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这篇文章事实上是我的《形象——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基本范畴》一文的下篇。在上篇中我着重论证了形象是审美的一个基本事实,批评了唯情论的片面性,并且从形象的内容与形式,形象的层次结构,形象的内蕴和外显等方面论证了形象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基本范畴。在这篇文章中,我想着重从形象的多种规定性上去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2.
廖晓梅 《文教资料》2009,(11):20-21
黑妮是丁玲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着力塑造的女性形象,不少学者都认为黑妮在作品中是个没有展开来写的人物,因此对黑妮的形象并不怎么关注。黑妮这一女性形象虽然是苍白单调的,是从作者思想中走出来的形象,但这一形象却包涵了丁玲作为一个经历复杂的女性知识分子对延安生活的诗意想象,通过黑妮我们能体会丁玲在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过程中那复杂而独特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广东教育》2008,(6):4-6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的联系是如此的密切,我们在联系与交流中塑造着自身的形象。有人在乎形象,因为他向善;有人不在乎形象,因为他向恶。一个有责任的人,注重外在形象是必不可少的。同理,一个集体,有集体形象;一个团队,有团队形象;一个国家,有国家形象。这些形象,有好的,也有不足的方面,而形象带给我们的,是沉甸甸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狐是中国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文学形象。在唐代小说中,有关狐的故事众多,狐的形象也比较复杂。唐代小说继承了六朝志怪的特点,塑造了一批媚人、害人的妖狐形象,但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新,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塑造了一些助人、帮人的人性化的狐形象,这对《聊斋志异》等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狐形象的演变过程中,唐代小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戴望舒《雨巷》一诗中“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一形象的艺术价值,即“丁香”姑娘是忧郁的形象,代表了忧郁的美,是诗歌中忧郁美的典型形象。诗人在这一形象上是有意无意地追求了忧郁的美,这种追求体现了中西诗歌、文化的影响和诗人对生的美感意识即对人生的认识。由“丁香”姑娘忧郁的形象到诗歌乃至整个文学对忧郁美的崇尚,追问了忧郁美的根源、忧郁美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电视教学片的视觉形象,做为电视教学的一种技术语言表达方式,在节目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如何使视觉形象更为有效地为教学内容服务,为学生服务是制作一部高水平的教学节目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我针对电视教学节目中的视觉形象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视觉形象,是指通过人的视觉反映到大脑之中感受到的形象。在电视教学节目中,我认为影响这一系统的形象主要是:构图形象、教师形象、布景、图片形象、色彩形象、文字形象、动画形象和这些形象的集合体——教学片的整体形象,在这里我称之为屏幕形象。  相似文献   

7.
冯永新 《考试周刊》2011,(19):159-160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直线美的形象 美的来源在于形象直观。黑格尔在《美学》中认为:"形象是美的母体。"美感教育离不开形象,离开形象对视觉的直观刺激,美感教育必然是虚无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女性形象构建:解读《女勇士》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亭亭在《女勇士》中塑造了五个女性形象:花木兰刻苦修炼,建功立业的形象;蔡琰身处异乡,不甘沉沦的形象;勇兰刻苦求学,努力向上的形象;无名女子违背封建礼教,以死抗争的形象;月兰恪守妇道,软弱无能的形象。剖析这五个女性形象,表达了女性应自立、自尊、自强的女权主义思想。这一女权主义思想是贯穿《女勇士》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9.
在鄂温克的作家中乌热尔图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小说中大量描写了鄂温克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从性别书写的角度细读他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他塑造了森林征服者的男性形象,并用动物来隐喻男性的雄健和勇武.而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是淡化的、单薄的。乌热尔图小说中的母亲形象是以受难者的形象和作为儿童梦幻的形象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形象学是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这里的异国形象并不是现实的复呈,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在形象学的框架中,很多中国古典名著都可以看做是对中国形象的一种呈现。《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收录了大量关于为人处世的哲学道理,反映出典型的中国形象。《论语》不但在中国有着重要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在西方,《论语》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不同译者在翻译的同时也对中国形象进行传播。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语境的落差和译者决策的不同,译者对中国形象的创造会因为个人主观感情的渗入而产生偏差。  相似文献   

11.
宗教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SWOT分析法对洛阳白马寺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后,可看到白马寺宗教文化旅游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对白马寺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应基于全新的开发策略,提供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曹植一生崇尚自由,渴望能建功立业,可又怀才不遇。其本人与“白马游侠”之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他正是将自己建功立业,奋发有为的理想寄托在“白马游侠”的意象之中。“白马游侠”的诗歌意象是曹植理想人格的化身。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公孙龙“白马非马”命题的论证逻辑,并且指出公孙龙《白马论》一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告诉人们冲出习惯的藩篱,给思维开辟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白马湖作家群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大背景下的白马湖作家群,他们中有很多作家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成就卓著的作家群体。但是,当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忽略了对他们进行群体性行为研究。文章从白马湖作家群中的与编辑出版相关的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对这一作家群体的报刊、书籍编辑撰述经历作了新的考论。  相似文献   

15.
社火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人祭祀拜神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河洛民间社火总的来讲可分为器乐、舞蹈两大类别。其中河洛地区白马寺镇孙村的十六挂转秋运动最为精妙,运动魅力和刺激性最强,它从支撑到搭建全部采用手工工艺,用料为木材、麻绳和少量铁制品。因此,在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河洛社火十六挂转秋运动的存在价值主要体现在彰显河洛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娱乐身心的实用价值,促进河洛特色经济旅游的开发价值,促进河洛农村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和增加文化交流,促进旅游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裕固族民间故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母题情节仍以族源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匈牙利民间故事源远流长,早在匈牙利人来多瑙河定居之前,一些与东方文化有关的主题就已经出现在这些游牧部落的口传故事中,《白马之子》是其中的典型故事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相似母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洛阳白马寺和北京东堂为例,从材质用料、空间布局、内部陈设和细部装饰等方面比较了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在建筑艺术上的差异。文化审美观念是中西宗教建筑呈现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墨家思想为后世游侠精神的源头,墨子从思想到行动为后世的游侠树立了典范。战国至两汉是游侠的黄金时代,司马迁和班固记载了现实中游侠的侠义之举。曹魏立国,游侠作为阶层已不复存在,曹植以浪漫的气质和惊人的才华在《白马篇》中塑造了充满理想色彩的游侠形象。至此,"侠"的精神品格基本定型,侠的形象作为正义的化身不断出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19.
“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服饰革命,中原服饰与少数民族服饰从此开始融合。本文分析了“胡服骑射”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其对服装等级观念、形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马就是人类忠实的朋友。2014进入中国农历马年,关于马的话题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文章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与马有关的历史渊源、各种英文表达、英语词汇、习语谚语及歇后语、现代汽车车标中的马文化、中西方马文化差异及其原因等七个方面详细分析了horse(马)的前世今生,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与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