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学者对中小学教科书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的探讨包括教科书的功能和地位、教科书制度建设、教科书的结构以及教科书的评价等;微观层面的探讨包括教科书内容的社会学分析、教科书插图研究、教科书的话语呈现方式研究以及从文化角度对教科书文本所呈现的内容进行分析等。站在当前课程改革的时空里,解读我国学者对教科书的研究,发现其中表现出一些不平衡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制约教科书制度的主要因素是国情、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教育政策等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科书制度由国定制逐步走向审定制,但是近些年也出现了“国定制”回溯的呼声。纵观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演变历程,审视世界主要国家教科书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教科书制度应该实行审定制,而非国定制,并由审定制逐步走向开放、多元的教科书制度。  相似文献   

3.
教科书制度对于规范教科书市场以及提高教科书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中小学的教科书制度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科书编写、出版发行、审查、选用和供应制度,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学的教科书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此研究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例逐一探究其教科书制度的各个环节,包括教科书编写、出版、审定、选用和供应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美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特点以及对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选制历来是我国编制语文教科书的传统制度,一篇一篇文章和文学作品进入教科书之后,就变成了教学文本。什么是教学文本呢?“教学文本是在教学沟通的过程中产生和接受的,可以视为会话文本与读写文本,以及对话文本与独白文本的总体。这种教学文本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创造的极其复杂的产物。”其中包括:学科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用书,教科书,相关的电视、录像、广播等视听材料;以及以教师的教案为代表的教学沟通计划、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与讲述,学生的作业、作文、答问、发言,等等。教科书只是教学文本中的一类,它们是供师生学习和研究的、既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学教材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学者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文本对比法和问卷调查法等不同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小学教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教材的功能和地位、教材制度的建设、教材的结构、教材的评价等;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教材内容的社会学分析、教材插图的研究、教材话语呈现方式的研究、从文化角度对教材文本呈现的内容进行分析、中外教材的比较研究、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单一学科教材的比较研究等。从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上讲,我国中小学教材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通过简要分析中小学教科书中中国画课例的现状,归纳总结了现阶段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课例所呈现的主要特点,同时提出了今后教科书在使用过程中的建议,并加以中小学案例进行说明,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育报告组织2021年度报告与兰德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由标准驱动并基于标准”的教科书评价背景下,美国教师使用教科书的现状不容乐观,一些问题逐步凸显。具体表现为:未经评定的教科书使用率上升、教师改动教科书行为普遍存在、教师质疑教科书没有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科书在选择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基本保障等。其症结在于:教科书质量内涵扩充、教科书评价标准延伸、教师“选”“用”教科书的意识薄弱和能力固化等方面。教科书的高质量发展不能止步于“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还应有意义地纳入学生的实际经验,支持学习者的多元需求以及提供与文化相关的内容与方法。及时审视并修正教科书质量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明晰教科书质量的未来发展趋势及评价走向,能够对构建我国教科书的评价标准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做好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事关教育大计和民族发展未来。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存在心理认同上的“价值敷衍”、制度依存中的“价值失衡”、“专业质点”中的“价值虚化”、管理方式中的“价值缺位”等问题。基于新时代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确立“立德树人”价值理念,从价值认同、制度建设、“专业质点”、管理方式等方...  相似文献   

9.
德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审批和选用制度——以黑森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实施的载体。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人们不仅将目光投向教科书的编写,认为它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的基础和前提,而且也对教科书的组织和管理进行反思,希望从制度上保证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效能。德国是“国家管理教育”模式的代表,在基本框架上与我国的教育管理模式有许多共同点。研究德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对于  相似文献   

10.
教科书制度的比较研究与改革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教科书制度对于规范教科书市场、提高教科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察一个国家的教科书制度要把它放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科书管理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对一些典型国家的中小学教科书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教科书管理制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永萍 《文教资料》2010,(31):106-108
随着“钱学森之问”探讨的深入.以及我国进入新世纪后首份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对我国教育改革必要性的讨论成为这一时期的热门话题.议题也由大学教育改革扩展至包括中小学教育实效性及教育管理与教育方法改革的宽领域,意义深远。本文作者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在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反思的过程中,寻找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旨在为新时期教育改革提供实践参照文本.进而裨益于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教科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工具。山东师范大学陈月茹主持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外中小学教科书管理制度比较研究(课题批准号:EDAL050195),以教科书制度的中外比较为对象,在立体化呈现多国教科书制度运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各国国情、史情,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刘成杰 《人民教育》2023,(18):36-39
以法治副校长制度为载体的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机制,是我国当前完善中小学学生权益保护机制以及推动学校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支撑之一。基于对制度实践中人岗适配度、履职能力、精力保障以及工作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难点与挑战的分析,本文提出应坚持“宏观原则要稳、微观措施要活”的原则,并需要从持续优化选聘机制、夯实核心工作内容、完善评价与奖惩机制等具体路径贯彻落实现行制度,以实现制度价值与初衷。  相似文献   

14.
啤酒瓶等物品被回收重新使用,这在日常生活中已司空见惯,其减少开支、避免浪费的目的也不言而喻。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是否也可以来个“重复使用”呢? 我国的中小学教科书无论是过去的统编教材,还是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除少数学科的内容时有变化外,多数学科的内容都较  相似文献   

15.
受国家课程评价体系、教育督导制度以及“反教科书”文化的影响,英国中小学教师在有关学生发展的数据管理、作业评阅以及课程计划方面的工作负担较为繁重。英国教育部对这三类工作负担进行了重点治理和分类治理,并通过数据发挥作用,进行有意义、可管理、激励性的作业评阅以及提升课程计划的有效性,使减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英国中小学教师减负的实践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提供了启示,包括完善教育评价制度为中小学校及教师创造减负环境,基于调研开展工作负担过重的专项治理,以学生成长为目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以提质增效为方式开展减负实践等。  相似文献   

16.
2000年5月29日至6月5日,祖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中小学教科书研讨会在台北召开。出席研讨会的代表有: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吕达、崔峦,中央教科所阎立钦、江明,华东师大谢安邦、汪莹,浙江省教育厅王而冶,香港中文大学黄显华,澳门教育暨青年局方炳隆等,以及台北师院欧用生、花莲师院陈伯璋等台湾教育专家、学者。 代表们就中小学教科书制度、教科书编写、审查、选用等问题,发表了学术论文并展开热烈讨论。笔者根据会议论文和讨论情况进行了整理,现综述如下。 一 关于教科书制度 (一)内地教科书制度内地的教科书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1978—2022年以来中小学教材管理政策的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政策工具、教材管理政策文本内容两个维度进行NVivo质性文本分析。研究发现,现行中小学教材管理政策存在制度保障不足、政策激励与宣传动力匮乏、平台建设亟须优化、评价体系有待改善、科学研究有待加强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完善教材管理政策的制度实践与保障,推动教材管理队伍培训平台建设,优化教材管理政策工具的使用结构,健全教材管理政策全过程评价体系,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政策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CNKI数据库及东北三省朝鲜族中小学英语教育研讨暨教师培训会议论文集中相关论文的归类与分析,从微观视角揭示出了我国朝鲜族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学者在该研究领域中所存在的五点不足,并展望了该领域中未来值得研究的四个问题,以期通过研究的深入、问题的解决,促进朝鲜族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外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大幅度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举措为改革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提供了可能。从教师工资确定的依据、工资标准、津贴与工资晋级、工资发放主体、发放形式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研究国外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对我国进行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切实重视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的前提下,我国需要重定其工资确定的依据和标准,将工资发放责权上移,并将工资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对叙事文本的分析和提炼是叙事研究的核心功能,叙事分析路径主要有语言分析和逻辑结构两种。在梳理国内外文本分析方法基础上,从国内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教育生活叙事“呈现—揭示”模式,借鉴扎根理论、叙事探究、质性研究等理论方法,以文本编码为手段,对教育生活叙事文本进行有效分析。叙事文本的静态编码多适用于研究对象的微观分析,动态编码多适用于研究对象的宏观分析。编码揭示需要追求挖掘文本的“言外之意”。叙事文本呈现形式除了文字,还有图片、声音、视频、教育实物等。对叙事文本的一般处理的原则是“视情而定”。叙事文本编码分析的步骤是:明确教育生活的研究问题与指向;搜集教育生活的情境资料;选择编码方式;编码及分析;教育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