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逝》是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也是鲁迅小说中唯一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它通过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故事。一方面歌颂了他们争取婚姻自主,要求个性自由的反封建精神,一方面又批判了他们没有远大理想,反以“出走”为最终目的的短浅目光;  相似文献   

2.
朝鲜古典小说《春香传》与中国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世界文学史坛上的两株馥郁的奇葩,这两部作品都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唱出了一曲自由爱情的颂歌,呈现出朦胧的现代意识,具有反封建的思想主题。在爱情题材的作品中,《春香传》与《西厢记》可堪称为双峰并峙。但作品也表现出不同的韵味,各具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一)在一些批判封建思想,歌颂自由婚姻的文艺作品中,把父母放在青年男女主人公的对立面,以封建顽固思想的代表或自由恋爱的直接阻碍者出现,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员外,《西厢记》中的崔夫人等等。此类作品往往描写这些封建卫道士如何冥顽不灵甚至心狠手辣地干涉儿女们的婚姻自由,破坏儿女们的爱情幸福。而对于他们自己年轻时的爱情和婚姻是怎样的,作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又做班主任工作。我的学生有许多人爱读文学作品,我也鼓励他们,并给以一定的指导。但由于这些作品中有的描写了男女爱情,我的做法便遭到某些人的非议。他们认为文学作品可以写爱情,但中学生不宜看写有爱情的作品。其理由是,学生看了这样的作品,会引动“春心”,闹恋爱。他们因此主张禁止学生看写有爱情的文学作品。我和另外一部分老师则不以为然。我们认为,爱情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作品《伤逝》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原因。仅从女性视角分析来他们爱情的悲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女性依附于男性,视爱情为人生终极目标以及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  相似文献   

6.
从艾米莉的人生遭际来看,《呼啸山庄》带有半自传的性质。作品通过对呼啸山庄的自然景色,男主人公的复仇行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描写表达了她向世俗抗争的意志和对自由的追求,其中对呼啸山庄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为小说的主旨定下了悲凉、冷峻的基调。  相似文献   

7.
《哭泣的马兰花》通过对一对男女青年爱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见长的语言表达、环境描写和叙事能力,使作品产生了一种较强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8.
《哭泣的马兰花》通过对对一对男女青年爱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见长的语言表达,环境描写和叙事能力,使作品产生了一种较强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它既是女性的颂歌,也是女性的悲剧.《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它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四起姻缘,情节起伏曲折,故事饶有趣味,通篇充满着机智与幽默,是简·奥斯丁最富于喜剧色彩,也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虽然这两部小说风格各异,但由于他们所描写的都是婚姻爱情,作品中女主人公形象性格都十分鲜明,细腻感人,富有典型性,很有研究价值和特色,并且从两个女主人公林黛玉与伊丽莎白的形象比较研究中,可以探究出中英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金庸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金庸笔下描写了许多具有现代气息的青年男女的情爱故事,反映出其小说在爱情主题方面的现代性内涵,即追求男女平等和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权利;讴歌为爱奉献的舍己精神;肯定个体生命意志和实现"自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涉及爱情生活的作品中,对“墙”的描写是一个常见现象.然而,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却非常深厚,因为它已经形成一种意象,并对中国古代通俗文化以及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国古代诗歌的海洋中,爱情婚姻题材的作品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中国诗歌源头的《诗经》和《楚辞》(尤其是《诗经》中的《国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这方面的篇章。它们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那遥远时代人们的爱情婚姻活动,表现了他们丰富深刻的爱情心理。这些诗歌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在美学上都有着极大价值。 《诗经》对爱情婚姻的描写具有开创的意义。首先是内容上的开拓。《诗经》中的爱情诗所涉及的内容已十分广泛,活跃在诗中的各色男女人物的形象也十分鲜活。其中的许多篇章把坠入情网的痴男怨女们时而聪明,时而糊涂,时而笨拙的神魂颠倒的情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充分显示了爱情的魔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源氏物语》中在封建社会背景之下两性关系在婚姻、爱情、性欲等方面呈现出的复杂性的特点,还关注到作品通过对男女对性爱的追寻与享受的描写所表现出的作者的人文关怀倾向。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我国文学史上文言小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作者蒲松龄在科举失意后倾心创作的一部作品集.其中有不少作品涉及对蒲松龄婚恋意识的描写.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大胆地突破封建礼教的约束,歌颂甚至主张男女爱情婚姻的自由、独立,对作品中敢于反抗、突破封建传统婚恋意识观的女性加以赞赏,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婚恋意识.因此,蒲松龄的婚恋意识相对传统的婚恋意识就有了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在作者描写进步婚恋意识的同时,却步步离不开封建男权意识,这也说明,蒲松龄在突破封建礼教的进步婚恋意识时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一部非常奇特的小说.主要通过对其环境描写的分析,来揭示其独到之处.她不仅能简约地写出在怎样的环境下,人物在思想在行动,还通过人物的行动,写出环绕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更为独特的是,这部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通过对荒原、风暴、山岩、暗夜的渲染,揭示了男女主人公惊世骇俗的爱情,展现了浓郁的英国北方乡土荒野气息.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文学史上,很多诗人把自由和爱情作为诗歌的主旋律,普希金走出了文学创作的固有范围,把俄罗斯社会的各种现象作为描写对象,是俄罗斯精神生活的象征。在普希金所有的作品中他的诗歌创作无疑是最辉煌的一笔,他所表现的自由、真诚、乐观更是他诗歌最宝贵的财富。本文就着重传达普希金追求自由与爱情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伤逝》是鲁迅一生唯一写过的一部探讨爱情婚姻的作品。两个自由相爱的年轻人并没有终成眷属,女主人公子君也为此而命丧黄泉。作者试图从男女爱情观的不同以及爱情中女性的独立精神等角度分析这场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一生写了37部剧本,绝大部分都有关于爱情的描写,都涉及男女恋爱的主题,其早期喜剧更是直接以爱情为主题,热情讴歌坚贞的爱情和自由的婚姻。这是因为在西欧反封建的斗争中,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斗争表现得较为突出、较为尖锐。阅读这些剧作,不仅可以洞察当时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宗法思想的斗争实况,而且,通过这些爱情故事和对爱情的描写,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在剧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爱情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同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是爱情悲剧,这两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虽然都是一往情深,但他们的爱情都很艰辛,为了维护自己真挚的爱情,他们都同长辈作了斗争,结局都双双殉情。这两部作品虽然相似,但是两部作品从人物性格,对悲剧命运的抗争,悲剧结局的差异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席勒青年时代一部杰出的剧作。作品讲述了一对年轻男女的爱情悲剧,把他们的爱情悲剧与当时德国的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当时德国腐朽的封建统治者进行了致命的批判,同时歌颂了市民阶级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