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对19世纪50-70年代各种政治运动进行直接的文学包装,恐怕是“文革”农村小说最大的取材之道。借用这些政治运动称谓,它们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且都从各个角度对“继续革命”进行呼应:“农业合作化”小说通过对“合作化”运动照应时势的改造,为的是替“继续革命”寻找一种可靠的历史依据;“反右倾”小说所设计的反右倾行动,为“继续革命”在农村得以合法推行提供了一个当下策略;“社会主义教育”小说所倡导的“四清”则为“继续革命”奠定了深厚的思想与阶级基础;“农业学大寨”小说中既“抓革命”又“促生产”,当之无愧地成为“继续革命”的示范典型。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红色旅游”——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旅游“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所谓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是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所涉及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这些旅游资源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深厚的历史内涵,使旅游者在清心漫步之中了解过去,陶冶情操,积累智慧,同时领悟内涵,深化认识,透过眼前的一幕一景,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与老一辈革命家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从而获得一种深刻的旅游体验。综上所述,“红色旅游”就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  相似文献   

3.
“革命 恋爱”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母题。解放区小说在继承新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对“革命 恋爱”的主题进行了符合当下意识形态需求和农民审美心理的转换,并衍化出三种具体的分支形态:“革命”促合“恋爱”、“恋爱”点缀“革命”、“革命 恋爱”的互动。无论何种形态,最终都由叙事过程的内在逻辑导出“大团圆”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黄遵宪的诗人地位是人所周知的,但他的界革命的综合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诗界”,然而,这一点却又往往是被人们所忽略,黄遵宪的大使参赞工作便于他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深入的研究,借鉴别国变法成功之经验,起民众变革现实的欲望,以“诗界革命”为突破口进行思想革命成为黄遵宪人生的主要内容,从本质上说,黄遵宪即是一位觉悟很早,自觉程度很高的启蒙思想家,也是一位“师夷长以制夷”积极尝试者,还是一位兴教育、开民智的主动实施者。他的“诗界革命”几乎包涵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有的进步因子,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化 一次预演。“诗界革命”以及围绕诗界革命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渠道和措施成为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直接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东方道路”在它的开拓和发展的整整一个世纪中,一直存在着理论上和策略上的激烈争论,争论集中到一点: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不断革命”的理论与策略问题,列宁突破了恩格斯所强调的经济发展落后国家,在民主革命后只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结论,在特殊历史条件下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夺取了政权,但是,列宁及以后的继承都因此相继经历了恩格斯所担心的“很大不幸”,历史的经验使东方无产阶级明白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可以也应该夺取政权,但必须记得恩格斯的“重演1793”,完成民主革命的告诚。民主革命的完成是社会主义“东方道路”胜利发展的前提。今天,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某种意义上正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阵地的条件下,进一步完成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从而使“东方道路”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1920年代中后期的革命文学运动中,以“革命 恋爱”为题材的作品曾风行一时,但也遭到了当时及后世批评家的严厉苛责,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无情地打入了“另册”。其实,“革命 恋爱”是有极强的流行潜质的,这不仅因为革命与恋爱的冲突反映了一代知识青年共同的心路历程,而且“革命 恋爱”作品所流溢出的近乎武侠、言情的通俗文学气息,也迎合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口味。这为当时新兴“革命文学”的普泛化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力是劳动者揭示规律和发明利用规律的中介物的能力,体力是由劳动者自身的生物能所形成的机械力。体力具有有限性,脑力具有无限性。生产的发展,科技革命的发展,都是脑力无限性的表现。劳动力的结构是脑力和体力的关系及其比例。随着脑力发明利用体力的中介物的发展,体力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而脑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脑力永远是劳动力一部分,不可能是100%;体力所占的比例再小,也不能是O。这样,脑力在劳动力结构中的不断增长的曲线是一条“S”曲线,而体力在劳动力结构中的不断下降的曲线也是一条“S”曲线。认识劳动力结构变迁的“S”规律,对于引导人们科学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革命学”一直是20世纪欧美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特别是20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革命学”研究在革命的定义、原因、阶段分析、后果以及研究方法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革命往往与腥风血雨相联系,而近两年来独联体国家相继爆发的“颜色革命”似乎赋予了革命温柔的特色。但这种温柔革命的背后则折射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无论什么形式的革命,其深层原因无不是社会政治经济危机的产物;“颜色革命”尽管代表了普通民众渴望民主的善良愿望,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往往被反对派所利用;“颜色革命”的实质是“街头政治”,其背后依然被西方国家所操纵,是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继续;“颜色革命”既未能改变经济贫困、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现状,也难以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独联体国家发生政权更替,西方国家进行渲染,赋予了它一种进步的、现代的、西化的色彩。从大国博弈来看,西方国家介入颜色革命具有明显“去俄罗斯化”意图,从颜色革命背后的民众诉求来看,民众希望国家承担起应有的职责,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西方国家的意图与当事国的民众诉求远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