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词“on”和方位词“上”的空间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中表达方所的介词和方位词是体现两种语言对空间识解异同的最典型代表。本文从空间识解的角度分析英语介词"on"和汉语方位词"上"的空间认知语义并比较和归纳了它们之间的空间语义对应和不对应的义项。  相似文献   

2.
表达空间位移事件,不同的语言(方言)可以用不同的表示手段。安阳虽然位于北方,然而空间表达与普通话却有很大不同。文章主要从方所题元的类型、方所题元的标注位置、方所介词的类型等方面进行考察,同时也涉及到安阳方言中介词"在"、"到"与不同动词的组合所呈现出的与普通话甚至北京口语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第一节汉代训诂学的兴盛训诂的产生,实际上与语言的产生同时。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使用语言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为了使交际双方能够互相懂得对方所发出的声音,必有一个互相了解、约定俗成的过程。所以,训诂也是一种语言现象。例如先秦典籍中就存在许  相似文献   

4.
理解能力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包括接受性理解和能产性理解。接受性理解指参与交际者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心理过程;能产性理解指参与交际者能动地接受信息并创造性地使用已有知识参与交际的心理过程。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这两个心理过程是继续听、说、读、写、译的基础,是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理解能力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加快理解能力的培养速度。从而快速提高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紧密相连。通过对网络交际平台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料分析,从语言与所指的象似性和认知视角两个方面尝试探讨新认知语用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6.
李威 《教学与管理》2009,(7):136-138
人类除了能用语言交际、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外,还使用非言语性的手段,如表情、姿l势等表达情感和思想,进行人际沟通。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同时运用是在任何一种文化中都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在交际过程中,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共同传递信息号情感,构成整个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7.
雅思与托福交际测试特点与有用性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思与托福iBT皆是交际测试理论实践的先驱和典范。从Weir(2003)所归纳的交际测试特征以及Bachman和Palmer(1996)的交际测试有用性评价原则出发,对这两种大型语言测试分项进行交际测试对比和评价,以检测两者在应用交际测试理论的彻底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语言测试在各项交际测试理论应用中各有侧重,互有千秋。  相似文献   

8.
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无论在口语交际还是文章写作中,尤其是在文学写作中发挥着精确语言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和掌握模糊语言的语义特征,有助于我们在口语交际和文章写作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模糊语言表情达意,进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本文仅从模糊语言的包孕性、动态性和双重性三个方面阐述了模糊语言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9.
人类交际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外语教学也应该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能力上下功夫。故而,本文着重讨论非语言交际的作用、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中意义上的差异以及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注意文化差异,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与目的语相一致的非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介词同属于英汉两种语言中最重要的虚词之一,但英语介词与汉语介词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了解这种差异性,能使我们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组织结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我们探究隐藏在语言表层结构后的深刻的语言哲学问题,与此同时研究这种差异性还对英汉翻译与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英汉介词可以从两个方面,即英汉介词类型、英汉介词及介词短语在句中的位置来进行系统对比。  相似文献   

11.
语言形式本身蕴涵丰富的文化含义和语言使用离不开文化环境的事实决定语言教学必然涉及文化教学。但是外语教学涉及的文化不只限于目的语文化,外语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外语教学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普遍规律,掌握各种跨文化交际场合的交际能力,习的非语言交际的知识与技能。所以,文化习得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习者突破特定文化给交际设定的程式和范围、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商议和协调语言运用"适当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钱毅 《考试周刊》2010,(3):49-50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英汉互译绝非象形文字和字母的简单转换。英汉互译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语序的不同、词汇含义及表达方式的不同等。其中,介词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介词中运用率极高的表示时间的介词和空间的介词的比较入手,分析了介词在英汉互译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并探讨了出现此问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交际行为由两种行为组成: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而对外汉语教学这一行为也是交际行为的内容之一.本文侧重论述在对外汉语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合理地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问世以来,学界开始重视汉语。汉语是一门以前置介词为主又有后置介词的语言。就前置介词来说,根据其在动词前后位置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动前前置介词和动后前置介词。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对湘阴话的基本方所前置词"得"展开考察,通过详细分析"得"的语法功能,整理出"‘在’义动词—介词—体标记—语气词"的语法化链条以及"得"的类型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当中,外语教师往往更加偏重于语法结构方面的教学而非语言交际方面的教学,虽然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弊端,但过于注重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却都是不可取的。"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问题,其以词块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不仅仅让学生在语言交际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更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一种对于外语的全新理解。本文以"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切入,深入探讨"预制性"词块教学方法的特点,以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话语策略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顺利实现交际目的或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手段.非规约性语用预设正是在言语交际中经常被使用的话语策略之一.笔者将试图阐述非规约性语用预设在言语交际中的几种主要的语用功能:信息功能,行为功能和美学功能;以期能够进一步系统、全面、深入地完善语用预设的相关理论,并提高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对生动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也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周湘如 《邢台学院学报》2013,28(1):132-133,147
传统语言学研究认为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具有任意性,而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语言系统具有相对的理据性.在翻译教学模式下,学习者对介词的学习通常是被动地背诵,效果不甚理想.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图式理论,兼顾理据性,提出一种新的介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曾艳山 《文教资料》2006,(29):152-153
目前,“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存在着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把“非言辞性语言(nonverbal language)”与“非语言(non-linguistic)”混为一谈;一是“非语言交际”和语用学研究各自为政。本文认为①我们之所谓“非语言交际”应称之为“非言辞性语言交际”为宜,②非言辞性语言的语用研究意义重大。nonverbalcommunication宜译为“非言辞性语言交际”,“非语言(nonlinguistic)”需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张淼 《甘肃教育》2008,(6):22-22
人类交际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形式,非语言交际是人类交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很多专家研究认为。在许多方面的交际中,只有35%是语言行为,其他的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所以合理地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对稿好教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英语课教学活动中 ,一种常规的做法是 :通过句型转换练习训练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同一思想内容 ,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 ,探讨句型转换练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学生运用语言时容易忽视言语交际的最根本的原则———适合性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 ,在进行句型转换练习的同时 ,应使学生意识到不同词汇和不同句式的不同文体色彩 ,使学生既要注意语言运用的“正确性” ,又要重视其“适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