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学新论》中提出:广义的阅读过程包括“前阅读”(选文潜心)、“正阅读”(披文人情)、“后阅读”(用意及物)三大阶段,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不仅是从文本中提取意义,还要出“意”及“物”,反观文本所反映的客观世界,进而把阅读心得化为文字,并运用于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可见,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性阅读和阅读后的创造性实践。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就是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地进入文本,在与文本的碰撞交流中产生喜怒哀乐、阴晴冷暖等思想感情,并进而认识世界、陶冶心志的一种审美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不仅是从文章中提取意义,还要出“意”及“物”,反观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世界,进而把阅读心得化为文字,并运用于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这是达到阅读最高境界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离…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某些 (特别是评比的 )语文教学 ,重形式轻实效的弊端还时有表现。在这些课堂上 ,跑来跑去 ,演来辩去 ,花样翻来翻去 ,起承转合 ,热闹非凡 ,实质上却是在进行“空中楼阁式”的教学。怎样让语文教学走出“空中楼阁”呢 ?一、把“阅读”做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至少有四种 :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此 ,学生可以在阅读全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全方位的对话 ,从而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智慧的阅读对话中深入感悟文本 ,沟通情感、化解疑…  相似文献   

4.
“视野融合”是一个解释学的概念.系指文本世界(或称之为作者的文本意义世界)与阅读和阐释者的世界在沟通、对话、交流过程中展开的各自视野(视域)间的融合。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视野融合的过程。视野融合正是文本解读的本质。本文就是讨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视野融合”的方方面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具体化”是接受关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中“不确定”和“意义空白之处”,通过积极想像填充完成的活动。“具体化”概念体现了读者是文学活动中的接受主体,文学作品的最后完成、存在价值,文学意义的最终实现都依赖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能动性阅读。同时,因读者的个人背景不同,文本的“具体化”因人而异,“具体化”也就期待着读者加强文学素养、提高文学阅读能力,以达到文学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相似文献   

6.
意义与意蕴     
我们常常将所阅读的内容称为“文本”。文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用文体,指记叙文(包括新闻消息)、议论文(包括社论、评论)、说明文(包括科技论文)和应用文(包括文件、信函);另一类是文学作品,指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对于实用文体的内容,我们称之为“意义”。按照接受理论的观点,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认为阅读的过程是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那么对于实用文体的对话,双方应该体现出一致性或确定性。对于文本  相似文献   

7.
阅读反思,是以对文本的评价、探究为核心,对个人阅读经验的重新建构。它介于以理解作者旨意、提取文本意义为目标的接受性阅读(“入书”的过程)与以超越个人阅读经验、超越文本意义为归宿的“创造性阅读”(“出书”的过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告诉我们,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走进文本,吸收文本精华,丰富精神世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读”和“悟”这两条主线,将阅读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融及心灵。  相似文献   

9.
关于阅读教学,《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确立“对话”的理念。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读者和作者之间确立的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如何拉近学生与古典名著的心灵距离,切实提升名著阅读的教学质量,是教师在名著教学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联结”的阅读策略,从“文本—文本”“文本—读者”“文本—世界”三条路径入手,丰富阅读形式,将《水浒传》阅读教学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浅论文本阅读的真善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文本(文章、文学)阅读的价值即“指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之间需要和满足的关系”。通过阅读的认知和行为活动,使文本的客观属性满足了读者的主观需要,这就产生了阅读的价值。当读者打开文本的时候,不仅能从中认识大千世界,求得“真”,使其“探索品质的养成”;而且能明辨荣辱是非,懂得“善”,使其“道德意识的觉醒”;更能享受精神愉悦,感到美”,使其“自由心灵的建构”。因此,笔者认为文本阅读的价值必须至少包括“真善美”三个方面。下面分别论述:一、…  相似文献   

12.
崔敏 《现代语文》2007,(4):73-74
“整体把握”是指学习主体在阅读后对阅读文本的整体感悟和理解。强调“整体把握”是语文新课标的一大突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教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的过程是多种感官协同运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会以文本为中介,对文本展开积极的创造性解读。批注作为阅读过程中的主动解读,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儿童“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儿童对文本进行圈画、评点、评注,与文本展开积极交流。一、“批注式”阅读:内涵与价值所谓“批注式阅读”是指儿童在对教材文本的阅读过程中,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文字、线条等对文本进行一种“自我解读”,它是儿童对文本的阅读感悟的真性  相似文献   

14.
“倾听”的丧失与“对话”的误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倾听”的丧失缘于对“对话”的误会 研究者认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引进的“对话理论”,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前者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主体间的对话过程,阅读行为便是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而合适的对话与交流,有“倾听”与“言说”两个侧面。“倾听”既是倾听文本作者的言说,又包括“倾听”自己(读者)的言说,作品的意义便产生于两种“言说”的融合。在这里,需要辨明几个概念。其一是“倾听”。它包含阅读文本和从文本获得自己(读者)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而绝非学生被动地听别人“读”课文。其二是“言说”。阅读行为产生便是言说,这里既有文本作者对读者的言说,又有读者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言说”,这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所以《标准》倡导“个性  相似文献   

15.
文学活动是一种由世界、作家、文本和读者等要素构成的精神活动.接受理论重点讨论了其中的作家、文本和读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接受理论认为:作者的未经阅读的作品(文本),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理解,才能实现自己.这就是说,文学作品(文本)的接受,或者说阅读,实质上是作家、文本和读者之间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能否开始,能否顺...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因其肩负的任务不同,解读文本的目的也不相同。就教师而言,对文本解读是备课功夫的第一件事情,因为文本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载体和媒介。语文教师只有准确、深刻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三步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目标的一种训练方法。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2 0 0 1年7月版 )将语文教材中各种文体的阅读文本分为两类 :一是教读课文 ,一是自读课文。不管是哪一类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学生的阅读都不应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泛”读 ,而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可操作的训练过程。教师在具体指导的过程中 ,应寻找学生群体阅读的共性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文本在阅读时的共性 ,根据阅读的一般步骤、规律来进行 ,兼容阅读常规 (如使用工具书等 )、阅读方式 (如朗读、背…  相似文献   

18.
论文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分类,全面考察了2004年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小说创作状貌。发现了本年度小说创作的新质,即众多作家、作品激活了少年儿童文学出版市场;大多数作家深入观察写作对象/阅读主体的生活情状,文本的当下感、现场感增强;快乐、幽默、睿智、张扬个性等理念融入创作实践;关注“平凡的大多数”等。指出创作中存在的不足,即关注成长的内在动因不够;恶劣的“无性成长”生态仍未得到“综合治理”;刻意的幽默、过分的调侃、恶俗的搞笑,伤害了文学的神圣性、庄重性和诗意栖居;文本中急需涤荡“孩子气”与“娃娃腔”;作家理论素养的贫血,仅靠才气写作,凭经验、惯性写作等。力求对本年度的小说创作予以全面、客观、公允、准确的评说,为阅读、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辅助。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阅读”的“研究”不同于实证式的科学研究。研究性阅读姓“语”属“文” ,它不仅要研究语文的内容(表述了什么) ,即文本情节所说明的事理 ,同时也要研究语文的形式(是怎么表述的) ,即作为文本符号(语言文字)的准确、鲜明和生动。在这里 ,探究的快意和阅读的快感共生为生命的美的陶冶 ,点亮和滋润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景阳冈》的教学设计理念 ,正体现了对这种境界的追求。现以第二、三小节为例 ,简述其“研读”的引导过程 :1 看影片 ,说感受 ,提炼研读专题。(1)出示课题(课件界面)后 ,学生欣赏“武松打虎”(影视录像)片段(课件一)。(…  相似文献   

20.
探究性阅读是新课程环境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围绕学习内容、目标,结合自己的兴趣、需要,与文本、与教师、与客观世界对话,在阅读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