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由理论界先行引发的实践革命 1.信息概念与传播学的引进 新闻改革是从理论界的探索开始的.打倒"四人帮"后,各领域各行业都提出"拨乱反正"的理念.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理论界引入了"信息"概念及信息理论,引发了新闻学术界的一场讨论和业界的观念革新.李良荣先生当年从两个方面作了概括性的评价:首先,它涉及到"对新闻媒介功能的重新定位"问题,"新闻媒介究竟以传播信息为第一功能还是以宣传为第一功能"?其次,观念的变化引起操作层面的系列变化:一是引起媒介结构的变化,"一大批以提供纯信息,尤其是经济信息为主的报纸纷纷创办,电台电视台也纷纷开出以提供经济信息为主的新频道".二是媒介内容构成的变化,纯信息的新闻逐步在各新闻媒介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新闻属性理论发展变化的核心在于"对新闻本质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闻理论研究取向"问题.在丰富的新闻理论中,新闻属性理论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当前信息社会下,我国的现代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应该以新闻属性理论为原点展开.具体而言,即是实现对新闻本质理解从"工具"-"商品"-"服务"的转化,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新闻理论研究取向从"传者本位"-"新闻本位"-"受众本位"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受众从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转变为主动的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信息的来源渠道被拓宽,信息传播的内容海量化、方式多样化。然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的参与者表现出道德观念淡薄、伦理失范现象普遍等问题。本文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和"姚贝娜事件"报道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给新闻伦理实践带来的威胁与困惑,并就其对策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激烈的"收视率大战"中,方言新闻在浙江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方言新闻在满足地方观众的新闻信息需求上有着重要的存在意义,本文分析了方言新闻的竞争优势,并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方言新闻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5.
技术驱动下互联网带来海量的信息,同时信息在网络上的不断互动又使其持续"裂变"出更多延展内容,这些内容繁杂而又碎片化。网络编辑要以敏锐的新闻选择能力进行信息摘录,以过硬的技术进行新闻素材的加工、整合工作,使碎片化的信息进行系统化、条理化、逻辑化的呈现,给受众以更舒适、更有深度思想的阅读和视听感受。同时,新闻编辑仍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快速甄别消息真伪,溯源信息源头,坚持政治站位,把握舆论导向,从传统新闻编辑向融合编辑转型。  相似文献   

6.
程航英  杨芳 《新闻知识》2001,(12):46-47
面对多媒体的竞争,特别是网络这种集多种媒体优势于一身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曾经"如日中天"的电视媒体如何顺应时代,增强竞争力,成为电视从业者亟待思考的问题。而随着观念接受信息层次的多元化,接受心态的平和、随意,新闻节目如何让观众从视觉上心理上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让新闻宣传效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追求和观众的企盼。为适应观众在接受信息形式上多样化的需求,当今新闻节目中某些栏目的播报方式发生了变化,"说"新闻应运而生。一、"说"的特点"说"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播报方式,它满足了人们渴望沟…  相似文献   

7.
2009年8月中旬,"云南少女卖淫案"终于告一段落,一份落款为"省纪委、省监察厅联合调查组"的红头文件正式下发,对此案件中一些相关的单位和干部"建议问责".对于云南信息报社的处罚理由是:"把关不严,采访不够深入,导致报道严重失实."本文仅从新闻真实的角度分析这份红头文件对云南信息报的处罚是否合适.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在"开放新闻学"模式下,新闻编辑工作专业职能的新兴变革方向。文章认为,"开放新闻学"时代新闻编辑需运用"开放性""数位叙事""视觉优先"等原则,创新"说故事"方式。文章强调未来的新闻编辑,终将从传统的"文字工作者"转变为社会的"新闻信息的汇流者"与"多媒体互动信息服务设计师"。  相似文献   

9.
2003年,从广州始发的"非典型性肺炎"最终蔓延到了全国.一时间一场史无前例的抗"非典"大战在全国展开.这对中国政府、公众和媒体来说都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在"非典"事件发生之初,媒介仍然遵循以前的信息传播机制,反应迟缓;但疫情发展之迅速、后果之严重让人始料未及,突发的危机事件使各方面围绕一个中心,加快了协同作战的步伐,由此也推进了媒体与政府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加快了中国新闻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王开余 《传媒》2012,(7):52-53
从问世之初仅作为人类传递语音信息的通讯工具,到今天融合了采集和传播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综合信息的多重功能,从"一对一"的语言交流到"一对多"的信息发布,手机因媒体特征日趋显现,被新闻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1.
信息传播在其言说的过程中作为一种实践的行动和联系,帮助人们交流关于现实的观念,也推动着社会交往活动的发展。因此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从不只是一个专业领域内的命题,人们所追求的"真实"也绝不仅仅是依靠技术的发展便能够得到的。将关于它的探讨与时间和空间串联起来,将有助于人们跨出认识的"模具",合理地判断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任莎莎  田娇 《传媒》2018,(6):89-91
作为传播新技术群中的重要成员,算法新闻自出现之日起就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迅速抢占了市场并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但随着算法新闻的发展,"信息茧房"现象、价值导向偏离、低俗信息增多等伦理问题日益显现,并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解决这些伦理问题,需要从加强用户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算法平台社会责任和加强网络平台治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通过媒介给人们提供了解世界、了解周边情况和国际事件的信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传播手段。本文通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新闻传播中的"价值"这一词的含义,探讨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服务性     
[服务性]新中国走过的60年,也是媒体角色逐步演变的60年,从令人不寒而栗的"阶级斗争的工具"到高高在上的"群众的指导者",再到和蔼可亲的"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媒体逐步放低身段,找到了恰当的社会位置.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得需要对其社会责任进行拷问.本文以上游"重庆"与ZAKER"广州"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指标评分检视两家地方客户端的媒介社会责任及其差异.二者在信息生产、社会监督、提供娱乐、协调关系四项上得分持平但偏低,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均存在问题.本文从内容、问责制度和规范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毕琦琦 《今传媒》2016,(12):23-24
基于"互联网+"政策的推广和发达的数字技术,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传统的新闻业务流程在新媒体时代被重新整合、构建.从传播过程的"5W"来看,新闻业务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传受双方的界限变得模糊;信息的重复率增高;新老媒体冲破介质壁垒实现了深度融合;信息的发布有了更多有效反馈从而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就从"5W"视角入手,分析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发生的具体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仇娟 《视听》2016,(6):161-162
进入"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赋予公众更多发声的权力。传播技术的提升不仅加快了信息交互流通的速度,也扩大了滋生虚假新闻的可能性。一部分缺失了职业操守的新闻从业者无疑充当了虚假新闻的炮制者和传播者。但新闻工作作为一种崇高的工作,要求从业者要牢记自己的职业天职,恪守职业操守。本文从新闻失实的几种典型类型和具体表现出发,剖析当下媒体从业者职业操守失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韩鑫 《传媒观察》2015,(2):44-45
从概念消解与建构的流变来看,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以平衡方式达到专业新闻传播者理念与新闻生产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妥协共存的新闻价值理念。但网络时代新媒介的传播特质加剧了新闻在生产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压力,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是造成"悬疑新闻"等不实信息大量泛起的主因。网络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再建构"需要着重强调以新闻客观性为核心的新闻道德伦理。  相似文献   

19.
碎片化阅读时代,完整信息被各式各样的分类分解为信息片段,信息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阅读速度与新闻传播速度形成正比。诸多谣言信息"爆发式"传播引起了各界强烈不满,不仅损害公信力还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失范"变得显著,正确认识,合理约束,提高媒体人的专业操守与捍卫新闻的真实性都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从web1.0到web3.0时代,人们进行信息获取、分享和交流的平台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场景"的意义不断增强,场景理论不断发展,场景传播作为一种打破时空局限的传播方式逐步渗透到新闻传播领域。而5G在新闻领域的积极应用正是为这种渗透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