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情感问题,已普遍引起人们重视。教学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学生能否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的心理条件,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情感问题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的条件与因素的研究,内容是极其丰富和广泛的。本文仅就教学中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的有关“逆反心理”的问题进行探讨。逆反心理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什么是逆反心理?从其心理发生看,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阈限,使个体感官饱和后产  相似文献   

2.
要研究当代中学生语文学习中逆反心理现象的形成原因,首先要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身情绪,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品质。对于学生逆反心理的矫正,必须从语文学习的心理规律和语文教学的学科规律出发。  相似文献   

3.
卢庆娟 《广西教育》2010,(28):35-35
逆反心理是一种违背常规的定势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反映主体"你要这样我偏那样"的逆向反应的抵触情绪。学生一旦出现了逆反心理,就会对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和信心,既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重视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怎样根据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进行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均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而且中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会出现很多不良的思想,其中尤其是以逆反心理较为突出,对学生的身心和健康的成长有着诸多的不良影响以及负面效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对初中生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上也要正确地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可以以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成长和学习。就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疏导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发生冲突时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态。中学生处于一个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逆反心理会表现得较为突出。逆反心理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学生的逆反心理需要得到疏通。而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是根据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特点来探求如何利用语文教学疏导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6.
1 引 言 在体育教学中,认知的进行、技术的掌握、技能的提高、素质的发展、个性和心理的完善,都是在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中潜移默化完成的,而逆反心理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的拓展,以及自身需求的增加,初中生对学习的兴趣、深广度也随之增加.可我们也看到,初中生容易滋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中,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较为普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中,若不认真对待,听之任之,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 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可知: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及行为变化快,存在诸多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如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等,其中逆反心理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有些学生专门跟教师“作对”,比如练习动作时,教师要求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出现错误时,教师对他提出批评,他却不但不听,还与教师顶嘴,令教师十分头疼。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逆反心理”,它是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的一种与一般人相反情绪体验的心理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如粜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就会对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消除不利因素,防止这种消极心理反应的发生。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由于  相似文献   

9.
王艳丽 《小学生》2012,(11):72-72
小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影响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能否正确处理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下面,我将着重谈一谈逆反心理的处理,以期对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一、谈逆反心理及其产生逆反心理也就是抗拒心理,是指人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与某些人的言行和主观愿望相反的感觉,是反抗别人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如在小学,我们常常看到个别学生"不受管教"、"不听话",常与教师"对着干",老师要求这样做,他偏偏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摘     
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起因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和周围的同学都会产生一种厌烦和对立的心理体验,一般在行动上表现为不认真学习。长期处于逆反心理状态的学生,会缺乏兴趣与友爱的感情。教学活动中引起逆反心理的原因概括起来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种。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有:第一,教学内容难度太大,超过学生的认识能力;或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费力气就能完  相似文献   

11.
在一部分中学生中,存在着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学生生理心理均发育不成熟而导致的心理原因,二是客观原因,包括教材教法方面的问题,也包括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影响。要将学生的逆反心理调节过来,应从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正确解析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优化教学环境、完善教师形象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浅谈心理学知识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学生的重情心理、个性差异、好新心理、求真心理、逆反心理、乐行心理、求知需要七个方面,探讨了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大学生在"两课"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于学习的消极心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逆反心理。为了提高我院"两课"教学效果,本文剖析了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即荣辱观的心理机制,而社会环境、"两课"教学本身及大学生自身等三个方面是"两课"教学未能深入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而逆反心理的原因,最后从荣辱观视域下提出了克服"两课"教学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思考。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更好的发挥"两课"课堂意识形态教育功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时常表现出逆反心理,即与学校或教师的要求反其道而行之。这种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逆反心理状态以及进行有效的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苏科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我省已全面推行实施,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农村初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现象仍较为普遍,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极不合拍.初中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逆反心理呢?初中物理教师又应该如何有效地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呢?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谈一些体会.一、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根据心理学知识,影响心理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中专学生违纪心理因素主要是:自傲心理;攀比炫耀心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教育疏导方法:鼓励学生善于自控;学会合作,共同进步;超越自卑心理;避免逆反心理;克服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走上正轨,关心全体学生,尤其对差等生更是研究心理,付出爱心,使他们改掉陋习,真挚的爱足以弥补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8.
讨论,是实施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教学目的实现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好形式.讨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克服从众心理、随意心理、逆反心理、回避心理四种心理障碍,这样讨论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消除学生逆反心理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反心理是学生对教育者的“反抗”心理,它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逆反心理会影响学生接受正确的教育,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是教育工作的一大障碍。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 1.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生硬,方法不对,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教师的批评不符合实际,或把学生说的一无是处,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教师在不以身作则时批评学生,学生就会不服气,因而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20.
在技巧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与教师对着干的情况,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后,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呢? 1.了解学生心理。作为教师应认识到,不同的学生尽管其表现形式和表现程度有差异,但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是正常现象,这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然过程。教师应认真观察,分析他们的心理行为变化,积极思考,帮助学生真正走向成熟。 2.因才施教。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如不当众批评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而是采取个别交换意见的办法,并就小事不过份追究,不使学生的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