栏,是专刊求实求活求新的关键.如何设计好专栏,我认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继承和推新的关系.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一些报纸、尤其是各级党报在各类专刊中开设了不少富有鲜明特色的专栏,叫响了“品牌”,这些具有生命力的专栏、栏目应该继承保留.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报道领域的拓宽,新的专刊、专栏的开辟和设置已应运而生.如,近年来,《人民日报》在“农村经济”专刊中,相继推出了“农村经济观察”、“农村新事”和“农村杂谈”等专栏,《湖北日报》新辟“文  相似文献   

19.
何黎 《新闻实践》2003,(9):49-50
若将今天的城市类报纸与其十年前的面貌相比较,其专刊类版面是一面绝佳的镜子——无论从主题内容、叙述方式,还是思想内涵、观点倾向,甚或是版面设计、视觉冲击,今天的专刊都无疑更具魅力,更与现代生活丝丝相扣,更契合新世纪人类的思想方式。的确,专刊演绎至今天,与时尚生活的结合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成为其能否获得读者高分的一个重要砝码。对于一个城市类报刊的专刊编辑来说,能否及时感知到最新鲜的时代气息,并从中提炼出其意义所在,是每一年每一季都必须面临的考验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媒体竞争激烈,报业发展形态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各类报纸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专刊,而且专刊在现代报纸版面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难怪读者评判扩版的报纸质量,往往将专刊的水准作为衡量的标尺之一.笔者最近翻阅部分报纸的专刊之后,就如何办好报纸的专刊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