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对幽默话语进行分析。幽默话语形式的共同特征主要涉及到语境及言语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最佳关联以及语用因素。  相似文献   

2.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然涉及到话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问题,即语用问题.作为跨文化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言语行为语用研究在语用等效翻译上的应用,提出跨语交际的翻译需要遵循的是语用等效原则,即言语行为理论中等效传达言外之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语言学家奥斯汀(J.L.Austin)提出来的,他指出言语行为的本质是借助言语来传达交际目的或意图,并认为人们在实施言语行为的时候其实是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本文应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简单分析了下电影《西雅图夜未眠》中一些台词的这三种行为.  相似文献   

4.
语用能力既是一种知识性的能力,同时也涉及实际交际中的语用行为问题。语用知识包括语言知识、语境知识以及语言和语境相互联系的知识;语用行为则涉及话语理解和话语表达。前者主要指对话语首要言语行为的理解;后者指说话者使用认知资源进行合理计划、进而调用大脑中相应的语块资源,结合各个心理、生理器官,准确传达意图的过程。这种对语用能力内容的双维性划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能够解决一些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引言语境是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修辞学、语法学等语言学科共同关心的话题,这里主要讨论句法语境问题。所谓句法语境,是指跟句法结构密切关联的某些语用成分,它和修辞语境既对立又互补,共同构成语用环境。句法语境有自己的特点与功能,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句法结构及其语境的关系。而这个关系既包括句法结构生成的制约因素,又包括各种制约因素的功能与作用,同时还涉及到对这些制约因素范围的确定。答三句法语境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言语环境中的完整的话语才是真正的语言事实”。然而,言语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既包…  相似文献   

6.
言语幽默是根据特殊语境,利用言语双方对某些词语的字面或语用意义的不同理解而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本文根据语用逻辑学的观点,从语境、预设和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分别论述了言语幽默中的逻辑背离及其幽默效应。  相似文献   

7.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使用者怎样运用语言实现成功的交际目的,它主要包括语境、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原则等,其中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关系密不可分。了解并掌握言语行为的特点,翻译过程就变得轻松自如,从而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8.
刻意曲解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是语言使用者有意利用对方话语中的歧义性和语用模糊歪曲对方的话语意图,以此来实现某种交际目的。文章主要从间接言语行为、面子理论、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等方面对刻意曲解进行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9.
“OK”或“okav”,英语中形容词短语“all correct”的变体形式,以其形式简短,易于上口;词性多样,易于表达;含义丰富,易于接受与理解而备受使用者青睐,以至成为当今英语日常口语交际申使用频率最高的用语之一。文章从介绍“OK”寓意、“OK”话语入手,通过实例分析理解不同语境下“OK”的话语意义与话语人的言语行为,探究其语用规律。  相似文献   

10.
马冬 《教育探索》2005,(9):76-78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问.既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又研究听话人时发活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同语义学一样.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是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语言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语言的过程.语用学认为.话语不仅表达了说话人一定的意见、而且完成了一种行为;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而是一定的言而有信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又可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这一理论把话语汇同说话人的意图联系起来,从一个方面指出了话语之所以含有不同语用意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话语标记与言语行为研究基于语用视角,涉及到语言的功能研究,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辩证依存关系。话语标记的归类及性质确定由言语行为决定,言语行为的成功实施由话语标记来促进,话语标记没有语义真值,它促进言语行为的情态表达。由于话语标记的性质取决于言语行为中言者听者的社会关系及地位,话语标记与言语行为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语境(context)与言语活动的参与者,与言语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正确理解话语意义的基础。许多语言学家都通过语境来给语用学下定义,如莱文森(S.C.Levinson,1983)认为“语用学所要研究的是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语句的能力”。此外,构成当今语用学研究基础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理论(Grice,1967)以及“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理论(Leech,1983)也都以语境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语用学从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为言语交际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提出了理论,方法和一套应该遵从的原则和准则.在言语交际中,语境对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起着重要作用.言语行为理论关注的是人们以言行事,如何以言行事以及话语所产生的交际效果.会话含义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语境,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对翻译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用学是在语义学基础上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语用学有两个重要概念 :言语行为和语境。研究言语行为和语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语用学的中心内容。在现代俄语学研究中 ,语用学已涉及到语言的所有层次 ,研究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语言中“人的因素”———言语行为的参与者及话语环境、时间等。  相似文献   

15.
陈慧慧 《海外英语》2012,(20):221-222,240
语用预设,是指实施某一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预设不构成话语的语句意义,只是为运用话语创造基础,使言语活动能达到交际的目的。预设是一种与人的认知分不开的语用推理,在广告语中很常见,预设的巧妙运用可以使简短的广告文字传递更多的信息,增强广告的促销功能。该文从关联理论出发,分析了汽车广告语中的语用预设,该文认为,关联理论可以为语用预设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关联理论以认知语境,明示——推理和最佳关联为手段,可揭示语用预设的相关信息,通过对汽车企业广告语的研究,可以为汽车广告语的撰写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心理和认知研究最先开始关注儿童解释话语的表现及解释能力的发展问题,其后也有少许学者从语用和交际的视角探讨儿童的解释话语及解释行为。学习者二语语用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请求、道歉、恭维等言语行为上。该文采用语用视角,将解释话语中对现象的解释行为视为解释言语行为,以给定题目的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收集口语语料,研究学习者在一语和二语语境下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表现。该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发起模式的功能及语言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言语行为理论下的翻译等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一个人在说话时,同时实施三种行为:叙事行为(Locutionary act)、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成事行为(perlocutionary act)。依据这一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努力使译文和原文在施事行为(作者的真实意图)、叙事行为(语言形式)、成事行为(表达效果或产生的交际后果)三个方面的绝对等值。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在三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译者应该舍弃原文的叙事行为,而追求译文与原文在实施行为和成事行为方面的等值。  相似文献   

18.
话语标记语"老实说"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宁 《现代语文》2009,(10):74-76
日常言语会话中存在很多话语标记语,本研究以汉语中的“老实说”为对象,依托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料库,以RCRS工具检索出来的2006年广播电视的真实语料为例,根据施事主体的不同将“老实说”分为两种情况:说话人“老实说”和说话人之外的人“老实说”。根据“老实说”在话语材料中的位置总结出它的使用模式,从这两个维度重点探讨它在语境条件下的语用功能,旨在揭示其使用模式和语用功能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本研究指出,“老实说”这类标记语在具体语境中有着功能上的多样性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值得人们去关注。  相似文献   

19.
语用预设,是指实施某一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预设不构成话语的语句意义,只是为运用话语创造基础,使言语活动能达到交际的目的.预设是一种与人的认知分不开的语用推理,在广告语中很常见,预设的巧妙运用可以使简短的广告文字传递更多的信息,增强广告的促销功能.该文从关联理论出发,分析了汽车广告语中的语用预设,该文认为,关联理论可以为语用预设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关联理论以认知语境,明示——推理和最佳关联为手段,可揭示语用预设的相关信息,通过对汽车企业广告语的研究,可以为汽车广告语的撰写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鑫童 《海外英语》2011,(3):255-256
非真实性话语或"说假"(deception,简称DEC)作为一种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该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其成绩和不足,并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人物在言语行为中非真实性话语的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得出,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的运用,正是为了顺应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该文希望能够为《老友记》及其他相似情景喜剧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