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金宝山 《收藏》2007,(4):121-121
2006年是辛亥革命95周年和蔡锷逝世90周年,沪上重现蔡锷将军自制墨,引起收藏界注目。  相似文献   

2.
日前,笔者见中国书店来熏阁所藏一匣清代墨锭精品,匣面题刻“墨苑萃珍”四隶字。匣内四屉,每屉四笏,共计十六笏。此墨锭为文人定制的自用墨。制作极为精致、考究,侧面皆有“徽州曹素功监造”阳文款识。由此可知出自名家作坊。以往曾见过类似样式,胡开文、詹大有等人均有制作,然曹素功制墨如此形式,笔者还是首次得见。  相似文献   

3.
江志伟  汪苹 《收藏》2012,(17):106-107
这三款墨是由徽州休城胡开文按易水法特制的辛亥革命纪念墨,制作于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元年纪念墨(图1)此墨正面有阳文隶书"纪念墨"三字。造型为阔长方形大锭,通体涂金。墨长21厘米。该墨正面刻一首四言藏头诗:"胡越一家,开我民国;文德武功,造此幸福",巧妙地藏寓了"胡开文造"于诗句的开头。"纪念墨"的背面,上部绘就一汉将手持斧钺脚踏祥云,背后一轮红日光芒四射的场面;下部以隶书写就"大汉奋兴云龙凤虎,神人攸赞统一环宇"等字样。墨的两侧分别刻印有"中华民国元年"和"安徽休城胡开文按易水法制"等边款字样。该墨有特别的纪念意义,且诗画艺术  相似文献   

4.
倪清华 《收藏》2006,(7):70-72
中国文房四宝中,徽州墨独领风骚,数百年来为文人骚客所珍爱。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创制人是奚超、奚廷圭父子。唐中叶至唐末,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至徽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手,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诏奚廷圭担任墨务官,并赐国姓“李”。  相似文献   

5.
赵丽红 《收藏》2013,(11):108-119
清代宫廷文房用具品类丰富,笔、墨、纸、砚以及文房陈设器具形式多样。考其来源,一部分出自内务府造办处,或按内廷样式交由地方杭州织造、苏州织主月造、江宁织造等承办制作,如御用笔、御用纸等,另一部分来自于地方进贡。清代内廷设有"墨作""砚作",专门负责御用墨和砚的制作。一般是由内廷画师按皇帝谕旨画样呈览准做,即形成  相似文献   

6.
曹淦源 《收藏界》2012,(2):45-49
苍松、翠竹、寒梅组成"岁寒三友",是中国历代文人抒怀、寄情、言志的景物。元代末期,景德镇青花彩绘"岁寒三友图"开创性地将文人画的笔料(墨)意融合到陶瓷装饰上,这种出自民间的彩绘把工艺与艺术结合的一种样式,又在明代洪武官窑釉里红中得到延续,并表现得更为丰富、完美。  相似文献   

7.
赵丽红 《收藏》2013,(6):108-119
清代宫廷文房用具品类丰富,笔、墨、纸、砚以及文房陈设器具形式多样。考其来源,一部分出自内务府造办处,或按内廷样式交由地方杭州织造、苏州织主月造、江宁织造等承办制作,如御用笔、御用纸等,另一部分来自于地方进贡。清代内廷设有"墨作""砚作",专门负责御用墨和砚的制作。一般是由内廷画师按皇帝谕旨画样呈览准做,即形成“内廷恭造之式”。  相似文献   

8.
高阿申 《收藏》2009,(9):108-113
倘若问,什么是千年来中国最具文化特质的器物?想必很多人会说是文房四宝。不错,纸、墨、笔、砚是文化人须臾不可或缺的用品。但是,与文人精神生活最为贴切的莫过于能包容他们内心世界的香炉。香炉之所以具有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色彩,同炎黄子孙崇天法祖的传统有关,香炉理所当然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李晔 《收藏》2020,(4):40-49
在今人的印象中,古代文人桌案之上总有各种与书写相关的文房用具,笔、墨、纸、砚自不必说,笔架、水盂、砚滴、笔洗等辅助用品也一应俱全,琳琅满目。然而历史的真实和人们的印象并不完全一致,各种文房用具并非一开始就齐聚桌案,而是随着书写习惯的不断演进,渐次出现并不断变化的,其中"笔洗"就是较晚出现的文房用具。  相似文献   

10.
江志伟  汪苹 《收藏》2012,(9):106-107
这三款墨是由徽州休城胡开文按易水法特制的辛亥革命纪念墨,制作于中华民国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