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二学生历来对“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在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认识不清。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从几个方面讲清这一问题,并补充适当的练习题。一、通过具体计算,讲清一个“差”字。学生易错的原因之一,是没有真正理解浮力的产生,把浮力混同于液体的压力,忽略了浮力意义中最关键的一个字——“差”。(实际上,浮力不是液体的压力,而是压力的合力。)课本上那段讲述,对初二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一般校学生)来说,显得太抽象了。我将课本第139页练习一(7)题前一  相似文献   

2.
针对“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教学难点,利用Scratch软件设计了仿真实验平台。该仿真实验平台具有可以显示物体大小、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大小、浮力大小等功能,学生可以直接从平台中读取实验数据,从而充分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利用该平台进行辅助教学,让“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另外,学生还可以在仿真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复习和巩固相关的物理知识及原理。  相似文献   

3.
《浮力》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这一章不仅涉及到浮力的概念,而且还跟前面学过的密度、压力、压强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对物理知识还没有形成知识结构框架,所以在学习《浮力》这章时,许多学生感到问题变化多,理不清思路,解题无从下手。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本章的内容呢?一、理解“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概念时应注意以下5点: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2“.浸在”的含义。“浸在”应包括完全浸入时的“浸没”和部分浸入时的…  相似文献   

4.
浮力产生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中气体浮力的产生相较于液体浮力,更加难以实现形象化展示。为此,在教学中借助中学化学实验室现有氢气制备装置及物理实验室中“声音的传播”演示实验设备,自制“气体浮力的产生”演示装置。该演示装置可以使浮力的产生这一抽象的过程变得可视化,易于被学生所理解,从而轻松突破浮力概念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课中的演示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的重要方法。下面仅以“水的压力和浮力”(《自然》第三册第十四课)为例,谈谈如何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一、分析内容,确定难点在讲“水的压力”这课时,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各类事物中,已经使他们接触到:“水是有压力的”这个现象,因此无须进行演示实验,只须用讨论方式即可完成。但是,在进行“水的浮力”这部分教学时,学生中就会出现较多的问题。由于学生看见船、木块、塑料等物体在水面的漂浮现象,以及自己在水  相似文献   

6.
露森 《学苑教育》2012,(17):52-53
“浮力”是科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学习了“浮力”之后,对“浮力”的偏面认识、错误认识还依旧存在。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并列举学生存在的有关浮力的“相异构想”,分析有关浮力“相异构想”的原因,进行针对“浮力”典型“相异构想”的教学设计,从而有效、有质纠正典型“相异构想”,建构“浮力”概念及知识框架,达到教学...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标:A.知道浮力的概念。B.理解物体浮沉条件。C.(1)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2)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1)浮力的概念及其实质。 (2)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中《浮力》这一章是教学的难点 ,虽然初中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浮力有粗浅的认识 ,但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及什么情况下有浮力还是比较模糊的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我作了以下三步 :第一 ,从理论入手 ,由液体压强的特点推导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 ,同时强调浮力的方向总是向上的 ,水中物体向左 ,向右的压力 ,向前 ,向后的压力是互相平衡的 ,由于上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所以F向上 >F向下 ,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合力即液体对物体的浮力。第二 ,演示实验 ,设置疑问 :①把蜡烛 ,木块放入烧杯中后加水 ,观察木块 ,蜡…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中《浮力》这一章是教学的难点,虽然初中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浮力有粗浅的认识,但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及什么情况下有浮力还是比较模糊的,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作了以下三步: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浮力的教学中,对浮力产生原因的只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后,得出浮力是液体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差.由于没有实验直观地显示浮力产生的原因,单纯理论分析、推理,要使学生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能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有必要制作一种能够说明浮力产生原因的器材,直观地把浮力产生的原因显示出来.浮力生成原理说明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作的.  相似文献   

11.
应国美 《文教资料》2005,(21):120-121
笔者在教学“浮力”这一章节的内容体会较深。引导学生探究浮力、浮力大小、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等等问题.是指导学生重视并习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很好例证,因此,将此教历进行分析,较有现实意义。一、“浮力”教历在教学物体的浮沉现象中,有一个学生突然问:“老师,物体的浮力大小是不是跟物体的密度有  相似文献   

12.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中,"浮力"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添加了新的内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改变了部分内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教材内容的改变更加符合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认知程序,也使得教师必须浮力的教学设计加以改变.新的教材使得浮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所偏移,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成为本节的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成为本节的重点.现就如何在教学中处理浮力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内容,尤其是对初学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说,要学好这一知识更为困难。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对学生学好“浮力”的知识,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至关重要。为了能突破这一难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其中对物理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作出了详尽的规划,课程目标强调要将学生作为受教育核心,从学生个体出发培养对应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树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在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物理课程一共分为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两大部分,浮力是“运动和相互作用”大标题下“机械运动和力”这一章节的对应内容,课程要求要对“浮力”知识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两个具体知识点进行认识.本文选取《浮力》这一章节的内容教学,希望能够对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对应策略的发展提供一些灵感.  相似文献   

15.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液体对物体向下的压力。因为以往没有较好的实验来显示浮力产生的原因,所以,许多初中学生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往往不易理解,形成了一个教学难点。本文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它能直观明了地显示浮力产生的原因,在教学中能帮助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1 实验器材 (1)大号透明、无色的塑料饮料瓶一个,把瓶的上部截去,使它成为直口瓶。 (2)彩色乒乓球一个,1000毫升的盛水烧杯两个。 (3)小号透明、无色塑料饮料瓶一个,把瓶底和瓶颈的一部分截去,使瓶颈截口处的直径略小于乒乓球  相似文献   

16.
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关于浮力的教学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笔者认为,掌握有关浮力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是要把握住其内容中的“两点一线”。“两点一线”的含义,具体阐述如下: 一、将阿基米德定律与浮力产生的原因结合起来作为运用浮力知识的立足点 学生在分析有关浮力的问题时,要想使思维得以延伸,首先应建立一个坚实可靠的立足点,以此为依靠才能展开思路。将阿基米德定律与浮力产生的原因结合起来作为运用这部分知识的立足点主要考虑到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在阿基米德定律中,只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以及物体所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不能解释浸在液体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浮力”是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对浮力的理解产生的误区,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诸多影响。下面对在教学中遇到的有关浮力理解上的几点误区提点拙见。  相似文献   

18.
《捞铁牛》(五年制语文第六册.六年制第七册)一文讲的是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怎样利用浮力去捞,这应是全文教学的重点;至于怎样利用浮力规律捞起铁牛,小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甚至没有见过船,是很难理解的.因此这个教学重点又成为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从这两个“实际”着眼,灵活地安排课堂结构来指导阅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以故事激趣,初读全文.一开始上课,我就围绕课文前两个自然段所叙述的内容,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浮力这一章节内容在初中阶段物理学习过程当中属于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难点部分,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点比较广泛.本文对初中阶段物理浮力的教学难点,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促进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当中迈向更高台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浮力”一节教学实验设计,阐明利用实验情境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