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信摇电视的商业模式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复合型模式。它以“红包”为切入点,利用微信的社交功能、第三方支付功能和电商功能打通了电视内容观看、互动、广告、销售等整个产业链。在此过程中将电视的受众转化为用户并将用户数据沉淀下来,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电视内容、提高广告回报率,实现电视相关商品、视频内容的O2O业务,颠覆了传统的“二次售卖”商业模式,转而升级为电视+社交+电商(广告商)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湖北卫视启动了电视互动模式"微信摇一摇"。观众在收看湖北卫视真人秀节目的同时,只要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点击摇一摇功能,进入歌曲就可以实时识别出正在收看的节目。还可以"摇"出各种页面,参与节目互动,更可将各种互动页面、节目信息等分享至朋友圈。  相似文献   

3.
曾祥敏 《青年记者》2015,(10):69-70
农历羊年除夕刚过,尽管央视春晚和各大卫视春晚依然卯足了劲儿力争影响力和收视率,尽管央视春晚单个节目第二日仍然能成为谈资,但真正能够成为现象级的“现象”被新媒体抢足了风头。“微信送红包”无疑是今春开年红得发紫的活动,它不仅成为传统媒体增强与用户互动的手段,更在除夕夜替代各地禁放的烟花爆竹而成为朋友圈拜年社交的重要活动。有关数据表明,除夕夜当晚春晚摇红包总共摇出5亿元,用户收发红包10.1亿次。1之所以提到这个热点现象,乃因它反映了当前传媒业发展纷繁复杂的万象中几个最本质的重点:用户为中心、互  相似文献   

4.
数字     
《传媒》2015,(5):7
110亿"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坐你对面,你却在抢红包。"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红包大战而发生了一些变化。2月25日,掀起这轮轰轰烈烈大战的两位主角微信和支付宝分别发布数据:春节期间微信红包收发总量为32.7亿次,"春晚摇一摇"互动总量超过110亿次,截至大年初三支付宝红包总参与人数(除  相似文献   

5.
羊年央视春节晚会是电视观众的一场视觉盛宴,其中微信“摇一摇”功能的应用吸引了广大电视人的关注,为电视媒体和观众的互动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考。本文深入研究了电视“摇一摇”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对电视和微信的作用,探究其对电视媒体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15年3月12日,"实体企业应用次平台——汇则成新闻发布会"于北京中航泊悦酒店举行。发布会聚焦国内知名实体企业及权威媒体。完美支撑春节活动的微信礼券营销利器"汇则成"横空出世。微信"春晚摇红包","初一摇礼券",随视传媒帮实体企业跻入快车道羊年春节,微信通过"摇一摇"的趣味互动陪伴全国人民度过了一个喜庆祥和的节目。回顾一组庞大的数据:整个春节,全球32.7亿次收发红包;  相似文献   

7.
微信红包开发者在"中国网络情人节"这一天针对中国受众做出了提高单个微信红包交易额的举动,原本的200元上限在这一天提升为520元,这是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一种主动式自我成长.本文将围绕微信红包开发者的这一举动,研究微信红包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循环互动方式及沟通机制,并探讨该机制的完善对社交媒体进行自我发展的意义.关于微信红包的大多数传播学方向的研究都将重点放在了微信红包的出现对人际建构的影响或微信红包本身的传播动力,而本文将聚焦于微信红包开发者与微信红包用户间的互动上.  相似文献   

8.
李丽 《传媒》2015,(14):39-40
2004年,音乐选秀类节目在中国诞生,10多年来,中国出现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不同类型的节目.纵观现阶段,音乐选秀类节目相对饱和.2014年10月31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正在听》,11期的节目收视率和场外支持率一路飙升,最终在2014年12月30日收官,根据央视后台实时统计,决赛当晚通过微信“摇一摇”参与节目互动的人次突破800万,11期节目总计互动达5950万次,创当时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最高互动量.《中国正在听》在众多音乐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广大受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及时性聊天工具.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拓展,成为了继微博之后整个新媒介领域又一次文化传播热潮.微信的实际功能显著,不仅是重要的聊天工具,而且在当今社会发挥出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比如在维系社会关系、加深人际交往方面,比如在放松身心、体验娱乐休闲方面,比如在把握时代机遇、发挥商业价值方面,微信无处不在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人际交往和信息传递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朋友圈功能对微博造成的极大冲击;微信红包的火爆引发的微信绑定银行卡热潮;微信"摇一摇"的多平台互动以及微店和代购等消费服务高速发展.微信在吸引用户以及加强用户粘性方面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赋予了电视新的传播方式和互动模式,弹幕、扫码、摇一摇、互动APP……电视媒体的诸多创新举措彰显了其构建电视社交生态的努力. 发展脉络 “互动带来的信息共享、群体认同、文化整合和整体利益最大化,是媒介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别.”①电电视社交互动经历了从传统媒体时代的有限互动、互联网时代的延时互动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实时互动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发展模式成为传统媒体创新性发展的新趋势,摇电视就是将电视与微信紧密结合,在多屏时代到来时,为电视媒体带来第二春。本文立足于对摇电视的认识,从摇电视看跨屏互动对电视节目的影响,以更好地推进电视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微信红包已渗入用户的日常生活,在继承传统红包功能的基础上又衍生出许多新功能,微信红包正向着普遍化、常规化的方向发展. 微信红包功能的继承与创新 1.微信红包对传统红包功能的沿袭.第一,社交功能.传统意义上的红包有三种:一是长辈为表达对晚辈的关爱之情而赠予的红包,二是家族不同分支已婚长辈间的礼尚往来,三是在婚嫁喜事中亲朋好友赠送的贺礼.不论是哪一种红包,都是作为“礼”在人们之间传递,属于一种重要的社交工具.微信红包在微信强关系链的基础上继承了传统红包的社交功能.  相似文献   

13.
徐蕾 《新闻通讯》2014,(4):53-55
《对话苏州》是2011年4月,由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创办的一档月播电视问政节目(同时也实现了网络全程视频直播以及纸媒、微博、微信实时互动等多媒体联动)。每期节目邀请一位苏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其分管领域,结合民生热点与百姓“零距离”交流,通过媒体平台搭建官民沟通桥梁,探索实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相似文献   

14.
新闻直通车     
体验“私人电视”南京互动电视将全面推出【10月8日现代快报】近日,记者获悉,南京广电网络公司投资近3亿元、通过半年试点的有线数字电视互动电视业务即将全面推出。目前已经完成了主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升级改造工程,可以满足40000用户同时使用,令其率先体验“我点你播”的“私人电视”。南京互动电视片库中储存有数万小时的视频节目,用户可以在片库中自由检索点播,即点即播。节目录制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同时录制和存储多个节目,并提供节目录制菜单,在菜单中清晰地显示出系统已经录制和即将录制的节目名称及相关信息。时延新闻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杨玉枝 《青年记者》2016,(15):72-72
2016年除夕,腾讯再次强势出击,推出了“照片红包+拜年红包+普通红包+群红包”模式,参与人数多达4.2亿人,产生了80.8亿个红包,2900万张红包照片传递在朋友圈中。可见,微信在市场运作以及传统文化重新构建方面的能力不可小觑。我们仅从传播的传递观视角来解析微信已经远远不够。微信不仅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构建了一种新秩序。美国媒介批评家詹姆斯·W.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思想为传播学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目前对于微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效果研究和功能主义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切实的学术成就,但研究不够全面。笔者运用凯瑞的传播仪式观理论解析微信,并通过分析微信对日常观念的重新构建来探讨微信构建的仪式共享新秩序,希望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独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李颖 《青年记者》2016,(8):73-74
根据腾讯公布的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日活跃用户达5.49亿,覆盖200多个国家,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 微信已不单是一款手机应用软件,它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微信传播的健康养生信息尤受关注,例如“连吃三天大白菜可以防宿便”“放一颗洋葱在房间内可预防感冒”“滴血救命有三法”等,一经发布就引起大量点击和转发.  相似文献   

17.
马年春节以来,微信红包引领了"全民抢红包"的热潮,一部分微信用户通过发红包的方式给亲朋好友送去节日的祝福,还有一部分微信用户在各种群里抢红包玩得不亦乐乎,不仅增强了节日的氛围也加强了朋友之间的联系。在笔者看来,微信红包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活动,符合当代国人的需求,其便捷的操作性、趣味性以及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感情是微信红包得以流行并大获成功的原因。本文以传统红包和微信红包的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微信红包的特征,探析了其在人际关系交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办好电视专栏节目的手段之一是设节目主持人。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的电视已由播音员串联节目到播音员参与节目,进而主持人负责节目,初步定上了一条电视主持人节目的新路子。本文试就这一演变轨迹及其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主持人节目的发展趋势电视的普及,推动了电视专栏节目的发展。迄今专栏节目与新闻和文艺(包括电视剧等),形成了电视节目三足鼎立之势。有位电视台的老新闻工作者,把电视新闻节目比作“头”,把文艺节目比作“尾”,而把电视专栏节目比作“身”。且不论这个比喻是否妥当,但它的确说明了电视专栏节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变化,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电视媒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转型,实现媒介融合,是所有电视媒体人寻求突围之路时要思考的难题。"微信摇电视"的出现,将电视终端与移动终端巧妙地连接起来,让观众变成用户,让用户与媒体的交互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卢扬 《中国广播》2014,(8):104-104
社交电视与社交网络的概念都舶来于西方社会,在中国迅猛发展。几年前国内就出现了蜗牛、电视猫等以导视、看视频为核心的社交电视。目前,第一批社交电视运营商已被有电视台背景的运营商取代。如湖南卫视打造的以游戏社区互动为核心的“呼啦”,北京电视台打造的以广告游戏互动为核心的“摇乐摇”等。而真正以即时互动为功能核心,通过实时互动和热议,实现陌生群体由于同种兴趣爱好、话题、相同价值观进行移动互联网络频繁互动交流的半熟社交概念的社交电视,则仅有央视的CCTV微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