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和生长激素结合蛋白 (GHBP)是了解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 IGF)轴变化的主要指标。研究测定了青春期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和普通对照组安静时和短时间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后即刻血清 IGF- I和 GHBP的浓度。结果显示 :运动员安静时血清 IGF- I和 GHBP浓度与普通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运动员和普通对照组短时间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后血清IGF- I和 GHBP浓度较运动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 (P>0 .0 5 ) ;运动员血清 IGF- I和 GHBP的浓度对短时间递增负荷力竭运动的应答和普通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可见 ,长期有氧耐力运动并未改变青春期少年 IGF- I和 GHBP的分泌 ,具体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低氧运动组,实验28天后取材测试.结果:(1)运动组AR蛋白表达量、AR活性与骨骼肌总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2)低氧组骨骼肌睾酮含量、AR蛋白表达量、IGF-1mRNA含量以及肌纤维横截面积较对照组显著降低;AR活性、骨骼肌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低氧运动组AR蛋白表达量、AR活性和骨骼肌总蛋白含量比运动组显著下降.结论:(1)运动后进行低氧暴露比单纯运动更能通过AR含量-AR活性水平抑制蛋白质合成;(2)低氧、运动或低氧运动通过睾酮调节AR数量及活性,最终影响骨骼肌蛋白含量;(3)低氧、运动或低氧运动可通过调节AR转录活性影响IGF-1mRNA表达,最终调节骨骼肌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tor,IGF-1)与心血管疾病、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方法:利用文献资料法、前瞻性分析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综述有关血清IGF-1、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运动等相关资料,进一步阐述血清IGF-1与心血管疾病、运动之间的相互联系。结论:血清IGF-1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运动干预手段会对血清IGF-1产生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骨骼肌生长和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轴是肌肉生长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虽然许多组织都能表达IGF-Ⅰ,但它们各自的功能不同.骨骼肌是IGF-Ⅰ的靶器官,同时也分泌IGF-Ⅰ.骨骼肌组织表达的IGF-Ⅰ对骨骼肌损伤后的再生、修复非常重要,也是通过适当干预保持肌肉质量的重要调节因素.主要讨论GH/IGF-Ⅰ在促进骨骼肌再生和修复中的作用,并讨论其在运动康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1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样子(IGF-Ⅰ)和跑台运动对mTOR及其上游信号的影响,以深入探讨IGF-Ⅰ对运动骨骼肌蛋白合成信号的影响机理。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训练后分为4组:安静组(S)、IGF-Ⅰ组(SI)、运动组(E)、运动+IGF-Ⅰ组(EI),每组6只。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坡度为10%,跑速20m/min,60 min),每天1次,共7 d。外源性IGF-Ⅰ为小腿后侧肌肉隆起处的皮下注射。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腓肠肌MHC、PI3K蛋白、Akt(Ser473)和mTOR(Ser2448)磷酸化表达。结果 1周后,外源性IGF-Ⅰ显著促进骨骼肌湿重和MHC的表达,骨骼肌PI3K蛋白和Akt(Ser473)、mTOR(Ser2448)的磷酸化表达显著增加。运动显著促进Akt(Ser473)和mTOR(Ser 2448)磷酸化的表达。结论 (1)1周外源性IGF-Ⅰ注射明显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且明显强于运动的促合成效应;(2)1周外源性IGF-Ⅰ注射明显促进运动骨骼肌mTOR及其上游信号的活性,运动与IGF-Ⅰ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骨骼肌肥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氧恢复对低氧运动大鼠体成分、血清生长激素及睾酮的影响.方法雄性8周龄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n=9)、低氧运动组(n=10)、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n=9).常氧运动组每天以25/min进行1 h跑台运动,低氧运动组大鼠进行低氧环境暴露(O2含量为15.4%)约为23±1 h/d.低氧运动干预为每天20 m/min的跑台运动1 h,高氧恢复组大鼠经相同低氧训练后即刻进高氧舱吸高浓度氧(O2含量最高为97.2%)0.5 h;每周6天,持续4周.结果:实验后高氧恢复组与低氧运动组之间体成分、血清GH、T差异均不显著(脂肪重P=0.9,腓肠肌重P=0.89.生长激素P=0.865,睾酮P=0.814>0.05),其中高氧恢复组大鼠体重高于低氧运动组大鼠;而高氧恢复组血清GH含量高于低氧运动组,但低于常氧运动组;高氧恢复组血清T含量最低.结论:低氧运动后高氧恢复30min对体成分、血清生长激素及睾酮的含量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IGF-1调控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为探讨耐力运动和低氧暴露对骨骼肌IGF-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将SD大鼠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常氧运动组、低氧暴露组、高住低训组.常氧运动组进行4周的跑台耐力运动.低氧暴露组在氧浓度为13.6%的低氧舱内低氧暴露12小时/天.高住低训组每天耐力运动后1小时进行低氧暴露.结果28天低氧暴露后骨骼肌IGF-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耐力运动后骨骼肌IGF-1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高住低训后骨骼肌IGF-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蛋白表达显著下降.提示高住低训可能主要是通过低氧影响IGF-1水平,进而影响骨骼肌的质量和机能.  相似文献   

8.
贺道远  曾凡星  朱一力  叶鸣  刘霞 《体育科学》2008,28(2):54-58,91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分别为肌肉质量的正负调控因子,二者在运动中表达变化的规律还不清楚.旨在探讨急性运动对骨骼肌Myostatin和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大鼠进行跑台坡度5°的上坡跑,速度20 m/min,60 min/次的一次性跑台运动后12 h,采用RT-PCR方法测定腓肠肌Myostatin mRNA和IGF-1 mRNA的表达.结果:运动组大鼠骨骼肌IGF-1 mRNA表达显著上升,Myostatin 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急性运动后Myostatin mRNA和IGF-1 mRNA表达发生反向的变化,提示二者可能以相反的作用共同参与肌肉对运动适应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及递增程度的低氧处理。应用酶联免疫检测、血气分析检测及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低氧方式运动对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探讨动脉血氧分压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动脉血氧分压随着低氧的介入及低氧程度的增加而下降,与此同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下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下降与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间接判定运动员滥用人生长激素的指标 的可行性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1)的实验对象为体育师范学院运动系篮球专业男学生10名。竞技体校少年篮球男运动员8名。受试者采用递增负荷方式,在JAEGER跑台上跑至力竭。实验结果表明短时间力竭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0 min,两组运动员血清GH浓度显著高于安静值;运动后60 min与运动前相比较,血清GH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呈恢复趋势。血清GH浓度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短时间力竭运动后60 min与运动前相比较,运动系学生血清IGF-Ⅰ和IGF-Ⅱ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而竞技体校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力竭运动后60 min与运动前相比较,血清 IGF-Ⅰ浓度显著高于安静值。短时间力竭运动后60 min与运动前相比较,运动系学生血清IGFBP-3浓度显著低于运动前安静值。短时间力竭运动前、后各组间比较,IGF-Ⅰ/IGF-Ⅱ、IGF-Ⅰ/IGFBP-3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血清IGF-Ⅰ浓度与IGF-Ⅰ/IGF-Ⅱ、IGF-Ⅰ/IGFBP-3比值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实验研究(1)的实验对象为体育师范学院运动系篮球专业男学生10名。竞技体校少年篮球男运动员 8名。受试者采用递增负荷方式,在 JAEGER 跑台上跑至力竭。实验结果表明:短时间力竭运动后即刻、运动后 30 min,两组运动员血清 GH浓度显著高于安静值;运动后 60 min与运动前相比较,血清 GH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呈恢复趋势。血清 GH浓度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短时间力竭运动后 60 min与运动前相比较,运动系学生血清 IGF-Ⅰ和 IGF-Ⅱ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而竞技体校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力竭运动后 60 min与运动前相比较,血清 IGF-Ⅰ浓度显著高于安静值。短时间力竭运动后 60 min与运动前相比较,运动系学生血清 IGFBP-3浓度显著低于运动前安静值。短时间力竭运动前、后各组间比较,IGF-Ⅰ/IGF-Ⅱ、IGF-Ⅰ/IGFBP-3 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血清 IGF-Ⅰ浓度与 IGF-Ⅰ/IGF-Ⅱ、IGF-Ⅰ/IGFBP-3 比值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氧和/或运动能否提高肌糖原的储量,胰岛素信号途径与AMPK信号途径在低氧、运动调节肌糖原合成中是否起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C)、低氧暴露组(HE)、常氧运动组(E)和高住低训组(HiLO).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坡度5°,速度20 m/ram,60 min/次,低氧组晚上在氧浓度13.6%的低氧帐篷内低氧暴露12 h.肌糖原的测定采用蒽酮法、胰岛素受体亲和力的测定用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RBA)、骨骼肌AMPK与PI-3K蛋白含量的测定用Western Blot法.结果:经过28天的低氧和/或运动后,常氧运动组肌糖原含量有显著性增加,低氧暴露组与高住低训组肌糖原含量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低氧和/或运动对胰岛素低亲和力受体的影响更加显著,体现在胰岛素受体亲和力下降,但胰岛素受体结合容量非常显著性增加;低氧和/或运动能够增加骨骼肌PI-3K和AMPK蛋白含量,且28天组PI-3K和7天组AMPK蛋白含量的增加更为显著.结论:低氧和/或运动能够增加骨骼肌肌糖原的含量,但常氧运动更有利于肌糖原的合成.其机理是:一方面,通过改变骨骼肌胰岛素受体亲和力及其结合容量增加骨骼肌PI-3K蛋白含量,增强了胰岛素信号途径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增加AMPK蛋白含量来促进葡萄糖转运,且前者的作用更加明显.这足以说明在低氧和/或运动中,胰岛素信号途径对于肌糖原的合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4周低氧运动对骨骼肌mTOR/p70~(S6K)通路的时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4周低氧运动中mTOR/p70S6K通路的时程变化特征,以探讨低氧训练中的蛋白合成代谢情况.方法:以12周龄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常氧安静对照组(NS组)、常氧耐力运动组(NE组)、低氧安静对照组(HS组)和低氧耐力运动组(HE组).采用动物跑台训练,低氧刺激为常压低氧(氧浓度13.6%,相当于3 500 m海拔).检测大鼠趾长伸肌的总蛋白含量及mTOR、p70S6K和p70S6K(Thr389)磷酸化表达.结果:在第3天时,低氧因素对mTOR(P<0.05)和p70S6K (P<0.05)有显著抑制效应.在第7天时,运动显著促进mTOR(P<0.01),而低氧显著抑制mTOR( P<0.01)和p70S6K (P<0.01).在第14天时,低氧显著抑制mTOR(P<0. 01)和p70S6K( Thr389)磷酸化(P<0.01),而运动显著促进p70S6K (P<0.01).在第28天时,低氧显著抑制mTOR(P<0.05)和p70S6K( Thr389)磷酸化(P<0.01),而运动显著地促进了mTOR(P<0.01)和p70S6K(P<0.05).结论:耐力运动促进mTOR/p70S6K通路的表达,进而促进肌肉蛋白合成;单纯低氧暴露可通过抑制mTOR/p70S6K表达,而抑制肌肉蛋白合成;低氧耐力运动可削弱低氧对mTOR/p70S6K表达的抑制作用.低氧运动对mTOR及p70S6K的影响有时程变化,且有时程差异.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在进行低氧训练后,吸高浓度氧对大鼠骨骼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A)、低氧运动组(B)、常氧运动高氧恢复组(C)、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D),分别进行常氧训练、低氧训练和高氧恢复.4周后测试大鼠骨骼肌SDH和MDH的活性.结果发现,经过4周的实验.高氧恢复干预组大鼠的SDH、MDH活性要比单纯运动或低氧运动组大鼠的活性高,且常氧运动高氧恢复组SDH、MDH活性均显著高于对应的常氧运动组;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MDH活性显著高于低氧运动组;而低氧运动组SDH、MDH的活性要高于对应的常氧运动组,且低氧运动组MDH活性显著高于常氧运动组.结果表明,4周低氧训练比常氧训练在提高大鼠股四头肌SDH和MDH活性方面有一定优越性,而在低氧训练和常氧训练后进行高浓度氧恢复则更能显著地提高大鼠股四头肌SDH和MDH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它在促损伤修复、肿瘤细胞增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介绍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研究进展以及与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低氧运动诱导的骨骼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基因表达,及毛细血管新生反应都属于速发效应。慢性低氧下调了静息时VEGF及其受体的转录,其能否诱导毛细血管新生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低氧训练可使骨骼肌毛细血管增生,长期低氧训练对安静时骨骼肌VEGFmRNA水平影响不大。慢性低氧和低氧训练均可抑制运动对VEGFmRNA上调的表达效应,对此负反馈现象的时间规律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试运动时低氧血症和低氧通气指标的变化来探索预测急性高原反应(actue mountain sickness,AMS)的可行性指标,为降低高原旅居人群罹患AMS的风险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3名普通男性大学生于低氧舱(~4400 m,F1O2 11.8%~11.6%)暴露6h,分别于低氧暴露第0.5h、2h、4h和6h评测受试者急性高原反应(LLS量表),有头痛症状且LLS评分≥3者,定为AMS组.受试者进舱休息30 min后进行30 min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于卧式功率车上安静5min后以80 W恒定负荷(60 rpm)仰卧蹬车20min,恢复5min.每5min末记录RPE、HR、SpO2、BP和低氧通气反应相关指标.据测试指标计算AMS组和nonAMS组低氧通气指数和低氧心功能指数差异.取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与LLS评分拟合得出预测方程.结果:急性低氧暴露结束时AMS发生率为27%.低氧安静时AMS组与nonAMS组RPE、HR、SpO2、VE、Vr和fR无显著性差异.低氧运动时AMS组SpO2显著低于nonAMS组(P<0.05),运动5min时达最低点.低氧运动5min时AMS组V3显著低于nonAMS组(分别为41.4±4.61/min和46.7±4.61/min,P<0.05).低氧运动时SpO2和VE预测LLS评分的非线性方程分别为:LLS=0.0295(SpO2)2-4.5269(SpO2) +174.34(R2 =0.7473,P<0.001)和LLS=0.0352(VE)2 -3.4987(VE)+87.729(R2=0.307,P=0.053);SpO2与VE呈中度相关(R=0.394,P<0.05).结论:低氧运动时动脉血症指标SpO2和通气指标VE可作为预测AMS的有效指标,SpO2的预测准确性高于VE,运动时SpO2与VE呈中度相关.从测试的简便、可靠角度考虑,运动时SpO2的变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崔小珠 《体育科研》2003,24(2):48-50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目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一种促生长因子。它调节多种类型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也受到证实。在运动性心肌肥大过程中,IGF-1作为机械刺激和基因表达的连接物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低氧力竭运动后大鼠血清CK与骨骼肌XOD的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海平 《体育学刊》2005,12(5):43-45
使用跑台及低氧舱对SD大鼠进行了低氧、力竭实验,同时检测运动后即刻,1、2、4及7 d大鼠血清CK和骨骼肌XOD,以探讨低氧运动对其影响.结果发现:低氧、力竭运动后即刻、1 d及2 d大鼠血清CK明显升高,常氧运动组运动后4、7 d开始下降;低氧运动组运动后4 d时下降,而7 d时再次升高;低氧暴露7 d后血清CK达到最高值.低氧、力竭运动后即刻,1、2及4 d大鼠骨骼肌XOD明显升高,运动后7 d XOD开始下降;低氧暴露4 d后XOD达到最高值.提示:XOD的升高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加,对骨骼肌产生损伤作用,可能使CK漏出,最终导致运动后血清CK升高.运动加低氧的双重刺激使大鼠氧化应激作用加强,运动后骨骼肌修复延迟.  相似文献   

20.
低氧训练对血清体重调节相关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低氧训练过程中与大鼠体重密切相关的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对体重的调节.方法:10周龄雄性SD大鼠100只,经过适应性训练后筛选出50只分为5组,保证每组大鼠平均体重基本一致,分为常氧安静组、常氧训练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其中低氧训练组包括6周低氧训练组及复氧2周组,建立模拟海拔3 500 m的高住高练低氧训练动物实验模型.实验前、实验1、3、6、8周末分别取鼠尾静脉血,分离血清测定瘦素、睾酮、皮质酮、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低氧训练组大鼠在实验前3周血清瘦素水平逐渐升高,至实验3周末达显著性水平,随后逐渐下降,但至复氧2周末仍显著性高于实验前水平.低氧训练过程中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持续下降,至6周末显著性低于实验前值,复氧2周后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实验前值.低氧训练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在实验前3周呈逐渐下降趋势,随后上升,至实验6周末显著性高于实验前水平,复氧2周后下降至接近实验前水平.睾酮/皮质酮比值实验前3周无显著性变化,随后下降,至实验6周末显著性低于实验前水平,复氧2周后又逐渐升高,但仍低于实验前值.与常氧安静组大鼠比较,低氧训练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GH、IGF-1水平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低氧训练引起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使大鼠摄食量及体脂减少,从而减少大鼠体重增幅,改善大鼠的体成分,这一效应得以保持到复氧2周后.低氧训练使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发生显著性降低、血清T/C值下降,血清睾酮水平的下降及T/C值下降使大鼠合成代谢水平下降和/或分解代谢水平上升,其体重增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