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2):F0002-F0002,F00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主要从事声学和信号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特色研究领域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音频信息处理技术,声学智能制导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数字音视频和宽带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2.
数字PID与其算法改进的研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数字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和几种改进算法,提出了四点中心差分法与积分分离法相结合的新算法和基于辛普森公式的积分项改进新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字PID算法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正自从有了机械运动,人类便开始不停与振动噪声斗争着。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随着人们对生命与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振动噪声也成为以细节着眼、衡量一国汽车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在重型卡车制造领域,对于汽车振动噪声的控制问题比家用汽车更为突出,因为其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恶劣,振动噪声带来的驾驶隐患也更加明显,此前,在我国重型卡车的制造中,涉及振动噪声的技术环节长期受制于国外。201 2年年底,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船舶噪声与振动源。并在理论上对船舶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论述,通过实际测试,得到船舶的噪声与振动特性,对噪声与振动水平进行分析,为相关船型的噪声与振动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鲜艳  王振宇 《科技风》2022,(11):14-16
数字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结晶,综合了文化与数字领域的特点,带动着经济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是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的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新业态.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能量,推动着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分析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析数字文...  相似文献   

6.
罗华安  李新华 《科教文汇》2013,(13):94-94,96
数字积分插补法是一种在CNC系统中较广泛采用的插补方法,也是数控原理教学中重点介绍的三个基本插补方法之一。Matlab/GUl是一种新型的基于Matlab的强大计算功能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方式。基于Matlab/GUI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程序,本文设计了数字积分直线、圆弧的插补仿真软件,并对数字积分插补设计原理、方法进行介绍,最后通过实际仿真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数字积分插补法是一种在CNC系统中较广泛采用的插补方法,也是数控原理教学中重点介绍的三个基本插补方法之一。Matlab/GUI是一种新型的基于Matlab的强大计算功能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方式。基于Matlab/GUI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程序,本文设计了数字积分直线、圆弧的插补仿真软件,并对数字积分插补设计原理、方法进行介绍,最后通过实际仿真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3,(9):38-38
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噪声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等8大学会联合主办的第9届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日前在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噪声振动与人居环境,会议发表的学术论文反映了我国当前噪声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专家简介 应怀樵,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简称东方所)所长、教授,我国著名的振动工程与波谱技术专家,中国虚拟仪器的早期开拓者与奠基人。他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等校力学系及中科院力学所的博士生合作导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信号处理、虚拟仪器、测控技术、振动与噪声控制。  相似文献   

10.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简称东方所)所长应怀樵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振动工程与波谱技术专家,中国虚拟仪器的早期开拓者与奠基人。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等校力学系及中科院力学所的博士生合作导师,东方所名誉所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信号处理、虚拟仪器、测控技术、振动与噪声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付兵  刘国华  王振宇  陈龙珠 《科技通报》2006,22(3):372-376,384
采用解析的方法研究了上覆单相弹性层的饱和地基上刚性圆板的摇摆振动.首先运用积分边变换技术分别求解了单相弹性介质和饱和介质情况时的控制方程,然后按混合边值条件建立了部分饱和地基上刚性圆板振动的对偶积分方程,并把对偶积分方程化为易于数值求解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数值算例给出动力柔度系数和摇摆振动转角幅值随无量纲频率变化的曲线,并与完全饱和介质情况进行了对比.数值结果表明,在共振频率附近,弹性层的存在可减弱其振动.  相似文献   

12.
覃海川 《大众科技》2013,(6):337-338
三维可视化数字技术以其强大的现代传媒特性拓展了人们想象和生存的空间,必将成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重要传播形式。文章分析了三维可视化数字技术的意义与现状、三维可视化数字技术作为一种传播形式的特点以及三维可视化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省  杨倩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0):144-151
将数字技术能力细分为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技术获取两类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分为技术导向型和消费导向型两类创新,以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数字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理论模型,并提出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基于沪深股市32家数字技术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研究假设.结果 表明:(1)企业的数字技术能力具有原动力作用,均能够促进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和提升绩效,但必须借助商业模式创新才能达到实现企业可持续盈利目的 .其中两类能力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两类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同: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消费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数字技术获取能力对消费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2)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但中介作用有限,其中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起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是数字技术企业最好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320×240非制冷焦平面热像仪的驱动开发过程中,发现并提出信号噪声数字量化法,通过相关的运算得到噪声相关参数,实现嗓声源的发现,同时还可对探测器性能、热像仪系统噪声等指标做综合评估,根据相关噪声参搜史给出了一些有效的噪声避免以及滤除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数字媒体技术教育产业顺应时代及产业的需要正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数字媒体技术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师资、投入、教学理念与方法等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比探讨各类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模式的优点与缺点,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况,探讨我国高等院校数字媒体技术教育的不足,并就此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数字政府治理是数字时代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和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文章试图基于加拿大数字政府建设的相关政策性文本对其数字政府治理理念进行分析,尝试将分析结果映射到我国数字政府环境,以帮助有效规避数字政府建设中的潜在风险,识别数字政府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数字政府治理提出有益建议。[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近年来加拿大数字政府治理围绕塑造数字时代的社会信任环境展开。在技术使用泛在的数字环境下,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治理来寻求技术与信任之间的平衡,从而推动社会迈向技术与信任相融合的数字时代。加拿大数字政府治理理念及该理念指导下的治理方式和一系列治理举措对我国数字政府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内容的分发、复制与编辑变得越来越普遍。同时,数字内容的版权管理和内容保护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数字版权管理的体系架构和数字对象唯一标识技术,并结合目前流行的DOI技术提出构建新的DRM模型,新的模型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构建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字创新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新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特别关注。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20年来文献的查阅和梳理,构建了数字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对数字创新内涵界定和特征分析基础上,根据表现形式将其划分为数字产品创新、数字服务创新、数字过程创新、数字组织创新和数字商业模式创新五种类型。提出数字创新具有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组织绩效、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改变竞争格局的功能。认为数字创新由数字创新者、数字创新公民、数字技术、数字创新平台和数字创新文化五个基本要素组成。提出数字创新组织与管理包括数字创新战略制定、数字创新组织准备和数字创新运行管理等内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数字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科学学研究》2021,39(3):406-414
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引发了经济社会系统的全面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迈入数字经济新时代。本文基于技术经济范式变革视角,从范式构成和范式演进两个维度构建了动态分析框架,对数字经济演进的机理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是从科学革命起源,继而衍生数字技术,催生数字产业,并推动制度变革的系列过程,其演进呈现出速度快、渗透强、辐射面广等特征。研究结论对于系统理解数字经济,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和特征相契合的政策举措,形成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余江  孟庆时  张越  靳景 《科学学研究》2018,36(10):1801-1808
数字化时代下,数字化技术与创业的深度嵌入与融合正在重塑产业组织与实体经济形态,因此需要对数字化时代的创业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本文在对比传统创业与数字创业特性的基础上,从数字创业的起步、实施和产出三个阶段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对创业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探析我国数字创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战略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平台的开放性和自生长性降低了创业的学习成本和资源获取门槛,而数字平台的开放治理模式为异质性和动态性的创业团队形成提供了基础。面对我国海量和异质性用户的市场,创业主体需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制度设计者需要动态地前瞻性地营造良好的数字创业服务政策环境,从而共同推动我国数字创业生态的培育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