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画的文化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握中国画的文化特征及其深藏背后的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文化艺术的模糊化、重表现及其生命精神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国人将哲学与艺术相融,哲学精神寓于艺术境界之中,艺术是哲学的一种延伸,也是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画艺术家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他们师法自然,使画格随着他们完善的人格一起提升。要正确把握中国画的古典精神,必须从复杂的中国文化历史中寻找出远引着中国画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是与其本民族的哲学思想关系密切,绘画艺术也是如此.产生于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家学派,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对宇宙7y物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规律的深刻而朴素的阐释和理解,都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对中国画艺术的创作思想、审美取向、表现技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使其具有了区别于其它民族绘画艺术的特有的中国民族性面貌.[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家思想;老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朴素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它对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影响。中国画作为我国时代精神的产物,许多画家在创作中都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来反映当时的客观现实。绘画理念不但是一个社会和民族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哲学观的体现。空间,就是哲学思想表现的形态。以人为本,是哲学思想的根基。道法,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的写实观是师法于自然,又超于自然,其基础就是庄子精神。庄子精神在绘画中的落实,是以超实用的趣味欣赏作为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中国画论在庄子精神的启发下,力求由对物的形的把握抵达到对物的神的把握,亦即穿越物的表面、外相,把握物体内在的精神实质,以成就艺术形象之美。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最典型的代表,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个民族的艺术,就是这个民族精神的结晶。作为中华民族艺术之一的中国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魅力无穷。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的载体,中国画里包涵了中国人表达思想,表达自然的智慧,它关联着中国历史、文学、美学等的发展,对我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庄子的寓言,可以分为哲理寓言和讽刺寓言两大类。关于哲理寓言,评论的文章很多,而触及讽刺寓言的文字却很少,即便有所涉猎也往往包括在阐述其哲学思想的内容里。笔者认为,作为道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的庄子,在大力宣扬“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的同时,又以犀利的笔锋对黑暗的现实进行辛辣的嘲讽。如果说哲理寓言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形象表述,那么讽刺寓言便是庄子政治思想的艺术体现。他面向冷酷的社会,正视痛苦的人生,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揭露社会的罪恶、官场的虚伪、世风的龌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一面镜子。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及现代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中国画艺术在新的时代中具有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从此角度对绘画,民族的关系加以阐述,目的并非仅仅为处于困境的中国画进行改良,而是真心的意在唤起全民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希望以此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绘画是历史文明的积淀,源远流长,是人类东方文明的形象浓缩,是中华民族的气质和精神的表现,它促进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文明历史的延续,是民族艺术的长青树。中国绘画艺术渊源深远,它以自己特别的艺术形式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具有自己深邃的艺术内涵。与西方绘画对比,西洋画是科学的,中国画是哲学的、文学的;西洋画多追求外观的感觉和刺激,中国绘画多偏重于内在精神修养,西洋画多追求表象上的视觉真实,而中国画尤注重内在的精神气韵、意境格趣。所以中西方绘画所追求的东西不同、表现的美学思想也不一样。中国画不论从社会功能、创作…  相似文献   

9.
《庄子》一书以文学形式表现哲学思想,庄子哲学思想决定了其文学之特征。具体言之,是哲理思辨的层次性决定文学意象的层次性,祟尚自然的哲学观念决定文学形式上崇广尚大的审美取向,同时,使《庄子》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的怪诞的形象和以和谐为美感特征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美学文艺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是浑然一体的,庄子论道有如老子,崇尚自然无为是他哲学的核心。“自然”批评论是以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作为背景,以天道论人道,用自然眼光去广泛考察人生处世方式和态度,主张自然、自由、朴素的人生理想,要求“法天贵真”。这对审美和艺术有着深刻的启发,在审美和艺术上反映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达到“天乐”、“天籁”。“自然”批评论,高扬艺术创作主体自由的心境,对中国古典意境理论、艺术风格论和各艺术门类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在绘画题材、构图、透视、笔墨、色彩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迥异的表现方法中国传统山水画尚“意”,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带有主观表现主义的特征;西方风景油画重“理”,以客观再现自然风案为目的.可称为自然的人化西方人通过对风景油画的描绘采实现对客观世界物理形式和谐的把握,在理想的视觉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国人通过山水画艺术来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虽然都是以自然景观作为表现对象,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这种差异性之所以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两种绘画体系所接受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写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民族的艺术观和艺术方法。水彩画的写意硅,既是该画种语言特色的发挥。又是民族艺术精神的体现,它承载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它将西方水彩画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方法有机的融合其中,使水彩画出现了勃勃的艺术生机,形成了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民族水彩画艺术图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精神明结下的丰实硕果,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是国粹。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独立的艺术性和独特的关学观及以意为先,以线造形,以形写神,神形兼备,以达作品气韵之生动的最高境界。民族性愈强,世界性欲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精髓,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中国古代诗歌在儒道释相糅合的哲学思想中展示出深邃而生动的空间观念。诗人们在对生命的体验之中表达了自然、社会、人类以及理、事、情融会贯通的多雏美学向度及艺术表征。  相似文献   

15.
老庄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母体,其“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价值取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和谐大美,以及“致虚极,守静笃”的实践手段,一方面奠定了尚自然、去雕饰、和谐致一的美学基础,另一方面成就了“虚静”说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人物画艺术的发展,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而发展。从历史发展和时代变革的角度,探索人物画艺术发展、创新的若干问题,进而总结出,坚持民族自身的审美精神,关爱生活,注重自我,吸收借鉴西画艺术语言,丰富发展我国人物画艺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绘画和玉雕艺术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艺术造型文化上耀眼的奇葩,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本文以中国画为基石,侧重玉雕艺术,从意境、构图、线条三个方面阐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以及特殊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绘画以自己独具的艺术形式,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具有自然造化之精髓,又有情景交融之意境。创造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境界。然而,绘画的艺术意境就诞生于外师造化、心物交融、重神轻形、画尽意在的审美创造之中。  相似文献   

19.
千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有着自己完善独到的美学理论。中国历代画家正是运用这些美学原理,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而他们的艺术思维、美学思想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指导和影响。经过历代美学家、艺术家的研究和实践,将中国传统哲学的“有无”思想有机地融入中国画的“虚实”理念之中,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嚇(唬、吓)一、P7行1:只见坡下钻出两只大虫来,武松[九]大惊道:“阿呀,今番我死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