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风 《垂钓》2011,(8):15-16
江浙沪一带水资源发达,河道纵横交错。有水必有鱼,在这里,几十千克的大鱼不足为奇。特定的河道地理条件,也催生了具有特色的长竿短线橡皮筋钓法……长竿短鳢橡皮筋钓法何时诞生、风靡,恕我年幼,不得而知。我只记得25年前已有人在使用,那时用的钓竿多数是竹制插节竿。竹竿虽有韧性,但总体来说有些偏硬,搏大鱼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常发生断线的情况。线组用得太粗了,牺牲了灵敏度:用得细了,遇到大鱼断线、跑鱼更是追悔奠及,大家对此非常纠结。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有拉伸作用的橡皮筋才加入了钓鱼的行列,诞生了长竿短线橡皮筋钓组。  相似文献   

2.
战斗竿     
张炎冰 《钓鱼》2011,(1):15-15
不管鱼大鱼小,中鱼后钓竿总是弯的,于是钓什么鱼用什么竿就有了选择。可是钓竿的软硬不同,以钓竿承重后的弯曲度区分,在钓线可以承受的重量内调性越高,钓竿越硬。然而从极软的五五调到极硬的一九调,当数字无法说明钓竿性能,而又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鱼飞上岸或拖至身边时,就有了比一九调还硬的战斗竿。  相似文献   

3.
谭佛航  李春森 《垂钓》2001,(6):58-59
不同性能的钓竿,各有特定的用途,在使用时一定要用其所长,充分发挥钓竿本身的潜能。硬竿:由于竿身硬,弹性好,具有强大的拉力.在与大鱼拼搏时能显出它超强的适应性,遛鱼、领鱼方便,用不了几个回合,就能将鱼拉回来。参加钓鱼比赛时,能很快将鱼制服,既不易干扰邻近的钓手,又能争取垂钓的时间。在钓草塘鱼或进行游钓配短线或中长线时,还是选用硬竿好。  相似文献   

4.
郅辽 《钓鱼》2005,(15):43-43
尽管有了调性概念,但硬调不硬,三七调的钓竿中了大鱼之后照样挺不起来。以此评价钓竿会引起许多争论,甚至针锋相对、各不相让。然而硬竿跑鱼,软竿也难逃一劫,问题是操作中怎样抓住控鱼中的转机,扬长避短。如果不管硬调、中硬调,提竿后都是“横8宇”遛鱼,就难保成功了。  相似文献   

5.
严实 《钓鱼》2014,(17):8-9
遇大鱼断线折竿在所难免。如果钓大鱼不断,之后中小一点的鱼却把钓线拉断了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操作失当,刺鱼过急,提竿过快;二是钓线使用时间长了,老化、疲劳、变脆,弹性下降或受伤了。竿折了除操作原因外还与配置不合有关,线强竿弱、线韧竿脆、线短竿长都是隐形杀手。受日本文化影响,在把“台钓”引入大陆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先调子”“本调子”等钓竿术语被我们接受了。然而日语含混,中鱼后钓竿前段、中前段弯曲,其后挺直不弯称“先调子”;中鱼后钓竿整体弯曲,形成类似倒U形的称“本调子”。  相似文献   

6.
范宁 《钓鱼》2013,(5):12-13
钓赛常识软竿不利钓快鱼竞技垂钓快鱼,是一般钓鱼比赛中最常见的鱼情之一,也是考验钓手基本功底是否扎实、操作技术是否熟练的综合赛项。何谓"生口快鱼"?快鱼—是指垂钓时上钩速率比较快,钩饵入水即有鱼讯,且鱼讯简单明了,抬竿即有鱼中钩。可以不用过多计较钓组的迟钝、灵敏以及饵料的性状、溶散特性等,一切都是围绕着如何节省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成一次又一次飞鱼入护的简单操作。  相似文献   

7.
张之晔 《钓鱼》2009,(2):21-21
大鱼中钩后大多往外蹿,但也有斜刺里冲和朝里走的,台钓出现之后,受竿长限制钓手一般取强制鱼回头的方法,因此而有拔河,断线损钩成了家常便饭。台钓引入湖泊水库之后,先是钓竿的后堵增加了一个环日(本和早期台湾制造的鱼竿不带环),用以系失手绳,但除了特别大的鱼才让竿脱手外,一般是不会用到它的,因为它妨碍操作,经常与竿架缠绕。  相似文献   

8.
郅辽 《钓鱼》2012,(19):13-15
20多年了,以池钓为主要内容的钓鱼运动影响了中国的钓鱼技术。无论水库湖泊、河道池塘,凡手竿钓鱼都是围绕着鲫鱼展开,与传统意义上的钓鱼已不是一回事了。竞技钓鱼手竿两个项目:以重量计分钓混合鱼;以尾数计成绩钓对象鱼。然而受时间限制,不管钓混合鱼还是钓对象鱼都是“快”字当头,快诱、快刺、快提,即使慢也是迫不得已,于是有快鱼慢钓,有择鱼而钓。  相似文献   

9.
李哲 《钓鱼》2004,(17)
在水库,使用手竿钓大鱼往往会受到长竿、死线的局限,而造成断竿、断线、脱钩跑鱼。如何避免不断竿、不断线又能成功地将大鱼擒获,很多人由此想到抛竿。然而,人们在运用抛竿来作手竿钓时,往往因抛竿的竿体较重,长度受限,使钓点过近,难以如愿。因此,矶钓竿就成为钓鱼人钓大鱼的新宠。矶钓竿是海上浮游矶钓的专业用竿,它比抛竿要长出许多,规格为4.5、5.4、6.3、7.2米,矶钓竿的优点是重量轻,调性好,方便携带,有鱼线轮,收放线自如,便于引遛个体较大的鱼等,因此受到广大钓友的青睐。越来越多的钓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07,(20)
春天钓鲫鱼时,有几次遇到大鱼咬钩,钓组被拽去了几副,也没钓上一条大鱼,就有了改装内置橡皮筋钓竿的打算。回家把"世钓灵"找出来,根据光盘上的介绍,改装在一根4.5米超硬调手竿上,内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14,(2):14-16
不管钓快鱼海事钓慢鱼,钓中小鱼简单,直接飞上岸就是了,遇到大鱼则有掂、控、纵、遛、牵,没有后面的一连串动作或其中某个环节操之过急,大鱼就同你拜拜了。不过竞技钓鱼不同,争分夺秒,快抛快刺快提;猛或急炒,鱼冲劲未衰就伸抄网候着了。  相似文献   

12.
李哲 《钓鱼》2004,(19):34-34
矶钓竿作手竿钓最大的技巧,体现在中鱼之后是否能随心所欲地使用泄力装置,能否将泄力调至一个合适的力度,这也是整个钓法的关键。有很多人使用矶钓竿,往往因为掌握不了设置泄力的技巧,无法将矶钓竿当手竿钓鱼的优越性发挥出来,也体验不到此种钓法的乐趣。不出线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1、泄力调得过紧,当大鱼要线时,泄力装置却无法出线,2、泄力调得适当,忽略了放线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郑州地处中原,因受地理环境限制,冬季气温回升快.冰封时间短,水库中央深水处冰最薄,冰钓非常危险。故除个别使用特殊工具且带上救生设备者外,郑州一带钓鱼人冬季多用海竿挂红虫远钓大鲫。 用海竿串钧挂红虫,必须钓水库深水处。深水不一定每处都可钓到鱼,要不停地换位找鱼钩。如打到鱼密集处,往往两把海竿忙不过来,而且常钓上其他季节钓不到的大鲫鱼。 钓竿宜用3.6米以下的.最 好用2.5米以下矾钓竿。因矶钓竿灵敏性好,给你的信号非常准 确,硬竿较难掌握提竿时机。小 型矶钓竿配微型渔线轮。细线, 小钩、轻坠。主线1.5…  相似文献   

14.
姜丹 《垂钓》2014,(4):24-25
矶钓竿身材轻巧,插上浮标便可作手竿用,也能像海竿那样把铀组投送到手竿所不及的地方,因此钓友们给矶钓竿起了另外一个名字手海两用竿。矶钓竿大小兼收——钓小鱼毫无悬念,遇大鱼可凭借线轮上充足的线量储备,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把大鱼遛翻。矶钓竿就是这么牛,可谓抛竿中的双子座。  相似文献   

15.
张军 《中国钓鱼》2005,(4):1-71
我是一名西安的钓友,虽说今年刚到32岁,但钓鱼的时间却已有近20年了。从当年的竹竿、气门心时代,一步步过渡到玻璃钢竿、碳纤维竿,台钓竿、矶钓竿,从自制香油面饵到商品饵,从钓条数到钓对象鱼到参加钓鱼比赛,从鱼塘到小河、水库、溪流,从甘肃到陕西、天津、新疆,钓鱼一直给我带来快乐,伴随着我成长。  相似文献   

16.
郅辽 《钓鱼》2005,(20):41-41
这又是一种无奈。不管是过去的竹竿、江芦竿,还是现在的硬调、超硬调,在深水抛足了钓线和钓位比较低的时候,因风线长度不足,竿一提鱼就朝外冲了。面对“拔河”,控鱼不及用失手绳是一项创造,但它弥补了什么,操作又有哪些失误,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7.
按理说,凡是钓鱼线(仅指单丝尼龙线),根据其线径的大小,各自都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在施钓中,上钩的只要不是过分超过钓线抗拉强度极限的大鱼,只要钓者恰当运用钓竿的弹力,巧施钓技,钓线是不会断的。然而,在垂钓实践中,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当鱼上钩之后,钓者正在扬竿提鱼上岸或遛鱼时,钓线突然断掉,鱼逃之天天,这是什么原因?有些钓者归咎于钓线质量低劣。这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仅是原因之一。所谓劣质线,实际就是指的渔网线。  相似文献   

18.
姜丹 《垂钓》2012,(12):32-33
在水库最常见的一幅场景就是一边玩手竿旁边还打出几把抛竿,手竿上鱼玩手竿,抛竿上鱼看抛竿,两个钓点间来回奔波,疲于应付,丢口很常见。而矶钓竿正兼备了这两种钓具的特长,可以一竿多用,远近兼顾,小鱼照钓,大鱼不跑,主线不断,浮标不丢,是玩水库的绝佳利器。  相似文献   

19.
吴芜 《钓鱼》2010,(14):10-11
钓鱼比赛有一个怪现象——单项成绩名列前茅的钓手很少在总成绩榜上占据前列。解释是池钓以鲫鱼为主.钓快鱼。休闲以综合鱼为主,钓慢鱼。虽然从抛钩、扬竿上看钓快鱼和钓慢鱼没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20.
表面上看,悬坠浮钓同底钓的钓组配置都是竿、线、钩、标、坠、八字环、太空豆等元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整体,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但细节上的细微差别对钓获量的影响却是毋庸质疑的,浮钓同底钓在钓组上的差异正好体现了应对不同鱼情的变化思路。(一)钓竿相对与底钓时的用竿,浮钓快鱼时,无论是对付大鲫鱼的战斗竿还是对付小鲫鱼的鲫竿,在调性的选择上都应该比较偏向于稍硬些,比如底钓时采用三七调,浮钓时就可以采用二八调。理由是浮钓快鱼时由于我们主要抓的是浮标下行过程中的异动信号,浮标在运动过程中的信号持续时间非常短暂,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