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把邓小平执政思想置于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中国化长期发展历史的坐标系中进行深度考察和理性研究,从而有助于准确把握政党执政思想发展脉络和深刻揭示政党执政实践经验规律,有助于提高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新形势下继续加强对邓小平执政思想的学理性探究,并从深远广阔的学术视野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执政规律,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科学理解和理性认识,在当前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科技思想发展和技术革命活动的历史证明,其"科学也是生产力"和技术革命的思想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表现了他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准确把握。研究毛泽东对科学技术与技术革命的科学论断和科学分析,及其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考察技术革命等主张,可以得出,毛泽东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个重要基本范畴,是执政的思想理论前提和对执政宗旨与执政使命的总体把握,在整个执政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从学理层面深入探究和准确把握党的执政理念,是丰富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和推进党的执政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有助于科学揭示党的执政规律,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基本涵义、内容构成以及重要特征等基本问题展开了深度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问题的研究值得学术界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执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的科学行动指南,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江泽民执政思想科学体系的丰富内蕴和精神实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近年来,随着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持续深人,江泽民执政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也取得_『大量阶段性的前期研究成果;就相关重要研究成果做一简单回顾及粗略概括,以期初步梳理出研究线索及脉络并对该领域的继续深入研究提出若干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执政规律,是一个政党不断增强执政能力的基本体现,也是一个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只有不断探索执政规律,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目标,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应该说,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迈出了探索执政规律的第一步。毛泽东“两个务必”思想的提出,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首先,“两个务必”开拓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的新境界。第二,“两个务必”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律”怪圈的新途径。第三,“两个务必”体现了党对把握执政规律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对哲学的热情深刻地影响到了他的诗词创作。他融理入诗,其历史观,时空观和方法论等都渗透到了诗词创作当中。研究毛泽东诗词,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研究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深入研究毛泽东关于执政为民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从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根本体现、保障体系等几方面对此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性实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实践为依托,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工业化理论。深化拓展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需坚持大历史观,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工业化实践的整体历史谱系出发对其进行综合把握;需要从学术层面界划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逻辑边界,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把握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丰富理论内涵。深刻把握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时代价值,既是推动中国工业化理论发展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命题,更是新时代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新所提出的重大现实命题,必须把准工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坚持独立自主推进新时代工业化建设,充分弘扬新中国工业精神。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其中,毛泽东执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又是一位深谙中国历史的伟人,因此,毛泽东执政思想的形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谐思想与尚贤思想对毛泽东执政方略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过程中之所以各种观点纷呈,莫衷一是,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用辩证思维方法对毛泽东教育思想内在矛盾性的科学把握。毛泽东教育思想具有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的双重矛盾具有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内在矛盾,具有人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这些矛盾是教育活动一系列客观矛盾的反映。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就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教育思想,坚持、发展、完善毛泽东教育思想。以利于跨世纪有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科学地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本文就江泽民继承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法治理论;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依法治国的指导方针等命题进行法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调查研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调查研究思想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一方面是毛泽东同志自身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来研究中国问题的成果;另一方面它也是毛泽东同志与党内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斗争的结果。现在我们通过对调查研究思想的研究对我们党和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高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思想文化发展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由于肩负的历史使命相同,也由于孙中山思想包含了丰富的民主性的精华,因此,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须借鉴孙中山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对孙中山思想在各个方面进行“扬弃”的结晶,这种“扬弃”具有批评、改造和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以及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毛泽东文化领导权系统思想的基础奠定时期,延安的"文化革命"象征意义非同一般。总体说来,毛泽东延安时期文化领导权思想具备五点特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出发,建构一种革命的意识形态;以战略发展的高度,建设文化领导权理论;以《讲话》为文化思想纲领,形成奠定国家秩序的文本;通过知识分子改造,实现知识分子的有机化;以积极争取和批评教育为手段,获得文化领导权的"同意"。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法律思想是其政治智慧的具体表现,与其哲学观紧密相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内在的有机体系。法律本质的人民性、法律适用的灵活性、法律运行的民主性、法律价值的平等性构成了其思想整体的内在逻辑。反思其中的经验和智慧,对于深化当前法治建设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群众路线是由伟大的民族领袖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它也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中的一项重要根本思想,群众路线思想无论是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还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它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发展不仅具有传统的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的发展意义。本文主要是对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内涵、起源、特点、及其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价值作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重要的历史任务,集中起来就是发展问题,发展成为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全部活动的主旋律。重视发展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因而,系统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演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多方面、多角度论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脉络、基本内涵和形成条件。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和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充分肯定;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创新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的坚持和发展;对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以及其它基本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20.
作为毛泽东思想主要载体的《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留给中国人民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不仅是根据地出版界的一大成果,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传播毛泽东思想的一大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毛泽东选集》的出版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