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李建廷 《收藏》2010,(8):96-97
本人收藏三面双龙镜,据卖家说,其中的一面出自朝鲜,另外两面出自吉林和黑龙江。第一面双龙镜直径23.3厘米,镜缘厚0.85厘米,重1255克(图1)。第二面直径23.2厘米,镜缘厚0.7厘米,重1150克(图2);第三面直径23.5厘米,镜缘厚0.8厘米,重量1350克。  相似文献   

2.
江龙  何小芹 《收藏》2009,(3):100-101
在宝鸡市馆藏文物中,有3面达摩渡海镜。其中两面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品,另一面是金台区文化馆藏品。镜一直径15厘米,重量510克(图1);镜二直径14.7厘米,重量540克(图2);镜三直径13.5厘米(图3)。镜一、镜二的表面都较粗糙,铸造时合金成分中锡铅量较少,镜一劣于镜二。铜镜三的纹饰与镜一、镜二基本相同。铜镜一和铜镜二为馆藏征集品,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淅川县南50公里丹江口水库西岸的龙山脚下发掘了一批楚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现选几件造型奇特和纹饰精美的青铜器介绍如下:神兽2件。图1通高48厘米,长47厘米,宽27厘米。图2通高48厘米,长46厘米,宽24.6厘米。两件神兽大小、造型基本相同,纹饰相同。龙首,虎颈,虎身,虎尾,龟足。龙  相似文献   

4.
周耐华 《收藏》2009,(1):110-111
唐代铜镜种类繁多,遗留至今者数量也不少。这里要介绍的是一件十分罕见的唐金背镜。这件八瓣菱花形禽兽葡萄金背镜,直径19.7厘米,厚1.3~1.4厘米,钮高1.35厘米(图1),2002年4月西安市东郊纺织城马家沟村东唐太州司马阎智夫妇墓出土。  相似文献   

5.
杨玉彬 《收藏》2010,(2):118-121
汉镜中的西王母物像大量出现在东汉时期的画像镜与神兽镜中,禽兽镜中西王母物像虽较少见,但在汉镜纹饰题材的发展洐变中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五代越窑带銙这是一枚五代越窑带銙之圭形铊尾,长5.3厘米,前端宽3厘米,尾部宽3.4厘米,厚0.6厘米。青绿色釉,模印带翅腾空飞行狮形瑞兽,口含绣球,周围祥云几朵,围边顶部阔0.5毫米,距周边0.5厘米部分分布有5个小孔(图1)。铊尾是古人腰带装饰物带銙的一部分。自唐代起,对百官着装作了规定,凡文武百官着礼服时均用革带,带上銙饰有等级区别。我们在唐宋以后的史籍中,  相似文献   

7.
自制打窝器     
一个直径6.5~8.5厘米,高10厘米以上,材质结实较厚的平底塑料瓶(做成的平底打窝器摆放平稳),可用酱油壶(直径8.5厘米)的下半部分、适宜的洗衣液或洗发水空瓶、拉丝粉空瓶(直径6.5厘米)等。不易拉断的60厘米大力马4~6号粗的渔线或缝鞋线两段。把孔加大一点的8克左右枣核形通心坠1个,乒乓球1个,棉花加502强力胶水或鱼缸软胶1支,大号别针连接器1个。  相似文献   

8.
兰亭  赵聪 《收藏界》2011,(11):58-60
这五个青他菱花品折沿盘所标示的朝代,是四部占陶瓷专著的认定。图l出自耿宝昌主编的《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第258页),图2出自台湾出版的《明代陶瓷大全》(第103页),图3和图4出自余继明的《中国元明青花瓷器图鉴定》(第56、57员).图5出自朱裕平的《古瓷鉴定入门》(第4l页)。从夫小看,图1的口径足38.3厘米,图3的口径是38.2砸米,图4的口径是38.5厘米(其余两个原著未标明夫小),它们大概都是38.3厘米左右的大盘,从器型看,  相似文献   

9.
慕锡恩 《新体育》2006,(1):61-61
“团队之星”PK正规用球球面拼块: 14块 32块拼接点: 24个 60个拼接线总长度: 33.93厘米 40.05厘米圆周: 69到89.25厘米 68.5到69.5厘米 (经过球面10个不同点的测试) 直径最大误差: 1% 1.5% (16个不同的点测试) 雨天增重: 0.1% 250次不超过10%漏气(三天后): 11%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06,(12)
西晋·龙车凤辇玉雕西汉至六朝时代宫廷宝物,三连环套形,长8.5厘米,宽7.3厘米,玉件两边的厚度是0.1厘米,中间玉环的厚度是0.6厘米,硬度是6.5。这块玉雕刻的纹饰很美,图案是龙、凤,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宋代·卧狮供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