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什么是语篇教学 “语篇是指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语和书面的段落”(胡壮麟1994,P22),而语篇教学就是从文章的段落或全文着手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人类对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按照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可分为两种。即“自上而下(Top—down prooming)”的理解方式。首先构成全文的语义图像,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用较高语言层面上的理解帮助较低语言层面的理解,如段落、句子、单词等。“自上而上(Bottcxn—up processing)”的理解方式。首先理解单词、句子结构。再理解段落、全文。前者是阅读中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是传统教学中常用的手段。而语篇教学就属于前者的范畴,它着眼于全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教学,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利用语言形式去构建全文的语义。分析段与段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所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运用到语篇水平上来,从而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实际作用是通过各级语言成分来完成的。这种成分包括词素(morpheme)、词(word)、词组(phrase)、句子(sentence)以及语篇(discourse)。由词素到句子是把语言最小单位词素按照一定语法组成词汇再连接成句子,但是,在交际活动中,人们使用的语言单位往往不是句子,而是在特定的上下文和语境中独立的语言单位可以表达一种完整的意思,这种语言单位即“语篇”或“句子组合”(syntactic complex whole)。一个语篇或句子组合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句子之间不…  相似文献   

3.
“篇章语言学”的兴起,特别是“话语分析”的发展,使传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方法越显其局限性。本文拟探讨应用篇章语言学中有关“形式衔接”(cohesion)和功能连贯”(coherence)的研究成果以培养学生语篇能力的方法。通过对语篇表层形式衔接手段的分析,探究篇章深层语义语用连有,以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成品的能力,语篇组织能力和话语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子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章句子和词的分析讲解上,注意力在于传授语言和语法知识上。这种停留在句子水平上的教学只注意个别细节,而忽视了从语篇水平上阅读整篇文章的技能训练,因而学生不能更全面理解文章,针对这种弊端,笔者把语篇分析法引入了阅读教学中并进行了初步偿试。 二、语篇分析法的含义 关于语篇,英国语言学家魏多森(H·G·Wid-dowson)定义为“结合起来的句子的使用”(the useof sentences in combination)因而,语篇分析法在阅读教学中的注意力在“篇”而不是“句”,在文章的“意”而不是在文章的语法上。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时,应该以整个段落,整篇文章为单位,引导学生从上下文,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含义来获取信息,也就是使学生从以单句为基础的学习上升到语篇水平上的学习,即对文章从段落结构,段落大意到总体结构,中心思想来进行分析理解。 三、语篇分析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1)寻找主旨句 一般来说,每篇文章,每个段落中,作者会用一个句子来告诉读者这个段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即中心思想。这个包含主题思想的句子就是主旨句。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应首先教会学生如何抓住主旨句,只要找到了主旨句,学生就能很快理解这个段落的主?  相似文献   

5.
没有大量阅读很难学好英语。现今的学生有一个通病就是阅读量太小,拘泥于短文章上的精耕细做,产生不了语感,因而口笔语都缺少外国味。多读文学作品和外国报刊不失为一剂良药。一、把握主题,语篇理解任何文章和段落都有其中心思想,它为该文章或段落提供了一个目的或方向,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围绕这个中心进行阐述。英语是一种形式化语言。语篇中单词与单词间、短语与短语间、句子与句子间、段落与段落间,联系形式总是通过结构衔接或语义衔接等方式直接地显示出来。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提…  相似文献   

6.
扈畅 《职业技术教育》2002,23(28):70-71
高职英浯语篇教学强调从语篇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重视语言形式、语言功能,同时还注意文章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语篇教学突破了语法、句子的格局,立足“使用”和“交际”。语篇能力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语篇进行梳理以增强理解的能力,是一种分析组成文章的字句、理清文章或段落的脉络、抓住主……  相似文献   

7.
赵军 《教学与管理》2013,(3):124-125
语篇通常是指由句子或话语组成的文章的整体。语篇分析也就是采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对句子和段落等文章语言整体进行的分析,通过分析认识文章的篇章结构、结构特点以及采用了何种手段进行篇章的安排等等。通俗地说,语篇分析是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出发,把学习范围从单一的单词、句子分析,扩展为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分析,通过分析实  相似文献   

8.
回文(palindrome)是讲词序回环往复的一种辞格。回文“palindrome”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的“palin-dromo”,意为“runningbackagain”。“Apalindromeisaword,verse,orscntencethatreadsthesamewhcpthe letters composing it aretakenin the reverseorder。”(The CompactEdition of the Oxford EnglishDictio-nary)回文是指无论…  相似文献   

9.
语篇的概念,美国学者习惯上用Discourse这个词,而欧陆的学者,更喜欢用Text这个词来标示,中国学者在翻译分别由这两个词构成的术语DiscourseAnalysis和TextLinguistics的时候,一般分别译为“语篇分析”和“篇章语言学”[1].从概念来看,其实两者都在强调对文章篇章的语言学层面的分析,语言学包括的内容相对来讲是比较广泛的,但是,就语篇分析(DiscourseAnalysis)来讲,主要强调针对句子、或者是更大的语言单位(比如段落)做语言分析,其目标在于解释人们如何构造和理解各种连贯性的语篇.那么,从概念的解释我们看到,它所强调的东西就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东西,比如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10.
杨燕 《考试周刊》2011,(79):101-101
语篇阅读教学主要是着眼于语篇整体,引导学生把握单词、句子、段落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文章结构上对文本达到理解。本文主要对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包括语篇的主题分析、结构分析以及文体分析。语篇主题分析能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手法。语篇结构分析着重分析语篇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和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思维逻辑和语言形式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结构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语篇的结构和交际目的,进而认识语篇的深层含义,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我们提倡运用上下反复平行交叉的交互式阅读法,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语篇到语句,从大意到细节,利用语言形式去构建全文的语义图像,再利用这个语义图像去理解段落、句子、词组单词的语言形式,从而帮助学生把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完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AdaptiveConsistentParameterEstimationforNon-GaussianMAProcessesUsing4thOrderCumulantWangXinwen(王新文)HeZhenya(何振亚)(Departmentof...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语篇教学是围绕语篇而实施的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语篇教学更注重将一篇课文作为整体来教,除了关注词、句本身的教学外,还着重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中句子或段落之间的连接及衔接方式,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词汇、句子、段落在表达语篇整体意义上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对语场、语域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5.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篇分析是以篇章为基本单位 ,通过对篇章结构、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分析 ,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在阅读课教学中应用语篇分析的方法 ,能使学生从孤立地理解词汇、句子中走出来 ,最终达到对全文的透彻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赏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听力部分Ⅰ 听句子选出句中所含单词(5分)()1.AcatchBwifeCaddressDplay()2.AyourselfByouCyourselvesDyourapples()3.AclassmateBclassmatesCclassesDglasses()4.Anobody Bsomebody Canybody Deverybody()5.AsummerBweatherCwinterDpleasureⅡ 根据所听句子选出一个意思与其相同或相近的答案(10分)()1.AJim'sfatheri…  相似文献   

17.
(三)谋篇能力的培养1.结构要清晰而流畅语言的最高层次不是传统语法所说的句子,而是语篇。语篇指的是一系列连接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一篇好文章必须要点齐全、句子正确、层次清楚、具备英语文章的基本要素:引言段、扩展段和结尾段。引言段中要包含thesis statement(中心句),扩展段的每段均应有topic sentence(主题句),结尾段应该是一个自然收尾的段落。  相似文献   

18.
由TimJohns(1991)提出的DDL(Data.DrivenLearning)“语言材料学习法”或“数据驱动学习法”,是一种基于语料库,尤其是基于检索语言材料(concordance-basedmaterial)来学习语言的方法,即学习者带着某种问题,运用检索软件在观察分析大量真实语料的基础上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通过实时练习,掌握某一语法结构或词语的用法,因此该学习法又称为 “research-then-theory”方法。语言材料及检索工具在学习中起重要作用。DDL强调学习者用解决语言问…  相似文献   

19.
完形填空     
沈琴 《中学文科》2003,(3):12-21
【考点说明】完形填空是一种立意新、要求高的综合性语言测试题 ,它既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水平 ,又检测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高考完形填空题集词语辨析、词的用法及搭配、语法、单句、语篇理解于一体 ,不但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而且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分析理解、逻辑推断能力。【试题分析】(NMET2002)Whatisintelligence(智力)anyway?WhenIwasinthearmyI36anintelligencetestthatallsol dierstook,an…  相似文献   

20.
一、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 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形式上,语篇可以表现为一个词、一个词组、一个单句、一个复句、一个句群、一个段落、一篇文章乃至一部作品。语篇与词语和句子是不同性质的成分,词语和句子是语言的结构单位,语篇是语言的使用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