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于商丘地域文化的称谓,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科学的文化命名.商丘是商部落的发源地、商朝的建立地和商业的发祥地,商文化是商丘最重要的文化品牌;同时商丘是西周分封时宋国的受封地,宋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宋国文化是商丘在全国叫得响、人人共知的又一著名文化品牌,因此,用"商宋文化"来命名商丘的地方文化不仅恰如其分,又具有唯一性,是商丘地方文化的确切称谓.此外,宋国是以商朝后裔的身份和地位被分封的,在某种程度上,宋国是作为殷商文化的象征而存在的,但它又发展了殷商文化,商宋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扩而大之,整个商丘地域的历史文化,都可称之为商宋文化,它们都与商宋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是商宋文化发展的源与流.  相似文献   

2.
"帝丘"和"商丘"这两个地名自古就有,在诸多历史文献中频繁出现,研究夏商周历史不可避免地都要接触到这两个重要地名。商族的先公相土和商代的始王汤都曾居于商丘,说明商丘和先商时期商部族的迁徙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许多人认为,商丘是现在商丘县的前身,但根据《左传》《水经注》《艺文类聚》等书的记载,古籍中的商丘应该是指古帝丘即今天的濮阳地区。因此,濮阳与殷商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宋朝,商丘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宋朝的政治中心,是北宋的陪都南京和应天府,而且是北宋的经济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也是商丘在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辉煌的历史时期,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商丘形成了多种文化形态,传承久远,积淀深厚,是汉文化乃至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诸多文化形态互相交织,彼此影响,逐渐凝练出了火文化、汉梁文化、商文化这三个主要的文化品牌。商丘历史文化品牌的培育,当以商文化为打造重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商文化就已相当发达,并因此还在诸子商家中形成一些商家群体。据史料考证,中原地区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商流所在地,而活动于商丘的商先公相土、王亥,以及商初名相伊尹是先秦商家学派的先驱。先秦商家群体的诸多思想,不仅对中国企业的商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培育当代的商家文化和精神,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商丘作为“三商之源”和“华商之都”,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三商文化。三商文化所创造出的文明可以看做是华夏文明的基础,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三商文化的内涵需要总结,三商文化的精髓需要提炼,三商文化也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商丘地域文化是由火文化、商文化、汉文化乃至宋文化组成的特殊文化资源体系,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商丘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应在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8.
商丘旅游资源开发与商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遗留下许多重要文化遗产。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商丘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行促进商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的河南商丘,为古黄河下游南岸地区.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文化源头在商丘,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鼻祖现象.这些丰厚的文化积淀,导引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到了汉朝,流风所致,梁国(都商丘)经学独树一帜,其中<易>学和<礼>学代表了整个西汉儒学发展的水平.至北宋时,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建在商丘,绝非偶然为之.因此,研究商丘上古时期文明对研究黄河流域文明乃至中华文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改革中的"弱势群体"也凸现出来,并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析了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Experts and scholars agreed that Shangqiu is an important Royal city in that many emperors and kings were always participating social activity in Shangqiu.Next I will introduce a famous person for you so as to spread my hometown’s culture.Weizi was the founding ancestor of the State Song(now Suiyang district of Shangqiu in Henan province)in Shang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文字体系,是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仰韶文化的陶文符号是汉字书法的萌芽,殷商的甲骨文,是目前见到最早的成熟书法。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大发展。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草、真、行诸体兼备,俱臻完善的一代。中国汉字及其书法艺术渊远流长,是中国文化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乐教的全面兴盛是在西周时期,但人们对在西周之前的殷商学校乐教状况的认识却有些模糊不清.任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是殷商时期的铺垫,才造就了西周的辉煌.在记载殷商的历史文献中出现了“商人以乐造士”“殷人作乐于瞽宗,瞽宗殷学也”的文字记载,可见乐教在殷商时期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从考证商代学校出发,继而考证其乐教场所、音乐教育内容,授乐者及“受众”,力图再现殷商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的徽商,曾在中国商界舞台上盛极一时,它的成功归因于其所具有的徽商精神。这些精神品格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加以传承和弘扬。本文分析了徽商的精神品格,包括贾而好儒的文化追求、以义取利的诚信品格、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回报社会的感恩情怀,并分别从这四个精神品格探讨对当今社会和企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商丘古城发展研究——兼析明代商丘城市的历史地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用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演替和明代城市综合分析后,可以看出西周宋国都城为内外城布局,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东城为宫殿区,西城为作坊区和居民区。汉代梁国睢阳城大致沿袭西周战国宋国城之旧,北魏时期睢阳城有故城和今城之分。故城(秦汉睢阳城),唐代为宋州城之“南城”,宋代位于应天府郭城中,明睢阳旧城南面,弘治中沦于水。明睢阳旧城与考古之睢阳城非一城,应为在考古之睢阳城基础上向北推移一里左右之城。考古之睢阳城,即金元睢阳城,当为唐宋州城中“北二城”之一城,可追溯到北魏之今城。明睢阳旧城功能齐全,弘治十五年黄河水患损毁旧城全部建筑,迫于城北高地另筑新城(今商丘古城)。新城的修筑有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至嘉靖三十七年才将商丘城池修缮完毕,才初步奠定今商丘古城城市的基本格局和风貌景观。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唐代商业题材诗歌人手,分别从商贾之乐、商贾之苦、商贾之爱三个方面论述了唐诗中受批判的商贾形象、受同情的商贾形象以及重利轻离的商人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两汉商人社会地位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总的态势是在不断地提高。西汉前期,由汉高祖的“贱商”到文景时的“惠商”,商人的社会地位在逐步上升。武帝时“抑商”导致大部分商人破产,地位一落千丈,但部分商人却坐上了高官,地位殊荣,商人社会地位处于两个极端。武帝之后,政策逐步宽松,商人、地主、官僚日益结合,社会地位有了更大的提高,一直到东汉无大的变化,所以说两汉商人的社会地位与当时的商业政策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8.
明代晚期著名短篇小说集"三言"当中所塑造的商人形象比过去有了许多新特点:作品通过对商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经商道路,重义逐利、利欲并重的经营理念,诚信善良、公平厚道的商业道德,知情识趣、恩爱敬重的婚恋观念,真诚友善、同舟共济的友朋关系等的讲述,为文学史塑造了正面的、全新的商人形象。"三言"当中全新商人形象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客商"由传统商帮发展成为今天跨国界的实业家组织,在近现代为国家复兴与建设作为了杰出贡献。"客商"不仅是"实业救国"和"实业兴国"的重要力量,而且也是近现代民主革命和国家建设的积极支持者;"客商"为中国传统"儒商"文化的现代转型作出杰出贡献,是现代"儒商"文化的积极践行者;"客商"也是近现代"华商"网络的倡建者和积极推动者。新时期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要求当代"客商"同所有华商一起,共同弘扬优秀儒商文化,团结合作,树立爱国济世、诚实守信、自律自强的儒商情怀,提高竞争与发展素质,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自强而继续奋斗。  相似文献   

20.
华商、儒商、新华商、新儒商 ,这些概念现在受到社会人士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们的所谓与所指 ,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很值得探讨。“华商”与“儒商”这两个概念属于相容关系。对此 ,至少有三种见解 ,即 :①全同关系 ,②包含关系 ,③交叉关系。所谓“新华商”主要是指近年来在以高科技产业为主流的新经济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华人企业家。从文化背景上说 ,这些“新华商”也就是“新儒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