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应用硬软酸碱原理对Baeyer-Villiger重排反应选择性规律进行理论解释,并说明了异丙苯氧化酸性水解重排反应也遵循硬软酸碱原理。  相似文献   

2.
用金刚烷与浓硫酸直流氧化来制备金刚酮,对影响反应的金刚烷与浓硫酸的配比、反应的时间和反应的温度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直接氧化法合成金刚酮的最佳反应条件.即反应时间为5.0h,反应的最佳物料配比为2g金刚烷;11mL浓硫酸,反应最佳温度为80℃,此条件下的产率为50.9%.  相似文献   

3.
金属氧化物无溶剂催化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有机化学工艺,此工艺在碱性无溶剂条件下,以几种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酸,其中ZnO的效果最佳。此外,还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γ-MnO2纳米棒以及Au/γ-MnO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和透射电镜( 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u颗粒均匀分散在载体γ-MnO2的表面,颗粒大小约为10 nm.在无溶剂存在下甲苯和氧气的氧化反应中测试了样品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初始氧气压力及催化剂加入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活性测试结果表明:Au/γ-MnO2催化剂对苯甲醛有特殊的选择性;反应时间、温度、初始压力及催化剂加入量等条件对甲苯转化率及苯甲醛、苯甲酸、苯甲酸苄酯的选择性都有很大影响,但对苯甲醇的选择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γ-MnO_2纳米棒以及Au/γ-MnO_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u颗粒均匀分散在载体γ-MnO_2的表面,颗粒大小约为10 nm.在无溶剂存在下甲苯和氧气的氧化反应中测试了样品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初始氧气压力及催化剂加入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活性测试结果表明:Au/γ-MnO_2催化剂对苯甲醛有特殊的选择性;反应时间、温度、初始压力及催化剂加入量等条件对甲苯转化率及苯甲醛、苯甲酸、苯甲酸苄酯的选择性都有很大影响,但对苯甲醇的选择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介绍1,3,6,7-四甲氧基氧杂蒽酮的简易合成。首先,2,4,5-三甲氧基苯甲酸在碘甲烷、氧化银和乙腈体系中回流,得到2,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其次,用正丁基锂与1,3,5-三甲氧基苯反应,生成的苯环碳负离子随即进攻2,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酯羰基,甲氧基离去,得到取代二苯甲酮化合物;再次,在Al Cl3催化下,取代二苯甲酮化合物邻近羰基的一个甲氧基水解,得到水解产物;最后,该水解产物在碳酸钾、甲醇和水体系中回流,环合得到1,3,6,7-四甲氧基氧杂蒽酮。四步总产率为23.2%。这种构建氧杂蒽酮的方法可以为其他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铜阻抑过硫酸钾氧化甲基红褪色反应;应用动力学光度法原理测定铜条件.试验表明,在酸性介质中,其体系灵敏度提高,建立了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铜最佳测定条件,即过硫酸钾溶液(0.01mol/ml)7ml;无水乙醇6ml:磷酸溶液(1mol/L)0.5ml:甲基红溶液(0.5mmol/L)5ml,其检出限量为8.349×10~(12)g/mL:线性范围0.01—0.08μg/25ml.方法选择性高,一定量的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可用于测定发样、水样和豆样中的铜.  相似文献   

8.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粘度较高、粘接力强、稳定性较好、耐水性和韧性较强的用于制备建筑密封膏的丙烯酸乳液。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合成条件是:以2.0 g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用2.0 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与1 g OP-10配成复合乳化剂,33 m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40 mL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2.0 mL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反应温度75℃~80℃。  相似文献   

9.
直接法合成苯甲酸苯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用苯甲酸和苯酚直接酯化合成苯甲酸苯酯的方法,讨论了苯酚与苯甲酸的配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加料顺序和方法对该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0.
通过La2(SO4)3/SiO2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研究,探讨了该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La2(SO4)3/SiO2是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该酯合成的最佳条件是:酐醇物质的量比为1∶2.5,催化剂为0.8g/0.1mol马来酐,带水剂苯为8mL,反应时间为100min,反应温度在115℃左右,酯化率可达99.03%.将上述最佳条件用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丁二酸二丁酯和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其酯化率也都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