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列举<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在音切方面疏漏24条,前22条属于具体问题,最后两条指出某些注音实例与凡例不一致以及某些相关词条之间标注音读不统一的问题.本文可为翻检<大词典>的读者和<大词典>的修订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毕慧玉 《现代语文》2006,(2):125-127
笔者承担<近代汉语词典>q部字的编辑工作,在与<汉语大词典>对照的过程中,发现后者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义项缺失,词条缺漏,释义不确,例证晚出,错收词条.兹列举部分,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是研治中古道教史的重要文献,在传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异文,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对此有所整理和考辨,但仍留下了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以《抱朴子内篇校释》所揭举的异文为中心,对其中十五条异文作了考辨,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抱朴子内篇>是晋代葛洪的一部重要的道教典籍,王明先生的<抱朴子内篇校释>应该说是目前唯一一部校勘和注释兼顾的校释书籍,本文在其基础上,参校清孙星衍平津馆校刊本、古逸丛书本、明正统道藏本、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本、子书百家本,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5.
自葛洪在道教史上的地位被认可以来,学界对于葛洪的“道家”著述《抱朴子内篇》的研究逐渐丰富,但还并未有专门梳理《抱朴子内篇》研究成果的文章出现。目前学界关于《抱朴子内篇》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葛洪的仙道思想体系为核心展开。部分学者通过葛洪的生平及《抱朴子内篇》的成书流传情况,说明葛洪在道教思想史中的地位,更多的学者则通过对《抱朴子内篇》的理论、概念等研究,揭示葛洪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6.
《抱朴子内篇》属重要的早期介绍神仙方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的神仙道教经典,对元明时期的全真道教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百回本《西游记》阐述全真教"金丹大道"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抱朴子内篇》与百回本《西游记》的关系极其密切。孙悟空的主要本领以及大闹天宫、取经的最终结局等都可在《抱朴子内篇》中找到素材来源。  相似文献   

7.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一部重要的著作,《汉语大词典》共引用该书76条例句作为词语或义项的唯一书证即孤证。经调查,76个例句中除28个确为孤证外,其它48个则存在着孤证词条书证可补、孤证词条释义不确、词目处理不当等问题。厘清这些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汉语大词典》未来的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8.
从《汉语大词典》直接以《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用例做书证的词条数量可以看出,《汉语大词典》给予这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以一定的重视,然而其所收录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例证中还存在疏漏与谬误。其疏误主要可分为标引体例问题、书证文字疏误、书证标点等疏误等几类。希望在《汉语大词典》修订时予以改正。  相似文献   

9.
李井卉 《文教资料》2010,(31):21-22
义项漏收、书证缺失是《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本文以《抱朴子·外篇》为例对此进行试补。  相似文献   

10.
《抱朴子内篇》是一部重要的道教典籍,其中词汇不但丰富,而且口语性较强。“所在”有“处处,到处”义,此义项乃中古习见。“近将”,同义连文,表大概、大约义,《汉语大词典》未收录。“非一”表示“(人数、次数等)很多”,亦为众辞书所忽略。此外,又有“在所,在在”“将近”“数数非一”诸词,意思分别与其相同,并加以联系论述。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20世纪词典学界最重要的成果.然而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词目漏收问题比较严重.文章以宋代笔记《涑水记闻》为语料来确定词汇,指出《大词典》存在漏收词条的问题,并给予补正,以期对《大词典》修订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史记》是秦汉时期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巨著,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必当是辞书所选秦汉语料之一,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又大量引之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所收词条看,仍存有不少词条失收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双音动词数则作一些简要考释,以期对读者阅读、研究《史记》及辞书的再次修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名公书判清明集》是历时词汇研究的一部重要语料,通过对该书词汇与《汉语大词典》词条的比对,我们发现《汉语大词典》在词条收录、义项收录、词语释义、书证例举等方面存在着2580处问题,这充分证明《名公书判清明集》在辞书编纂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史记》是反映秦汉时期这一断代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大著,因此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当是辞书必选秦汉语料之一,比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并引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收词角度看,仍存在不少失收词条,仅以《史记》词汇考核之,就可发现其漏收词条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词语数则考释如下,以期对读者研究及辞书再次修订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风俗通义》为东汉应劭所作,书成当在公元194—204年之间。《汉语大词典》是1986—1993年陆续出全的,它所搜集的词条是比较齐全的,但典籍浩瀚,难免挂-漏万。以《风俗通义》中新生的复音词为例,对照《汉语大词典》的词条及引例,经彻查、统计、分析后,一一列出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失收、晚收等情况,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起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书证是大型语文辞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辞书编纂质量的主要标准。文章指出《汉语大词典》中收录的一些"死亡"义词条在书证方面尚存在书证滞后、书证单一"断流"和书证有误等问题,并对存在上述问题的"死亡"义条目进行了订补,以期为《汉语大词典》日后的修订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启峰 《现代语文》2006,(12):119-120
笔者在《古本小说词语汇释》e部字的编辑过程中,经常查检《汉语大词典》,发现《汉语大词典》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义项缺失,词条缺漏,兹列举部分,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在明代注<庄>的各本中,<南华发覆>和<庄子内篇注>因其作者释性通和释德清的佛教学者身份而显得独具特色,虽然两注本在阐述<庄子>思想方面均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两者在释义上却有着更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以<逍遥游>与<齐物论>两篇为例,试比较两注本释义之异同,并考证了两注本的成书年代,以期明确两者之间的具体联系.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词典》许多词条所引的始见例,较词条实际产生时代晚,有的晚出一二百年,有的晚出一两千年,这不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必要对这些词条的例证进行补证。利用中古汉语《高僧传》等语料对《汉语大词典》中20多条词语的始见例,进行了补证,以期有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大型辞书的修订。  相似文献   

20.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