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7年,黄炎培与众多职业教育先驱们共同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致力于兴办职业教育。在民族危亡、积贫积弱之时,黄炎培以教育救国为己任,将毕生精力投入职业教育建设中。他通过多年调研与办学实践,逐渐形成了大职业教育观。他确立了“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目的、“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的办学方针以及“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他提出的要关注农村建设,要引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强调的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倡敬业乐群以及树立健康的职业道德观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面向民众、服务社会,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民、惠民、富民的重要基石,是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可靠保证。发展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而且还可以”使乐业者敬业,使敬业者创业“,为实现“学有所教”的和谐社会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被低估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职业教育要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必须使学生有饭碗,使学生有业。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职业教育使他获得一种能力,就是使有业者乐业。使无业者有业,职业培训也可以做到,因为职业培训要满足的是工作岗位的需要,但是要使有业者乐业,就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通过这种能力有可能获得好的职业,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搞培训,我们可以使学生有饭碗,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研究》2006,(3):73-73
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职业教育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民工,要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相似文献   

5.
旧话新提     
兴办职业教育,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建社之初曾经提出过,职业教育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个话,七十年了,说是旧话,真是旧得很。这个目标达到了吗?七十年后的今天还只能回答:没有。  相似文献   

6.
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教育,在就业系统工程中发挥着更加明显的作用。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论对发挥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宏大 《教师》2019,(5):22-23
黄炎培老先生早就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如何培养学生的“乐业”理念,让学生具备职业道德操守,并且对待自己和他人以阳光的心态,从而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巨大的贡献,这无疑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文章作者通过赴美学习参观,受益匪浅,深切地感受到美国迈阿密达德学院的“乐业”教育的巨大魅力,对比佳木斯市职业技术学校在“乐业”教育上的一些做法,有所感悟,以此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乐业”教育提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具有它的教育属性.它要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首先.我们必须使学生有饭碗.使学生有业。在这个有饭碗的基础上.我们要通过职业教育使他获得一种能力.有可能获得一个好饭碗.就是使有业者乐业。使无业者有业.职业培训也可以做到.因为职业培训要满足的是工作岗位的需要.但是要使有业者乐业,就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通过这种能力有可能获得好的职业.  相似文献   

9.
黄勤芬 《中国培训》1998,(10):17-19
把直接有效地为就业服务作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为就业服务原本是个老话题。早在八十年前,我国职业教育先驱者黄炎培先生就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归结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由他倡导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也把“为个人谋生之准备”列为三项立社宗...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与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业,是把现代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也是把沉重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强大杠杆。对于个人来说,职业技术教育能促进就业,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有益于消除贫困,防止社会结构失调,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和家庭具有现实的意义,因而又被称作“生计教育”。当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以研究、实验职业教育为职志的。本社的终极目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以一批热心倡导和推行职业教育的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团体,有自己办学的主张和经验。这些主张和经验散见于它所出  相似文献   

12.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丰富而深刻,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中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社会化、科学化的办学方针;"手脑并用"的教学原则以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对于解决当前农民工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把职业教育的目的阐述得既直白而又深刻,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育遗产,对我们今天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直接决定着学生技能的养成、素质的提升与成就自我的机会。黄炎培作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奠基人和推动者,其“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目的、“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的办学方针、“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工读结合”的教育制度等思想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指导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现代职业教育要兼顾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满足科学化办学,加强学习和就业有机结合等。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袁新文 《成才之路》2010,(8):I0006-I0006
说起职业教育,人们常常想起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名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可是.在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往往被看成是“洼地”“短板”“软肋”。上职业学校好像矮人一头似的。在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指出.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职业》2006,(21):I0002-I0002
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之初就明确将黄炎培先生所倡导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办学理想和目标,坚持“就业主导、特色立校”,把帮助学生实现良好就业当成办学兴校的第一要务,努力办真正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7.
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毫无疑问的与就业紧密相连,培养技能成了重头戏。如何使作为公共课的语文教学更“职业”就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8.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09,(7):80-80
鲁昕:各地应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目前在调研时强调.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直接面向老百姓的教育,就是要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各地应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做好2009年中职招生工作。  相似文献   

19.
黄炎培提出“一贯的、整个的、正统的”职业教育地位,“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方针以及“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社会地位尴尬、教育目的异化、教育方针模糊、道德教育缺失等问题.通过构建完整、独立、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加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与构建新型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等途径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改革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他把职业教育看做是救国救民、消灭剥削的一种手段,提出了职业教育应从民众生计出发的民众教育,根据我国当时国情将职业教育的目的定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至今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