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加速资金的周转,票据贴现业务也越来越多,在票据贴现业务过程中,存在票据要素风险、假票据风险、交易真实性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各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使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进一步促进票据贴现业务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一种,是企业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外在票据表现,银行承兑汇票的规范使用需注意票据背书转让、票据的贴现、票据到期提示付款、超过提示付款期银行承兑汇票的处理等细节。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简介票据、带息票据、贴现等基本概念,用实例对企业票据贴现,尤其是带息票据贴现业务的账务处理进行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贴现息是以票据的到期值为贴现基数,对持票人而言,既缺乏理论依据,也显失公允,更无法准确地体现出资金成本的内涵,而改为以票据的贴现所得额为贴现基数则比较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国票据市场及商业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在肯定发展我国票据市场现实意义同时,认为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历程及兴衰表明,健全和发展我国银行票据市场,应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改善金融服务、促进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需要相适应,在大力发展票据业务同时还应该注意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7.
贴现业务在企业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之间的会计处理是紧密相连的 ,通过对贴现与再贴现业务中实付贴现金额的确定及其帐务处理的分析 ,得出了计算贴现利息应以票据到期值为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票据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现已成为资金融通和结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针对应收票据的会计核算,较系统地阐述了从取得到处置的相关账务处理。对带息商业汇票的有关补提利息及贴现的会计处理,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贴现与再贴现是高中政治课本中新出现的两个概念。为了搞清这两个概念,我们查阅资料,多方请教,作成此文,与大家共同探讨。 随着资本主义商业信用的发展,票据业务出现,由其衍生出的票据的贴现与再贴现也应运而生。 贴现是拿没有到期的票据到商业银行兑现或作  相似文献   

10.
企业所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之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票据贴现应办理背书手续,由持票人在票据背面签章并注明被背书刊号。签章人称为背书人,受让人称为被背书人。票据到期日由被背书人持票据向付款人收取票款。  相似文献   

11.
浅析票据犯罪的特点、防范措施及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利用票据犯罪的不法分子越来越多,票据犯罪的特点呈现多样化、智能化和集团化。针对票据犯罪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加大对犯罪分子的处罚,以利于票据市场的规范化,减少和杜绝票据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票据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联系着实体经济、信贷市场和资金市场,是传导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载体.纵观票据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信用基础不健全、品种单一、价格机制不灵活、中介人缺乏等问题.本文将对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票据市场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内容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特别是宪法修正案完善并提升了对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可以进一步解除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者投资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进一步调动民众将富余资金投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助于搞活经济,椎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与我国民商法体系中的其他法律相比,更注重行为方式,更注重要式、程序和条件。我国票据法中的代理、保证、抗辩、时效等若干制度与我国民法及外国票据法律制度各具特色与瑕瑜,对之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适用并完善我国票据法,保障票据纠纷的顺利解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建设工程计价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为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内容必须调整,使培养的学生符合行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建设工程计价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为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内容必须调整,使培养的学生符合行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符合国际惯例,体现了价值规律。作为项目业主,正确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对实现项目的投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是一种动态的、市场化的计价方式,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是满足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能推动建设市场的良性发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工程量清单中的不平衡报价等技巧,施工单位既能达到中标目的,又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