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琦 《今传媒》2010,18(9):102-103
目前,各大电视台都在积极推行"新闻立台"策略。如何更有效地执行"新闻立台"?如何寻找"新闻立台"关键点和突破口?笔者认为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是重点。但是多年来,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弊病甚多,笔者主要抓住领导活动报道、会议新闻以及监督性报道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并提出改进时政新闻报道的宣传和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2.
关跃进 《青年记者》2017,(20):51-52
电视短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采用的基本新闻体裁,它可以迅速、简要、及时地对新近、正在或者即将发生的事实和事件进行电视报道.它的时长在1分30秒之内(包括1分50秒),报道的是新闻事件的概貌,而不详讲新闻事件的经过.电视短新闻以其短、快的特质契合了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适应了电视线性传播规律,能满足受众快速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是电视新闻记者手中重要的“武器”.同时,电视短新闻要捕捉到鲜活的现场画面、节点性画面、现场声、同期声等电视新闻元素,对电视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电视新闻实践中,一些记者轻视电视短新闻,认为长新闻更能体现水平;一些记者由于自身能力原因,采编的电视短新闻生硬、简陋,可视性差;一些新闻节目为保障节目时长,从编辑思想到考核都鼓励采编长消息,人为拉长单条新闻时长;这些造成了一些电视短新闻质量不高、数量不够的现状.笔者在近20年的电视新闻实践中认识到,电视新闻记者要采编出合格的电视短新闻,在电视短新闻这个“螺蛳壳”里做出“道场”来,需要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闻立台,本是媒体传播及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一个基本通则,无须论证。但是近年来,荧屏娱乐成风,收视率至上,让这个通则轻易地被遮蔽、被忘却。重提新闻立台,似乎有某种纠偏的意味,也是回归媒体本能和社会担当的必然。只有坚持导向立台、新闻立台、特色立台、深度立台,才能办好新闻节目,提高质量,形成品牌,不断提升电视的吸引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有新闻,就有市场”,这也是任何一家媒体都应懂得的道理。  相似文献   

4.
面时波澜壮阔的电视改革,“新闻立台”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新闻立台”正从口号式的呐喊变成了媒体的实战演练。由此可见“新闻立台”从理念走向实践不仅艰难而县迫切。因为它不仅是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也是一个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全新理论问题;它不仅是媒体竞争的需要,也是新闻制作与传播技术的全面革命。这既是《“新闻立台”:由理念走向实践》一文的出发点及归宿,也是我们刊发此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广东顺德人民广播电台是县级电台,台内专职新闻记者、编辑只有5人,近年来频频获得广东新闻奖的各等奖项,小台是如何出“精品”的呢?“台小”意识强。顺德面积只有806平方公里,却穿梭着20多个广播频率的电波,一个县级小台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就一定要强调新闻立台。而要使新闻“立”得住就一定要实施两个战略:一是新闻本地化,二是新闻精品化。如果精品意识不强,即使是具有天然亲和力的本地新闻也不可能做好;如果节目淡而无味、听众流失严重,就无法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力小”多学习。顺德台购买、订阅大量新闻专业书刊,让采编…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台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低俗化、琐碎化、同质化趋势的加剧,不少城市台"新闻立台"战略并未从民生新闻传播中得到持续有力的支撑。因此,当前城市台要想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大战中"突围",加强和改进民生新闻传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陈依依 《新闻世界》2013,(10):205-206
城市台是地方媒体,在央视和省级卫视双重挤压下,在新闻、电视剧和综艺三大收视类别构成的电视环境下,“新闻立台,,成为城市台打响反击战最强有力的武器。本文以厦门电视台为例,试分析城市台在发展中是如何践行“新闻立台”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讨论的地方电视,主要是指城市台、地市台,还包括省级非卫星频道特别是省台城市频道。本文分别从新闻文化定位、“新闻立台”的实践理念、“新闻立台”的功能认识与价值判断三个方面,对地方电视“新闻立台”予以概念审理,并引申出相应的方略理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此前关于电视立台的种种说法皆成一家之言,但未能实现对整个电视界和电视业的全覆盖.“文化”是电视的“最大公约数”,所有电视媒体都应当以“文化”立台.“新闻路线”对于电视传媒很重要,却不宜一概而论.实行“文化立台”在当前具有履行文化使命、领命文化贡献、构成文化制约、实施文化救赎等现实意义.“文化立台”是要打造文化的电视,造就“电视文明”,其关键在纯正的文化本色、优良的文化质的、鲜明的文化个性和坚实的文化实物.  相似文献   

10.
赵红勋 《新闻世界》2011,(1):113-114
电视民生新闻记者作为电视台传播信息的窗口,他们的素质关系到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质量。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在媒体竞争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素质。本文把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细分为电视民生新闻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和出镜记者,并对他们所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央、省级电视媒体不断加大对新闻节目的投入,拥有报道重大新闻的绝对优势,新闻立台、新闻强台正成为现实。在此冲击下,作为城市台主要节目内容的电视新闻一定要创新思路,强化特色,形成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电视经济报道”,是指电视媒体把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信息提供给观众的新闻采编和新闻传播过程; “新闻故事情节”,是指运用文学艺术手段,赋予新闻报道以一定美感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把两者有机整合起来,其目的是扩展文学视角,凸显电视特点,贴近社会生活,增强传播效果。要增强电视经济报道的引导力,关键是要实施新闻表现形式的“结构调整”战略。所谓“结构调整”,就是要剥离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正在当前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城市台不仅受到中央、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和众多数字频道的重重挤压,更受到视频网站、IPTV、手机电视、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的合围夹击,城市台生存和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成为了弱势群体。面对严峻的传媒生态,如何突出重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台需要破解的一个重点课题。笔者认为,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把握新闻传播规律,融合新兴传播手段,坚持新闻立台,是实现城  相似文献   

14.
张洪波 《青年记者》2006,(22):56-58
新的世纪,电视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令中国电视新闻的传播格局和传播方式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必然的变革,处于中国电视发展大环境中的地方电视新闻传播,所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更令人关注。“新闻立台”、“电视新闻本地化”,虽然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命题,但是在历经了国外媒体  相似文献   

15.
法制新闻的现场报道足电视记者置身于事件的现场,出图像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事件详细过程的一种报道形式,是近年来我们法制新闻记者常川的、极其生动的报道形式。它最能体现电视报道的“个性”,充分发挥法制报道传播速度快、现场感强、视听兼备,使观众直接“目睹”整个案件事态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6.
做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记者,提高其自身的素质至关重要。提高素质包括增强新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此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心中要装着老百姓,树立为老百姓拍新闻、做节目的服务意识。要把电视新闻办进老百姓心里,贴近老百姓生活,满足老百姓需求,只有老百姓喜闻乐见,成为电视新闻稳定的收视群体,电视新闻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一、为老百姓拍新闻、做节目,是电视新闻记者应自觉履行的职责。 1.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讲,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的主人,新闻的采播者则是受众的公仆,新闻工作者是以传播信息、舆论引导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的最大魅力在于即时性,电视媒介突出的优势在于现场直播。新闻是立台之本,近些年随着电视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模式的多样化促进和带动了主持人行业的发展,尤其对新闻现场直播主持人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韩隽  李安定 《今传媒》2007,(1):35-36
电视的第一本质是新闻传播,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在于新闻的质量和影响力.从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推出"南京零距离"起,它在短时间内创造的收视奇迹,迅速形成了民生新闻热潮涌动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张爱凤 《视听界》2011,(4):70-72
《世界电视市场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观众对电视剧等虚拟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热情有所减退,对综艺节目和以新闻节目为主的纪实类节目的收视热情有所提升。由此,“新闻立台”又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新闻要求真实性和时效性。记者是新闻的采访者和新闻稿件的创造者,面对大量的新闻事实,记者要有甄别新闻真实性的能力,在保障真实性的同时确保新闻的时效性,这便要求电视新闻记者拥有超高的职业素养。而在电视新闻的播报过程中观众要求电视新闻记者拥有良好的外在形象。因此,本文通过电视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电视新闻记者的内、外在形象以及电视新闻记者的内在品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