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读文本是每个语文教师课前必做的工作,准确、充分、多角度地解读文本是上好语文阅读课的前提。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变换角度去深入感受、领会文本,或者站在作者的角度,或者站在学生或教师的角度,或者站在其他读者的角度,当然重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要学什么,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怎么教给学生。这样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9)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9岁男孩刘帅,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该生自然课教师甘某说该班学生在上次测验中没有考好,大骂学生“笨得跟猪一样”,并且走到刘帅面前,一边说“教你  相似文献   

3.
无论从语文新课改的具体内容看.还是从当前语文新课改具体实践看,当前语文新课改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了教师这一方面。语文新课改的内容界定语文的性质、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地位的转变;语文新课改的研究,或者批评传统的灌注式教学中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不妥当.或者赞美新课改、素质教育中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性;而在新课改的...  相似文献   

4.
巧记学生名     
正教师能真诚地叫出学生的名字,是教师善待学生的表现,说明教师具有人情味,亲和力强。如何记住学生的名字,有7个小办法,与大家分享。办法1:笨鸟先飞,死记硬背通常,教师手上都会有一张学生花名册,上面有学生的姓名、性别等信息。教师可以在没有接触到学生之前,熟悉学生的名字,或者背诵学生名字,或者分组记忆,还  相似文献   

5.
教学失控实质上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各种行为束手无策,难以或者无法继续进行教学的局面。教学失控直接导致教师在学生面前权威丧失,学生在教师面前成为麻烦制造者,师生之间消极对抗或者严重对立,最终导致教学失败。教师遇此情境,如果简单地制止,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果不管不问,则会被视为不负责任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姜曰美 《山东教育》2012,(31):12-13
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或学习会议,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很多教师在参加培训或者学习时,不再带笔记本,取而代之的是照相机或者摄像机等数码设备。当讲座教师出示幻灯片时,有些听课教师就及时拍下课件内容,有的教师会用U盘直接拷贝老师的全部讲义,还有的教师干脆架起摄像机,全程摄录,然后便万事大吉、无所事事了。致使培训会上,总有人不时站起来拍照,教室里也不时闪烁着灯  相似文献   

7.
正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都很重视知识性以及思想性,但是却将趣味性忽略。我们经常看到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耐心地讲解,尽全力灌输给学生语文知识,而讲台下的学生或者交头接耳,或者玩手机,或者伏案小憩,浪费了语文教师的一片苦心。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缺少趣味性。下面,笔者就如何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进行浅谈。一、要实现语文课堂形式趣味性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多认为,教育的艺术不仅仅在于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更在于鼓舞、唤醒以及激励。兴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中最近几年化学教师在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多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或者漏洞。我们只有将这些问题或者漏洞进行详细的分析或者研究之后,才能够提出合适以及高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孙存梅 《考试周刊》2012,(61):161-161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满怀激情地讲授知识,而学生却心不在焉;或者教师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学生却不耐烦;或者教师心怀不满地训斥学生。学生却万分委屈。试想,师生关系如上所述者,教师还有何激情讲课?学生又有何心情听课?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0.
郭丽伟 《考试周刊》2013,(42):60-60
<正>目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无疑可问,或者即使有疑也不敢问,或者根本没有机会问。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一﹑教师转变观念,让学生敢问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在学生充分发表了看法后,教师再作适当评价,多用激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课堂点评?通俗地说,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根据教材的知识、教师的提问会作出各种回答,甚至会出现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说法。作为教师对此不能听之任之,或者一笑了之,必须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师的简要点评。可以使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或者从中获得启示,达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启迪思想的目的。教师的这种评价其实就是课堂点评。  相似文献   

12.
"去交往性"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进行师生交往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堂上缺乏交往。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过程控制的独裁性或者交往的单向性、虚假性。"去交往性"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进行近十年后的今天还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在进行公开课、示范课的听课、  相似文献   

13.
江南 《宁夏教育》2014,(10):5-5
2014年9月4日,宁夏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办法(试行)》。依据《办法》,如教师有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将被予以包括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的处分。其中,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期限为24个月。该《办法》所称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少年宫以及教研室、电化教育等机构的教师,包括民办学校教师。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师范院校是以培养师资为目标的,师范院校的课程必须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目前我国师范院校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多数全日制的师范院校,追求课程的高、尖、精,忽视培养教师的需要。因此有些师范毕业生或者不愿意当教师,或者当了教师也不称职;多数教师进修院校也单纯帮助在职教师学会中小学教材,没有从培养合格的教师来全面考虑。双方的共同缺点是只把教师看做“教书匠”,而没有把教师看做全  相似文献   

15.
在教研活动、评优晋职以及各种比赛中,教师会经常接触到评课。但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评课中充斥着这样的现象:评课者或者客套话连篇,点评犹如蜻蜓点水,或者内容千篇一律,点评毫无新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评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缺少专业  相似文献   

16.
教研组是一个在教中研、研中教的不可缺少的学校基层组织。它是以学年或者学科为单位,组织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研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组织开展课内外活动的工作机构。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奠基石,它对教师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如今,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往往把落脚点放在教师个体的管理上,忽视了教研组的建设,而且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教师在不经意间也忽略了教研组的功能,使学校的教研组形同虚设,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袁振国 《上海教育》2014,(31):62-63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教书的。" "教什么?" "教数学(或者化学、语文,等等)。"教师是教数学(或者化学、语文)吗?不是,教师不是教数学(或者化学、语文),而是教人学数学,教人学化学、学语文,归根结底,教书是教人。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语言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或者适时点拨,引领深入。以达到构建和谐、融洽的语文课堂氛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我们的惯性思维是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或者教育教学中的知名教师做培训者,希望以他们的创造、智慧和影响力来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我们也发现,这样的培训越来越不能完全适应学员的需求,教师  相似文献   

20.
学习分心是许多学生和教师都普遍关注的问题,了解并克服学习分心对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成绩有重要作用."分心"是一种不能将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应该从事的活动,而指向其他无关活动的心理现象,如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或者翻阅其他书籍,或者摆弄文具,或者东张西望……学生在课堂上一旦产生分心现象,就会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