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九二六年(辽天显元年)正月,辽太祖亲率重兵一举攻下渤海首都“忽汗城,俘其王大諲馔。”①这个在中国东北历史上存在二百二十九年,“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地方五千里,兵数十万”②的海东盛国灭亡了。当年二月,辽太祖委派加封为太子的大儿子耶律倍(耶律突欲),全面主管渤海故地的军政事务,改其国曰东丹国,  相似文献   

2.
一、元朝的行政区划和《元史·地理志》元朝除直属中书省的腹里地区外,分置十一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边远的个别行省外,这些行省都辖有若干路府州县。有的行省还辖有军(地方行政机构名)和安抚司(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机构名)。路府州县的隶属关系有若干类型。路可直属于省,府和州也可直属于省(即直隶府和直隶州)。隶属于路的府,称属府;隶属于路、或直隶府、或直隶州的州,称属州。县可隶属于路,也可隶属于直隶府或直隶州,也可隶属于属府或属州、安抚司或军。路可以辖府,府可以辖州,州可以辖县,但路不一定辖府,府不一定辖州,州不一定辖县。路可能直接辖州,不用府作为中间环节;也可能直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说:“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似乎辽代是一朝一都。笔者翻阅了北师大版教材,发现此处表述仍然含糊不清。其实,辽代共有五个都城,即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中京大定府和西京大同府。这叫“五京制”。那么“五京”分别设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湖北教育》2009,(11):F0002-F0002,1
钟祥市第一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创建于1905年,原名“安陆府师范学堂”,1956年改名为“钟祥县第一中学”,1992年撤县建市,更名为“钟祥市第一中学”。学校秉承“严谨求实、奋进创新”的一中精神,不断丰富“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的理念内涵,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5.
【时空框架】 明代制定的疆土管理体制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属于行政系统的六部一布政使司(直隶府州)一府(直隶布政司的州)一县(府属州);22是属于军事系统的五军都督府一都指挥使司一卫一千户所。  相似文献   

6.
沈坚 《历史教学问题》2007,(2):F0003-F0004
①②建水古城朝阳楼云南省建水县历史悠远,古名临安府,明洪武16年(1383)设治于此,称建水州。清代因袭其名,直至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方废府改称建水县。自元以降,建水文风炽盛,  相似文献   

7.
万历平播之役后,明朝趁势在播州旧地改土归流,于翌年置遵义军民府与平越军民府。关于平越军民府的行政建置,史籍对此记载比较混乱,主要异点是平越军民府到底是辖一州三县还是一州四县抑或二卫一州三县。文章认为,平越军民府原议设四县,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或将龙泉县还归石阡府。平越军民府不辖卫,有明一代,此府辖一州三县。  相似文献   

8.
辽初大同为云州,也是大同军节度使所在地;辽兴宗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辽西京道共辖府一:大同;节度州六:丰、云内、奉圣.蔚、应、朔;刺史州八;弘、德、宁边、归化、可汗、儒、武、东胜;另有天德军节度史、金肃州、河清军等.辖境包括今大同、朔州二市及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其辖区范围与北魏平城京畿大体相当.辽于西京置留守司、计司、都总管府等行,“辽既建都,用为重地,非亲王不得主之、”(1)可见其重要性.西京不仅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之一,在文学艺术方面,也颇有建树,成为辽代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本文试就辽代西京的文化教育发展情况作一简短的概括和分析.一、辽代西京国子监和其他教育机构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管理机关叫国子监,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辽于西京设国于监,这在西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继北魏之后,在这一地区再次设置的国家最高学府.《山西通志》(清)记载;辽西京国子监在大同府治东南.张起岩《崇文堂记》云:“云中在辽为陪都,学即辽国子监,宏敞静深冠他所.”(2)西京国子监的设立,对于西京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培养了一批人才.西京作为辽代学术艺术文化中心的地位亦由此奠定  相似文献   

9.
唐朝是中国地方政区沿革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唐玄宗时把“府”加入到地方行政区划中来,唐太宗时设置的“道”和唐睿宗时变成正式建制的节度使辖区(方镇)在唐朝后期逐渐跃居州(府)之上成为地方一级政区,使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划逐渐由简单的州——县二级制经州(府)——县二级制最终转变为道(镇)——州(府)——县三级制。府、道和方镇(节度使辖区)成为地方政区对后世地方政区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璞玉 《湖南教育》2011,(10):56-57
庆云山小学创办于1993年,地处株洲市区南端庆云山庄中,是芦淞区委、区政府为解决外来个体工商劳动者子女“入学难”问题而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农民工子女学校。2003年学校更名为“庆云山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908人,教职工46人。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芦淞区第一所自主办学试点学校。  相似文献   

11.
一、青海汉语方言区的地理位置和方言划分青海省位于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西部。东北部和甘肃省交界,东南部与四川省相临,西南部同西藏自治区毗连,西北部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青海”以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秦汉以前属羌地。西宁魏晋南北朝时曾设西平郡、鄯州,唐宋时仍设鄯州、西宁州,元时仍设西宁州属甘肃行省。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置西宁卫。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西宁为郡,隶二县一卫一所,即西宁府,碾伯县、贵德所、大通卫,  相似文献   

12.
东辽河流域的古代历史上的重镇——辽阳古城,就坐落在今天辽阳市的老城区内。辽阳,古称襄平,又称辽东城、辽州、辽城州、辽东国、东平郡、南京城、东丹图都、东京城、辽阳城等。关于“辽阳”这一地名究竟源于何时。学术界大致有两种观点:其一,源于“渤海回”;其二,始于辽代。但是,一般学者认为:公元938年,辽朝在东京道设置东京辽阳府。是“辽阳”正式被列为行政区名称的开始。古代的辽阳城曾经是东北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统治的中心。自战圉以来。它的中心地位就从来没有动摇过,直到后金政权将统治中心从辽阳迁出,并确定在今天的沈阳城后,辽阳城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统治中心的地位才逐渐衰弱。其实,长期以来,辽阳城的存在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不仅如此,这座古城还曾深刻地影响着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和东北亚地区。因此,弄清辽阳城古代历史与文化,对于深刘理解辽河流域的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元1227年,夏四月,成吉思汗“拔德顺等州,五月,避暑六盘山”。之后,宪宗蒙哥和世祖忽必烈也曾先后驻跸于此。及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就封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冬居长安,夏住开城。长安设安西府,六盘山设开城府,以镇守秦蜀,并于这一时期在开城设置了路、州、县等行政机构,“号为上路”。在这期间,开城设置过一整套行政机构和军事建置,但因元《开城志》散佚,也未发现另有专门著述开城历史的史料。本文依据相关史料就元代开城路、开城州、开城县及安西王府的重要官员作一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元代的开城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4.
嘉定一地,南襟淞浦,北带娄江,东抵大海(系指未析宝山县以前)。嘉邑地名及得名时间邑志记之颇详,援引如下:“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平江府知府赵彦櫹、提刑王棐奏分昆山县东郡、春申、安亭、临江、平乐、醋塘五乡二十七都置嘉定县。以纪年名,建治于练祁市,属平江府“为上县。”严格地说,嘉定县议置是在宋嘉定七年,于十年十二  相似文献   

15.
白川州由私城而转为头下州,后被没入,再转为斡鲁朵辖州及文忠王府属州,在辽代州县中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意义。白川州所经历的变化,贯穿于契丹民族由部落组织到国家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全部过程。辽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统治方式调整,多与白川州历史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清代的地方官制,基本上沿袭明朝制度,实行省、道、府(包括与府同级的直隶州和直隶厅)、县(包括与县同级的散州和普通厅)的四级地方行政制。习惯上所称的州县官,一般指府县两级的行政区的长官。清代的州有两类:一类是与府平行的直隶州:它直隶于省,下辖若干县,并治理一定地区,犹如今天的省辖市。直隶州辖下没有倚郭县(县治和府治同在一城的叫倚郭县。例如,清代江苏省会苏州府,既为府治,又是吴县、元和、长洲三县的县治所在地,此三县即称做倚郭县),这是它与府的主要区别。另一  相似文献   

17.
明代的府州县学与乡村社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建立之初 ,就十分重视地方学校的建设。朱元璋对长期战乱后出现的道德沦丧状况十分忧虑 ,曾多次倡议各地办学以兴教化 ,他说 :“治国以教化为先 ,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 ,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 ,延师儒 ,授生徒 ,讲论圣道 ,使人日渐月化 ,以复先王之旧。”[1 ]自此 ,明代府州县开始普遍设立学校。从《明史·选举志》的记载看 ,政府对府、州、县学的教官编制、学生人数、师生待遇、教学内容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府设教授 ,州设学正 ,县设教谕 ,各一。俱设训导 ,府四 ,州三 ,县二。生员之数 ,府学四十 ,州、县依次减…  相似文献   

18.
教学资料     
“通判 ”的 地位 通 判 是 “通 判州 事”或 “知 事通 判”的省 称。 宋初 ,为了 加强 对 地方 官的 监察 和 控制 ,防 止知 州 职权 过重 ,专擅 作大 ,宋 太祖 创 设“通 判 一 职。通 判由 皇帝 直 接委 派, ”辅 佐郡 政 ,可视 为知 州 副职 ,但 有直 接 向皇 帝报 告的 权力 。知 州 向下 属 发布 的命 令必 须 要通 判 一起 署名 方能 生效 ,通 判之 名,也因 上下 公 文均 与 知州 联署 之故 。通判 的差 选,初 由 朝廷 选京 官 任职 ,后改 由 转运 使 、制置 使及 提举 司等 监 司奏 辟。 通判 之 掌除 监 州外 ,凡…  相似文献   

19.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学校教育,认为:“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明初除诏令在京师设立高等学府国子监之外,又令全国府、州、县设立学校,大力推行封建文化教育。建文、永乐以后的明朝诸帝也比较重视学校教育,继承并发展了太祖所制定的这方面政策。按明制,府学设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设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学设教谕一人,训导二人;卫学设教授一人,训二  相似文献   

20.
有明一代辽东建置屡经变革。洪武初年沿袭元代旧制,设府、州、县,未几即陆续罢府县,而改置卫所,且时有州县与卫所并行。至洪武来年,尽革府州县,以辽东都司及其所辖卫所统治辽东。永乐七年,又别设自在、安乐二州,以安置内迁的女真等少数民族。综明一代,辽东建置基本以辽东都司及其所辖二十五卫、另自在、安乐二州为常制。而辽东都司又总归山东布政使司统辖。其建置基本定型于洪武年间,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置辽东卫,为明在辽东置卫之始。同年七月,建定辽都卫,统辽东诸卫军马,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改定辽都卫为辽东都司。至是,辽东都司作为辽东的最高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