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过对掺聚PVA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PVA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极限拉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和空白混凝土相比,28d以前各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有降低的趋势;混凝土劈拉强度基本保持一致;纤维掺量增加后,混凝土弹性模量降低,混凝土极限拉伸值增加。混凝土弹性模量降低,可以大大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和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掺量从0%增加到100%,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抗压强度均逐渐降低,但再生骨料掺量为30%时,再生混凝土强度大于空白试件。当再生粗骨料100%替代天然骨料时,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提高而抗压强度降低,且粉煤灰掺量为20%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率较小。  相似文献   

3.
水胶比和养护龄期是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反映不同龄期和水胶比的强度模型报导较少。文章基于不同养护龄期(7 d、14 d、28 d)、不同水胶比(0.33、0.41、0.50)下的水工混凝土开展了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试验,分析了两种因素对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进而建立了反映龄期和水胶比的水工混凝土强度模型。研究表明,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随养护龄期增加而增加,随水胶比增加而变小;所建立的复合抗压强度模型和复合劈拉强度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不同龄期和不同水胶比下水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劈拉强度,为水工混凝土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PVC塑料颗粒作为混凝土中细骨料的替代材料,通过调整不同PVC塑料颗粒的掺量比例,制作不同的PVC塑料改性混凝土样品。以改性混凝土的挥发率和抗压强度作为指标,通过实验研究了PVC塑料颗粒掺量和加热温度对改性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与PVC塑料颗粒和加热温度有关,随着加热温度和PVC塑料颗粒掺量的增加,PVC塑料改性混凝土的挥发量逐渐增加,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在相同PVC塑料颗粒掺量的情况下,挥发量与加热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普通混凝土与引气混凝土力学性能、强度、弹性模量的影响,并把两种混凝土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逐渐增加,两种混凝土的破坏程度加重、重量损失均逐渐增大,但引气混凝土破坏程度较小、重量损失较大。其表面虽有剥落,但骨料之间连接还比较紧密,力学性能表现良好。两种混凝土的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但引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表现较好。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其力学性能表现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27)
为了提高废旧轮胎的利用率,取代天然细骨料加入混凝土中,制成橡胶混凝土。针对不同粒径、不同来源橡胶,改变橡胶掺量、橡胶改性方式,设计配合比,制备试验模块,并以此来探究混凝土和易性,表观密度,抗压抗折强度等性能在不同条件下的影响变化规律。得出结果:掺加橡胶会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且在橡胶双掺时降低程度大于橡胶单掺。橡胶改性则会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在改性一天的情况下提高程度最高,随着改性天数增加其提高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配合比相同情况下,混凝土的坍落度,达到相同坍落度的用水量,不同掺入量下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对上述各性能指标均有一定影响,但程度不同.结论 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研究了再生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考察了普通混凝土各力学性能指标的相互关系对再生混凝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除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均不适用于再生混凝土。基于试验结果的统计回归,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相关力学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3组,每组6块100mm×400mm×400mm的棱柱体试块与6块100mm3立方体试块,分别经过15次,30次,60次硫酸盐溶液干湿循环后测定其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以及三点弯曲试验下的断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60次干湿循环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都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在30次干湿循环情况下其抗压强度会有所提高。混凝土的断裂参数在经过60次干湿循环后都有所下降,但在经过30次干湿循环后其起裂荷载和失稳荷载与对比组相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再生混凝土因性能稳定性低于普通混凝土而一直无法得到广泛运用。为解决再生混凝土性能变异明显等问题,提高其力剖强度,实现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通过添加工业废渣或细纤维的方式,并根据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等指标,对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挂能进行评价,同时探讨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在再生粗骨料替代率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和细纤维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以及密实度:同时在再生骨料替换率不超过2%时,采用双掺法可使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当。  相似文献   

11.
对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混凝土的控制指标除了强度和坍落度外,经常还要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进行规定,特别是在张拉C50以上等级高强度预应力钢筋混凝的土梁时,更需要限定所使用的混凝土在张拉时应该达到何种弹性模量值.此外,在对钢筋混凝土在大体积下的温度应力以及裂缝扩展、变形进行计算时,均需要确定其对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诸如粗骨料品质、水胶比、砂率、粉煤灰掺量、纤维和养护龄期等很多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产生影响,本文在这些领域做了一些试验研究,得出一些有利于工程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处置垃圾废灰,现将垃圾废灰作为改性材料应用到水泥土中,将垃圾废灰,水泥和淤泥质土在水的作用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型的水泥复合材料。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不同废灰掺量、不同水泥掺量以及不同龄期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废灰和水泥掺量的增加,水泥土的无侧限强度增加;在养护龄期早期,水泥土的无侧限强度增加速率较缓,后期增长相对较快;水泥土的破坏特性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由塑性破坏逐渐过渡到脆性破坏;当废灰掺量与水泥掺量比在1~2之间,水泥土的抗压强度最大,且废灰最佳掺量为10%~15%。  相似文献   

13.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掺入到混凝土中,以期通过相变材料石蜡的相变过程吸放混凝土中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小,从而自动实现控温的效果。相变混凝土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石蜡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需要进行研究。制备石蜡相变混凝土时将石蜡以体积代砂法掺入,分别按照砂子体积的10%、20%、30%、40%、50%、60%、70%、80%的含量掺入混凝土中,分别制成100mm×100mm×100mm和150mm×150mm×300mm的石蜡相变混凝土试块,采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分别开展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石蜡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以及破坏形态。实验结果表明:相变材料石蜡的掺入会导致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随着石蜡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会出现明显地持续降低;随着石蜡掺量的增加,混凝土能承担的最大荷载逐渐减小,且对应的位移逐渐减小;随着石蜡掺量的增加,混凝土表面无大面积脱落现象,整体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其应用领域几乎涉及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随着混凝土材料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深入,其各项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法不断得到完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的测试方法和评定方法在国家标准中均有详细规定,而混凝土抗剪强度作为混凝土一项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又是强度理论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的重要数据,研究的资料相对较少。在地铁工程和隧道工程中,遇到地裂缝或软硬岩石过渡地带,混凝土构件的抗剪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混凝土抗剪试验较抗压、抗拉试验要复杂的多,就试件的选择上尚无统一规定,不同试件在不同测试方法下测定的抗剪强度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风侵下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准确分析,利用万能实验机模拟风侵条件,通过实验分析了再生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和不同水灰比下的弹性模量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利用最小二乘函数对曲线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粗骨料替换率的不断增加,再生混凝土试件的抗风侵强度略有增加,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相比,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弹性模量要更小一些,其变小的程度随着再生粗骨料替换率的不同而不同;(2)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发展趋势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相似,都可分为弹力有效阶段、产生缝隙阶段、缝隙扩大阶段和损毁阶段。在达到应力极大值之前,再生混凝土的变形能力要强于普通混凝土试件。  相似文献   

16.
定量研究了天然和再生骨料强度、实际水灰比和计算水灰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仅与水灰比密切相关,而且与骨料压碎指标有关。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揭示了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灰水比和骨料压碎指标之间良好线性相关性,并建立起天然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Bolomey统一公式。  相似文献   

17.
俞钦钦  王立峰  陈建建  冯利坡 《科技通报》2019,35(12):155-160,174
以垃圾废灰作为改性材料,将其与水泥、淤泥质黏土和水混合成新的复合水泥土材料,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不同废灰掺量、不同龄期、不同水泥掺量的条件下,研究垃圾废灰水泥土的极限应变以及垃圾废灰水泥土平均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废灰水泥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经历弹性变形、局部变形、应力衰减、残余强度等四个阶段。养护龄期早期7~14 d这段时间是平均弹性模量增加的主要快速阶段。水泥掺量的增加在不同养护龄期下对同一废灰掺量水泥土的平均弹性模量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当养护龄期为28 d,水泥掺量为20%,废灰掺量为5%时,垃圾废灰水泥土的平均弹性模量最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工程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废旧混凝土块经过破碎、分级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形成的骨料,称为再生粗骨,基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配制一组再生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为C40替代率为50%,一共3个试块。在通过实验室自动加载装置进行加载试验。记录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极限抗压强度值。对替代率为50%的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值与天然骨料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值进行比较,替代率为50%的再生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比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9)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问题,采用了强度为C25、C35、C40、C50的再生骨料,以50%质量取代天然碎石制备再生混凝土,按标准试件尺寸、养护条件和试验方法,对立方体试件进行抗压试验。试验表明,当再生骨料强度较低时,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当再生骨料强度达到40以上时,对其强度的影响就不明显了。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冻融循环次数和胶凝掺量对胶结粗粒土强度特性的影响,对胶结粗粒土进行冻融循环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胶结粗粒土的抗压强度值随胶凝掺量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长趋势;冻融循环后,胶结粗粒土抗压强度明显降低,强度损失率随胶凝掺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胶凝掺量一定的条件下,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多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