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喜福会》是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小说通过描绘四对母女关系,深刻地揭示出美国华裔的"边缘心态"。分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探析小说中母女关系所代表的文化冲突以及通过母女的互相认同而实现的文化融合,从而突出消除东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的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2.
乔艳 《鸡西大学学报》2009,9(4):121-123
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描述了四位中国移民母亲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复杂的关系,通过小说中以四对母女为代表的第一代华裔移民与他们的子女,即第二代移民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突,映衬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母女之间的冲突,最终使美国的女儿们能够正视她们一直以来所排斥的中国母亲式的母爱与关怀。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讲述的是四对华裔母女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小说一发表就得到了读者的喜爱和评论界的关注。本文以母女之间的冲突为切入点,以中美两国不同的家庭教育观念为主线,一方面讨论了中美文化差异在母女冲突中所产生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则分析了文化冲突对于移民心理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深入分析了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中母女双方同时表现出来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探讨了该思想在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给小说中四对母女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采取一种理性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喜福会》是谭恩美的成名作。该小说主要描写了四对美籍华裔母女之间错综复杂、悲欢离合的故事,深刻反映出第三世界妇女在以白人男性为中心的美国社会中为生存而挣扎斗争的现实。基于此,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喜福会》,探讨四对美国华裔母女对多重压迫的觉醒和她们如何在性别、种族、阶级的压迫下进行修正和建构自我身份,以及在美国社会中建立自己独特的价值与文化身份,从边缘化的"他者"形象逐步转变为"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电影《喜福会》是根据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改编而成,小说中四位母亲和她们的四个女儿之间的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心灵历程,揭示了母女两代人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和美国精神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母女之间的矛盾体现的冲突;中国式的谦虚与美国式的直爽之间的冲突;夫妻关系体现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隋丹 《华章》2010,(28)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描写的是解放前夕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小说塑造的四对母女形象由于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影响而出现了母女之间的冲突.本文以<喜福会>来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其内容同前三部小说一样,围绕着华裔母女几代人的困境与心路历程展开。本文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文中“沉默”这一主题,并突出作者利用书写打破“沉默”之枷,为华裔女性重获话语权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梁轶 《教师》2010,(12):114-115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描写的是贴近生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旨在从伦理学角度出发.运用最大幸福原则分析《喜福会》中母女关系对立与冲突的原因,以及母女关系最终走向和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描写的是贴近生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旨在从伦理学角度出发,运用最大幸福原则分析<喜福会>中母女关系时立与冲突的原因,以及母女关系最终走向和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以其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四位中国移民母亲和她们的美国女儿的故事。谭氏淋漓尽致地勾勒了其间从冲突、对抗到适应、调和这爱恨交织的母女关系。对小说中典型的母女关系进行解析,并挖掘其所代表的异质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从隔膜、碰撞到最终交汇、融合这一趋势和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创造了一个以母女关系为主线的女性世界。文章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喜福会》进行解读,通过对华裔母女两代人在文化观和婚恋观上的冲突和融合揭示小说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少数族裔女性的观照,以及作者期望建立和谐、平等的两性关系和相互依存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渴望。  相似文献   

13.
杨艳 《文教资料》2009,(30):78-79
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喜福会》是围绕着几对母女之间因文化碰撞而产生的爱怨冲突展开的。本文作者从这一主题入手,从文化角度去分析母女之间矛盾冲突产生的根源,以及母女关系最终冰释前嫌,由冲突走向和解的原因,进而挖掘出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成熟理性的多元文化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华裔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探讨,集中展现了华裔第一代移民同其美籍子女之间由于生活环境、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以及最终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的过程。衍生并讨论了中美文化的碰撞与兼容这一社会历史现实,揭示了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和爱国情结。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讲述了第一代美国移民中性格、命运各异的四位中国女性以及她们生长在美国的女儿的生活经历。小说由一片鹅毛引出,而综观整部小说,鹅毛是连结母女关系的一根重要纽带,一个意味深长的线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鹅毛在中西两种文化中的内涵,从情感和文化两方面阐述其在《喜福会》中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蔡青  王素洁 《文教资料》2008,(34):22-24
<接骨师之女>是当代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小说,对其的评论多集中在谭恩美母女关系背后的东西方文化冲突方面,却忽略了优美流畅的语言中蕴含着露丝和母亲之间单纯而复杂的感情,包括:远离、理解、救赎以及对生活的领悟.本文从成长小说的叙事结构、主人公的认知发展等方面分析主人公露丝通过对自身经历和对家族历史的了解.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7.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以讲故事的形式对以四对母女为代表的第一代华裔移民与他们的子女,即第二代移民之间的一系列故事进行了叙述。在故事叙述中沉默、服饰及体态语等非语言交际的因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题深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小说做以解读,力图使读者对小说《喜福会》及其文化内涵有更深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司铜生 《快乐阅读》2012,(30):124-125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The JoyLuck Club,1989)讲述了四个美籍华人家庭母女两代由于生活环境、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冲突到沟通、理解的过程,艺术地展现了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与对立以及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郭洁洁 《文教资料》2010,(20):18-19
本文以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为分析文本,探讨了作品中母女关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作者作为少数族裔女作家面临着美国的强势文化,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小说中提到中国的宿命论、风水理论、星相占卜、阴阳五行、集体主义、中国式谦虚、饮食习惯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集中描写了四对母女:抛却国难家仇的四位母亲移居美国和生长在美国的华裔第二代女儿们。因为成长环境、自身经历、所受教育的不同,母女的价值观迥异。从“他者”和“主体”的角度来解读母女关系,挖掘中美文化的差异,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撞。母女矛盾的解决体现了血浓于水的人性情感和两种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