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体吸起一块木板 据英国《太阳报》消息,罗马尼亚40岁男子奥勒尔被称做是“人体磁铁”,因为他的皮肤能够吸附起任何东西,不管是金属还是木头,瓷盆还是熨斗,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他的身体甚至还能吸附起一台23公斤重的电视机!  相似文献   

2.
读者互动     
读者答读者2007年第10期滕家顺读者问:假如一个人利用时间机器回到过去,那么回到过去的他身体是小时候的身体还是长大的身体?如果是长大的身  相似文献   

3.
从记事起,他就觉得离异的母亲没有过过一天幸福的日子。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母亲心脏病一次又一次复发。尽管如此,母亲仍休息不下来。 可就是这样,家里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母亲身体更是每况愈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6岁就决定,要为母亲分忧解难。  相似文献   

4.
他是一个全身瘫痪、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的人。他从21岁起便被医生判了“死刑”。然而有人说,他是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请看  相似文献   

5.
<正>在棉花盛产地南县南洲镇,无论是新绿的棉苗破土,还是银蕾绽放,人们总是见到一位身体面庞黧黑、身体清瘦的长者,或蹬骑单车或骑摩托,走到田间地头,为棉农指指点点。他就是省老年科技精英朱仁,他担任县老科协农业分会会长的14年来,在棉花产区跑烂了3辆自行车、两部摩托。在他蹲点的南洲村的棉田,年年丰产丰收;全县在他指导下,棉农科学种植近26万亩,平均每亩增值100元。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14,(8):78-79
<正>在湖南省农业厅大院里,一说起杨铸,人们无不翘起大拇指称赞他耳聪目明、身板硬朗、乐观豁达。杨老生于1926年,如今已是88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但的确如人们所称赞的身心健康。他说自己原来的身体并不太好,年幼时得过哮喘病,一直没有得到根治;青年时又患过肺结核病;壮年时得过晕眩症……也许,正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太好,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注意和加强自我保健,注重身心的调理和体格锻炼,从而使自己摆  相似文献   

7.
爱的风景     
在我居住的小区,有一对老年夫妻,每天清晨,他们总是迎着晨曦,漫步在小区的林荫道上。看起来,老先生的身体有些瘦弱。但他还是用胳膊挽住脚步有些踉跄的妻子,并让她的头舒服地靠在他瘦削的肩上。  相似文献   

8.
"他者"是与"自我"相对而逐渐形成的概念,是除自我存在之外一切存在的统称。长久以来,"身体"一直是教育学话语中的边缘性存在,在话语表征中往往被视作"秩序""理性"和"心灵"的他者。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身体"则被视作规训的对象、肤浅需求的来源和冷漠的精神容器。因此,教育学应当从身体的价值、概念和教育理论本身出发,重新对身体进行认识,使身体从话语中的"他者"向"自我"回归。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10,(3):14-15
<正>来自母亲的遗传更好吗?冰岛研究人员称,一种基因给身体带来的是好处还是坏处,答案或许取决于它来自母方还是父方。冰岛著名生物公司"基因解码"的研究团队发现了5种与疾病相关基因的变异,这些基因是否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取决于它们来自父亲还是母亲。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创新》2013,(9):54-54
在上半年的一次解剖实践中发生了一件很神奇的事。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新的身体部分。这个部件位于眼球内,并且特别小,厚度仅为15微米。这项新发现将增加眼部手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发现者是诺丁汉大学的HarminderDua。他顺便给这小部分起了个名字:Dua层。  相似文献   

11.
比目魚     
鱼类中有一类鱼很是特别,这就是比目鱼。他的身体是扁片形的。他游泳的时候,不像普通的鱼那般的身体上下直立,而是和地面平行游泳的。他的两个眼睛是长在身全一侧的,总是在和地面相反的一侧。并且他的身体的颜色,在这有眼的一侧,是棕灰色的,而在接近地面的一侧,平常颜色是很淡的,为白色或淡黄色。俗语就比目鱼雄的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为了开拓大脑,适应环境,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其中直立行走可谓是里程碑似的重大变化,让人类成功地走到今天,但为此人类付出的代价同样让人心惊.面对不堪重荷的疲累身体,我们是应该回到爬行时代,让身体得以喘息?还是继续拚命加以改造,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因为接触花粉或是吃了花生等原因,不得不忍受全身长满荨麻疹或是呼吸不畅的痛苦。过敏其实不是一种病症,而是一种警告:它用打喷嚏、起疹子或是其他令人无法忽视的不适感,提醒身体的主人,现在他已经置身在  相似文献   

14.
麦克斯韦不仅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物理学家,而且还是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作为第一任卡文迪什实验物理学教授兼实验室主任,他高瞻远瞩地确立的实验室发展的宗旨与方针,奠定了英国实验物理的研究传统与学风基础;他编辑出版的卡文迪什的科学论文集,为研究卡文迪什的科学思想提供了依据;他培养出的第一代实验物理人才,为英国物理学振兴构筑起了平台。  相似文献   

15.
肢体的幽灵     
肢体已逝,但其幽灵一还在 "您好,请坐!我先去替您冲一杯咖啡."皮安训医生对一瘸一拐走进来的约翰先生彬彬有礼地说. 约翰是位残疾人,几个月前刚因为一次事故不幸截去了右手和左腿.手术很成功,可是让他苦恼和不解的是:尽管肢体已经截除,但他时常感觉它们似乎依然还吊在那儿,仿佛幽灵一般舍不得离开他的身体;而且伤口愈合已经很久了,但截肢部位还是时常感到疼痛,有时又奇痒难忍.当他听说神经生物学家皮安训医生要招募截过肢的志愿者时,就欣然报了名,想借机询问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时代》2010,(7):58-59
加利福尼亚湾的索诺拉那些起伏的绿色山丘对于寻找黄金的探矿者已经不再有吸引力,但对于马修&#183;哈格蒂来说,它们还是有着巨大的魅力:那里有与世隔绝的隐蔽处,是完善他的SmartSight枪用瞄准器的理想的试验场所。经过10年的发展,SmartSight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枪用摄像系统,它可以让士兵在转角处观察并射击目标,而不用将身体曝露在火线之下。  相似文献   

17.
伊德的身体理论是理解其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思想的重要视角。他在“身体一”(感知的身体,体验的身体)和“身体二”(文化建构的身体)的基础上,提出了身体的第三个维度,即“技术的身体”。“技术的身体”是对“身体一”和“身体二”的综合,主要特征是工具的涉身性,而这正是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伊德的身体理论对涉身、知觉和行动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挖掘,对“情境化知识”、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全新解读,对我们建立批判的知识论和技术现象学有诸多启发,其中有两个向度不可忽视,一是关注行动,二是重视现象学一解释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时代》2008,(11):65-65
科学家揭示了梦境中的一些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法国哲学家加斯东&#183;巴施拉尔在1960年说:“睡眠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身体内部状况的窗口”。近期的科学研究证实了他的这一观点。科学家对有睡眠障碍的人进行研究后发现,无论是睡眠时大喊大叫还是狼吞虎咽,  相似文献   

19.
如果不是当上一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医生,刘剑楠或许会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奔腾跳跃,引人注目。刘剑楠在投身医学之前,已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国家篮球二级运动员。他与篮球的结缘故事始于小学。凭借着对篮球的热爱,他在读书时一直坚持着专业的篮球训练,在一次又一次的极限突破中收获了成长。2017年,经过12年的专业学习,刘剑楠正式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肩扛起繁重的医、教、研工作。多年篮球训练对身体和意志力的磨练让他应付起这些繁重的工作时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20.
白海豹(一)     
<正>这一年,舍卡奇已经十五岁了,对于海豹来说,这是正当身强力壮的中年时期。他浑身上下长着灰色的皮毛,两个肩头上还长满了又长又硬的鬃毛,两颗犬齿又粗又大,别的海豹一看见就禁不住害怕三分。有时候,当他用自己的前肢在沙滩上站立起来,他巨大的前半身就差不多有四尺多高。他的身体究竟有多重,谁也没有量过,如果谁有胆量把他抱到秤上去称一称,我敢说,他一定不会在七百斤以下。舍卡奇浑身上下部布满了伤痕。从那些伤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经历了多少次凶恶的战斗。而且,即便是到了伤痕累累的今天,他还是随时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