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实践表明,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与表达力是有限的,在作文的道路上还只是蹒跚学步的娃娃.我们如果把他们手中的笔束缚在每学期仅有的几篇命题作文上,并用审题、布局之类限制他们刚刚萌动的表达欲望,这就像硬要刚刚学步的孩子迈着成人的步子走路,有点强人所难.我们应该把作文训练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从他们眼中的人、事、物写起,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自由表达.在具体指导作文时要引导学生做到:  相似文献   

2.
教学实践表明,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与表达力是有限的,在作文的道路上还只是蹒跚学步的娃娃。我们如果把他们手中的笔束缚在每学期仅有的几篇命题作文上,并用审题、布局之类限制他们刚刚萌动的表达欲望,这就像硬要刚刚学步的孩子迈着成人的步子走路,有点强人所难。我们应该把作文训练渗透到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3.
作文的生命     
潘敏健 《文教资料》2006,(35):117-118
作文课上我们常常见到学生捧着脑壳、咬着笔头的现象,他们面对老师的作文题苦思冥想,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凑。也有学生早有准备,拿出作文选按图索骥,生搬硬套。这样,一篇篇毫无生气的作文就产生了。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生的作文是老师逼出来的,是老师逼死了学生的作文,那么,什么样的作文是有生命力作文,怎样让作文焕发生命的光彩呢?笔者认为,作文的生命源于生活,成于情感,长于个性。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作文不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生活正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和源泉。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老师总是习惯于给出…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作文对学生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在作文基础方面的薄弱。作文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制约他们整体成绩的关键因素。笔者每周都会给学生安排几篇小练笔,令人失望的是,他们所写的练笔没有什么内容,甚至是照着作文书上抄的。对于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他们视若无睹;对于每天都能见到的生活素材,他们也认为难以形成文字运用到作文中去。对生活不在意,他们的作文也缺乏情趣,极其干涩。同时,受应试教育影响,有的教师想走点"捷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淡化了作文的教学,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作文书上的优秀范文。种种现象表明,在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将自己的生活通过文字描述出来。当我们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也就会逐步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了。这对学生的写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高中作文不仅仅考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需要考查学生对生活的洞察力。一篇有思想有创意有情感的作文往往能够吸引别人的目光。我们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写出最朴实的感情,引导他们在写作时放眼生活,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生活中的各种美。一、视频欣赏,培养学生感情在进行高中写作教学时,如果只停留在理论教学上,学生也很难感知老师所想要传达的感情。传统的写  相似文献   

6.
善于偷招     
作文课之后,有的学生说:“我表姐的老师,叫他们班每个学生都背十几篇作文,结果他们考试的时候,作文都考得很好。老师,我们是不是也应当背几篇作文呢?”背作文来应试,我早听过此类的传言,却从来没有提倡和实验过。不要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大道理了,仅从应试的角度来说,范文要是能真的起到“芝麻开门”的咒语效果,我觉得难度相当大。一次用了不灵,一批人用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7,(11)
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是他们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这里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  相似文献   

8.
王连芳 《天津教育》2014,(17):107-107
我们知道,写作,历来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多年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作文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无话可说。如何让他们爱上作文,并写出一篇篇美文呢?为此,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将生活之水引入作文。  相似文献   

9.
《星驰》随笔集锦是出自一群颇与众不同的学生之手。他们是上海市建平实验学校首届超常儿童班的学生,是标准的“重理轻文”派,然而,在他们的语文老师谭淑云的鼓励和指导下,他们从对作文头痛,到将随笔当日记般任意地写,如今他们已学会抓灵感、在随笔中溶入自己的感受,并主动作文。“我手写我心”,一篇篇出自他们精彩生活的随笔脱颖而出,于是便有了《星驰》,于是我们才能欣赏到出自这本随笔集锦的这几篇佳作。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新课标提倡,作文教学要"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更新观念,大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结合多年的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选材贴近生活,创造条件学生之所以怕作文,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单一、枯燥,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即使能完成一篇作文,也是平淡如水。那么,怎样使学生善于挖  相似文献   

11.
对于刚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我们一定要寻找适合他们写作的作文途径,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让他们在作文中尽情自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用优美的文笔,写出一篇篇好文章。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对部分学生来讲,作文难写,难在没话说,因为他们的生活内容单调而贫乏,平时积累少,又缺乏训练。小学生一个学期,就是几篇习作练习。练习量太少。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作文“克隆”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绝非偶然现象,也绝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学生作文的不认真、不严肃、素质低下等原因。我们既要从学生身上找原因,又要从教师的作文教学上总结经验教训,对我们整个作文教学做一番审慎的思考和检查。学生作文的凭空捏造、抄袭,当然首先是由于他们头脑中没有可写的东西,平时缺乏素材积累,是在教师的强迫下生硬“做”出来的一篇篇的东西,于是他们便不得不硬着头皮敷衍出一篇来,或者把别人的现成的东西顺手牵羊地拿来用,既是应付检查,又无形中欺骗了教师,这的确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件苦差事。巧媳妇难为无米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前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摄影艺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崛起、嬗变。它像滚滚洪流,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美化生活、活跃生活的一种手段;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高层次的艺术追求和享受。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摄影更是他们经常提及的事物。每每在假日休闲之时,他们或约几个朋友爬山、钓鱼、观赏风景,或和家人一起到外面旅游,都会挎上家里心爱的相机,拍下自己喜爱的镜头。这一组组的镜头、画面记录下学生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把这些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就是一篇篇真实、动人的作文。于是,笔者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把摄影艺术与我们的作文教学结合…  相似文献   

15.
有位教师上作文课 ,没想到却被一只不请自来的花蝴蝶搅乱了课堂。这位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以“蝴蝶”为题作文。没想到学生“一改往日那种一见作文就紧皱眉头的神志 ,不到2 5分钟 ,一篇篇妙趣横生的佳作就写了出来。”我为这位教师这种教育机智而佩服。有句名言“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关在笼子式的教室 ,让他们“紧皱眉头”写作文。应让他们走进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拥抱大自然 ,体验大自然 ,“别等蝴蝶飞入课堂” ,才知道“生活”的重要性 ,要知道“蝴蝶不会经常光顾我们的课堂的。”实践中 ,我们尝试把作文教…  相似文献   

16.
几天前,应邀到一位同行的朋友家,闲聊之余便翻阅起朋友办公桌上学生的作文本来,突然几行稚嫩的字迹映入我的眼帘,“老师,你叫我们作文要内容充实,选材新颖,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可你从未给我们写一篇范文啊,希望你今后给我们写一篇范文、做个样子……”这是一位初三学生在老师给他作文批语后写上的几  相似文献   

1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最近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日本语文教师评改作文的方式,他们在学生作文后面设立同学评、家长评、老师评几个栏目。一篇作文写完了,先是同学互相传阅,然后是家长看,看过后都要写上自己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善于生活的人才能感受其中的乐趣。教师为学生在作文时多开几扇窗,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的美、生活的真、生  相似文献   

19.
近日来,我在报刊上看到一篇关于作文指导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当前作文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有的作文指导或偏重于形式,或偏重于中心,或偏重于遣词造句,而忽略了对作文的生活性、趣味性的指导,因而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作文指导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储备中挑选材料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的过程,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指导必不可少。那么,作文指导应该指导什么呢?我认为,应该在下面几个方面下工夫:一、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使他们的习作“言之有序”一大堆材料堆在一起并不能堆出一篇优美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从早到晚都要与各种各样的事物打交道.我们用一双明亮的双眼观察世界,用自己聪慧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由此获得生命的营养,由此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需要我们用语言来表达,用文字来描述.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因为在小学和初中已经进行了几年的作文训练,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因此和小学生、初中生在作文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是,高中阶段学生作文也存在诸多的困惑,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求解决高中阶段学生作文所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走进作文的神圣殿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