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过入园中期,在模仿和体验的过程中,托班孩子初步学会了与同伴交往,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积极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在教师鼓励下尝试合作游戏。第三阶段托班末期,我们从鼓励托班幼儿主动选择游戏入手,让主动活动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
刘家 《学前教育》2009,(9):31-31
刚刚入园的托班幼儿面临着适应问题,往往让教师应接不暇。入园初期,有没有必要帮助宝宝建立必要的常规,会不会使原本困难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呢?我们认为,托班初期建立必要的常规不仅不会限制孩子,而且会为他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迎接托班孩子入园我们为托班配备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室内设置了可供婴儿攀爬的大型轮船形状的玩具柜,并在墙面布置了孩子喜爱的动物形象。为了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入园前的生活状况,缓解孩子入托时的焦虑情绪,顺利地度过入园关,进入集体,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提前家访问卷调查为了让孩子入托前就认识老师,暑假期间,托班的两位老师走访了每个孩子的家庭。在家访前,先电话联系预约时间,在孩子及孩子父母都在家时上门。家访时亲切地与孩子交谈;请  相似文献   

4.
托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两三岁的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过集体生活,普遍存在入园焦虑问题。适度的焦虑属于正常,但过度焦虑容易导致幼儿产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性格孤僻、攻击性行为等问题,给他们入园后适应集体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分析探讨托班幼儿入园焦虑引发的问题行为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矫正策略,希望能对减轻托班幼儿入园焦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幼稚园的入园年龄是4岁到入小学前。幼稚园的收托方式分为半日托及全日托两种。 幼稚园的编组分班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年龄和智力区分为大班或小班。每个班以三十人为限。每所园均得设园长一人,每个班两位教师(以女性担任为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在托班孩子刚入园的两个月里开展适宜、生动的活动,有利于孩子稳定情绪,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我们在孩子入园的第一  相似文献   

7.
荆学洁 《山东教育》2012,(27):12-14
几年来,我们一直从事托班的保教工作,在不断地学习领会和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工作规律。有的孩子从家庭直接进入小班,而有的不满3岁的孩子则是先入托班。托班阶段不只是孩子由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过渡期,而且孩子比直接上小班的年龄更小,这就意味着做好入园适应工作更加艰辛和重要。刚入托班的孩子由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环境,总会哭着、喊着、拽着家长衣服不上幼儿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幼儿入园年龄有明显降低趋势,今年我园2-3周岁幼儿入园人数明显增多,托班教育受到关注。托班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建立适当的规则势在必行,托班幼儿好模仿、好学习又为建立规则提供了条件,建立适当的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一日活动,愉快地过集体生活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托班幼儿更好地完成入园适应一直是幼儿园和家庭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适宜的音乐活动对提高托班幼儿的入园适应性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与推动作用。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用音乐营造温馨的氛围,在生活环节渗透音乐元素,合理设计音乐教学活动,挖掘故事中的经典音乐,音乐与游戏相结合等方式帮助托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我自己     
通过观察托班小朋友入园一个月以来的表现,我们发现,2-3岁的孩子自我意识正在萌芽,以下便是活动中的片断记录。  相似文献   

11.
积木风波     
我们托班的孩子早上的入园活动是玩各种各样的积木。班里有六种积木,其中一种像管子一样的积木,颜色鲜艳,孩子们特别喜欢把它搭成长长的金箍棒。但是这种积木比较硬,搭得太长容易伤到人。所以我们老师常  相似文献   

12.
“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一直困扰着托班教师。我园以“让教育走在儿童前面”的理念为指导,从家庭、幼儿园两方面着手,分别在入园前、入园后两个阶段进行教育对策的实践研究。入园前的教育对策我们认为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适应期,必须先消除家长的焦虑,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为此,我们安排了专题讲座,还提供《新生家长手册》,为家园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开展了孩子的入园适应练习,以帮助孩子在入园前积累相关经验。●以幼儿园为场景的适应训练在入园前的一个月,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提…  相似文献   

13.
我自己     
通过观察托班小朋友入园一个月以来的表现,我们发现,2~3岁的孩子自我意识正在萌芽,以下便是活动中的片断记录。  相似文献   

14.
消除托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3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一般都未经历过集体生活,让他们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或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往往会产生分离焦虑。刚入园的幼儿正处于这种状况。那么,促使幼儿顺利渡过这个特殊时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就成为托班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拟结合自己的经验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拉近师幼距离。对托班孩子入园前的家访应有别于其他年龄班的幼儿,托班的所有老师应同时进行家访,在家访中注意通过沟通、玩耍、送小礼品等途径与幼儿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要搞好家长工作必须把握好“三性”。 1.针对性。幼儿年龄不同,家长的心理也不同,因此家长工作就需要有针对性。如托班的家长开放活动就应放在入园前,让孩子还没有来园之前就认识老师,认识环境,为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同时教师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和要求,为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及物质准备,从而缩短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又如家长对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品德有所忽视,我们就请家长来园听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重要性和如何使孩子爱劳动的讲座,  相似文献   

16.
又到了托班或小班幼儿新入园的时候了,每每看到家长和孩子“泪眼相送”,真的好像是“生离死别”。为了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幼儿园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将班级布置成温馨得像家一样的环境,组织游戏化的一目生活,从而减少幼儿的焦虑情绪,帮助幼儿建立愉快的心理体验,激发孩子们乐于来园的愿望。但我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幼儿在人园初期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的背后,隐藏着各不相同的心理需求,这需要我们细细观察、认真分析、准确解读,在此基础之上,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由于托班幼儿情绪不够稳定,我们一直未能向托班家长开放幼儿在园的半日活动。一些家长接送孩子时,总爱从窗口“窥视”孩子的活动。如何向托班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便成了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难题。随着电化教育手段的广泛应用,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运用摄像手段向家长“开放”幼儿在园半日活动。  相似文献   

18.
小托班的孩子入园之初,哭闹一般较厉害,加上9月份余暑未消,哭闹会消耗大量水分。因此,保证小托班孩子充足的饮水量,既是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是老师头疼的问题。尽管我们一再提醒孩子主动喝水,但效果不佳。 于是在一次喝水前,我告诉孩子们:“现在我们每一位小朋友  相似文献   

19.
每年23岁托班新生入园的时候,幼儿园里常常是哭声一片,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有些孩子在情绪上表现出紧张、不安、恐惧等,有些则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哭闹、厌食、攻击性行为等,这些都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分离焦虑"给幼儿入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家长产生困扰,使教师的工作也加大了难度。如何缓解幼儿入园时的分离焦虑,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密切配合,更需要托班教师的积极应对,机智处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学前教育的低龄化,2~3岁婴幼儿开始入园,对2~3岁婴幼儿而言,从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面临着许多的不适应:对幼儿园生活常规的不适应,作息时间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与教师、保育员的情感陌生、同伴间的交往冲突)等,这些不适应都不同程度地给孩子带来了紧张和焦虑,如何降低、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程度,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适应期,是托班教育的主要目标。入园前的教育对策研究(一)入园前的家长系列培训家长对孩子入园适应的态度、教育对策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适应请况。以往我们把焦虑单向地定位在孩子,其实面对孩子的入园,家长同样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