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男篮在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取得第5名的成绩,名列中华台北之后。这次比赛,对于一直在男篮亚锦赛中具有霸主地位的中国男篮来说是个惨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进行探究,得出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主要是:中国男篮没有发挥出内线得分和篮板球的优势,中国男篮主教练执教时间短造成将帅失配和未能确定中国男篮的最强阵容,中国男篮队员"青黄不接",中国男篮队员状态低迷,中国篮球联赛赛程短和过分依赖外援等。并以此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的技术进行分析,解析中国男篮在本届锦标赛的表现,找出中国男篮本届亚锦赛所出现的问题,为北京奥运后中国男篮的发展和提高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周苏源 《精武》2014,(36):229-231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30届奥运会中抢断技术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1)中国男篮除了中锋队员外整体抢断能力较弱。(2)中国男篮抢断动作主要以断球抢断为主。(3)中国男篮外线防守抢断能力较弱。(4)中国男篮对快攻和抢攻时的抢断能力和世界强队差距不大,但在阵地防守中抢断能力差距突出。(5)中国男篮抢断后转化为得分的能力较弱。同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男篮今后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在先天条件上优于对手;中国男篮在与对手在攻防技术指标对比上占优势;中国男篮在攻防能力上的发挥要好于对手,攻守趋向平衡.但是,中国男篮在攻防两端上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文章需找出中国男篮在攻防能力上的闪光点和弱环节,对中国男篮以后的科学训练、卫冕道路、缩小与欧美篮球强国竞技水平的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篮球》2006,(8)
每个球队部渴望有一名优秀的组织后卫,现在的中国男篮更是如此。其实,在中国男篮的历史上,并不乏这样的组织后卫,他们甚至还一度成为了中国男篮的头号球星。而从历代中国男篮组织后卫身上,我们既看到了中国男篮的进步,也可以看到中国男篮的退步。  相似文献   

6.
王威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2):141-142
通过雅典奥运会男子篮球的排名及中国男篮的全部比赛,根据数据分析和中国男篮的现场表现,对参加本届奥运会篮球赛的中国男篮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定位,指出了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主要差距,为中国男篮下一步的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相观察法、访谈法,对中国男篮在国际大赛中表现出来的身体对抗能力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中国男篮身体对抗能力的一些建议,为促进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祁伟  李鑫 《体育世界》2008,(4):102-104
本文就中国男篮在15届男篮世锦赛上的表现,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的差距,以期为促进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泼一盆冷水     
中国男篮已去参加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广大球迷对中国男篮的期望值很高,有的甚至认为中国男篮已具备了前三名的实力,完全可以向冠军发起冲击。 这种期望并非空穴来风:中国男篮拥有已进入NBA的号称中国“移动长城”的三大中锋,还有多名富有世界大赛经验的老将;中国男篮主教练王非从美国带回了NBA新理念:中国男篮水  相似文献   

10.
"举国体制"下的中国男篮将要病入膏肓,无"姚"时代下的中国男篮在国际大赛上的成绩尴尬不已,以"易"为核心的中国男篮整体竞技能力举步维艰。本文以文献资料、观察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总结了中国男篮在27届亚锦赛的失败成因,并进行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摩、录像解析与统计、数据库构建与软件分析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6届男篮世锦赛以及参赛队伍前8名在比赛中获得的客观指标进行数据处理与比较,全面分析中国男篮在比赛中的实力与表现,论证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的差距,为中国男篮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姜磊 《体育世界》2009,(4):46-4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依据中国男篮和四强男篮的技术统计及赛场表现,对其竞技实力进行全面比较分析,找出中国男篮与四强男篮的差距。针对中国男篮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旨在为中国男篮在以后大赛取得好的名次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对比分析法,以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对战美国男篮的比赛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异,以及中国男篮自2008年奥运会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策,为中国男篮今后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第15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第15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的主要技术指标对比,分析了中国男篮主要技术指标与对手的差异,探讨了中国男篮技术在亚洲的具体位置.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总投篮命中率、场均失分率、场均失误等指标高于对手;总得分、罚球命中率与对手有差异,但不显著;篮板球、抢断球、助攻、盖帽与对手有显著差异,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5.
根据数据分析和中国男篮的现场表现,对参加第16届锦标赛的中国男篮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指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主要差距,并为中国男篮参加以后的比赛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封盖方面稍占优势;篮板球、助攻方面差距不大;抢断、失误、总投篮次数、2分投篮次数以及投篮命中率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从各位置得分能力看,中国男篮内外线势力不均衡,中锋是中国男篮最强的位置,后卫与对手相比有较大的距离,前锋得分能力最低,成为中国男篮最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篮球》2006,(7)
2006年8月,中国男篮将出征在日本举行的世界男篮锦标赛。为了使读者朋友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男篮,从本期杂志开始,我们将从大中锋、二中锋、小前锋、得分后卫和组织后卫的角度,来系统地介绍一下中国男篮各个位置的发展史。谨以此,献给无限热爱中国男篮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能从这些历史中,感受到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8.
第23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晖  黄伟 《体育科技》2007,28(2):45-47
中国男篮在第23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经过八场比赛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但是,通过对中国男篮全部比赛的数据分析及中国男篮的现场表现观察,发现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对八场比赛的得分、进攻总次数、投篮命中率、篮板球、抢断、失误等技术指标分析,探讨影响强、弱队之间差距的原因,为有关的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土耳其世锦赛和广州亚运会中国男篮在篮板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土耳其世锦赛上中国队与对手在进攻篮板方面差异显著,中国男篮的防守篮板有很大提高;在广州亚运会上中国男篮在篮板上整体好于对手,但在与约旦和伊朗的比赛中,中国男篮与他们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看第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的决赛实况录像,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以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攻防能力与效果为研究内容,分析本届亚锦赛中国男篮失利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进攻方面,中国男篮前场篮板球与对手存在明显差距;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后场篮板球和对手存在明显差距;各位置球员得分能力方面,中锋得分各项指标均高于对手,具备一定优势,前锋、后卫得分指标均低于对手,差距较大,同时,队员的抗干扰得分能力和全队协同得分能力与对手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