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阳民间舞蹈受荆楚文化、淮河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舞蹈种类多样,在长久的舞蹈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间风格。自2007年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以来,信阳民间舞蹈非遗保护工作立足长远,稳步发展。但由于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日趋深化、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薄弱、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等现象的显现,如今信阳民间舞蹈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聚焦信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舞蹈,依托文化生态的建设、数字化平台的利用等静态保护方式,结合民间传承、艺人传承、教育传承等动态传承途径,完善信阳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体系,进而推进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生命力的延续。  相似文献   

2.
陈雪飞 《职业圈》2007,(17):103-104
两宋时期,由于城镇数量的增加和扩大,人口大批流向城市.不再由宫廷奉养的专业歌舞艺人与农村优秀艺人开辟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勾栏.民间舞蹈作为"京瓦伎艺"进入城市勾栏演出,深受市民欢迎.文章依据文献资料对勾栏记载,分析、探讨、推测宋代勾栏的形态和特性.初步认为民间舞蹈第一次走入剧场应该从宋代的勾栏演出开始,勾栏是中国民间舞蹈商业化运作的剧场雏形.目前舞蹈理论界对舞蹈剧场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两宋时期勾栏进行探讨,有助于了解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舞蹈演出的声学效果,从而确立勾栏演出在民间舞蹈市场化演出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必须要与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相适应.文章介绍了遵义县民间舞蹈的种类及特点,分析了遵义县民间舞蹈的现状,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雪飞 《职业圈》2007,(9S):103-104
两宋时期,由于城镇数量的增加和扩大,人口大批流向城市。不再由宫延奉养的专业歌舞艺人与农村优秀艺人开辟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勾栏。民间舞蹈作为“京瓦伎艺”进入城市勾栏演出,深受市民欢迎。文章依据文献资料对勾栏记载,分析、探讨、推测宋代勾栏的形态和特性。初步认为民间舞蹈第一次走入剧场应该从宋代的勾栏演出开始.勾栏是中国民间舞蹈商业化运作的剧场雏形。目前舞蹈理论界对舞蹈剧场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两宋时期勾栏进行探讨,有助于了解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舞蹈演出的声学效果,从而确立勾栏演出在民间舞蹈市场化演出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古代民族根据当时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创作的,不同程度地积淀着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民间舞蹈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在传承过程中具有三个显著的特性,即群体性、民俗性和人类文化性.民间舞创作应该拥有多元并举的局面,在"传统"与"现代"这个永恒的话题中写下当代"中国民阃舞创作",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羌姆"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密宗仪轨和艺术形式,是藏区苯教祭祀巫舞、藏族民间舞蹈和印度金刚舞结合而成生的一种宗教艺术形式.文章探讨了藏传佛教羌姆的起源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陈星 《文化学刊》2008,(2):112-117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匈牙利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一生创作了75首艺术歌曲,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一些著名诗人的诗作,内容以描绘爱情为主。他在钢琴音乐写作、钢琴演奏技巧方面惊人的创造力彰显于他的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中。李斯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本文选取李斯特极富代表性的艺术歌曲《罗雷莱》,论述了其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奏的具体音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大势所趋.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成果,改变以往舞蹈教育方式相对滞后的局面,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和结构,是实现舞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把握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学定位,突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舞蹈师资和舞蹈人才,是社会对舞蹈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民族民间舞蹈都有其特有的风格特征,要了解各种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应根据其地域的划分从其文化类型入手;再从"时间"、 "空间"、 "人"三个要素来区别其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舞蹈艺术构思是编导在创作舞蹈作品时,所进行的舞蹈思维活动,它包括选取和提练题材,酝酿和确定主题,塑造人物形象和考虚整个舞蹈结构的布局安排,探索和寻求舞蹈艺术最适当的表现形式,从而达到完美的统一,舞蹈艺术构思是舞蹈的创作基础,一个舞蹈究竟要  相似文献   

11.
舞蹈讲节奏感,它必须凭借人的形体运动和动作组合来体现,所以又具形体美感。然而,作为舞蹈艺术,尤其重要的则是形体运动在节奏中韵化了的动律美感。动律美感与形体美感在韵化中的节奏组合又是舞蹈艺术的精髓。所以,没有节奏,也就没有舞蹈。 舞蹈动作必须在节奏的延续中进行,它既要依附于节奏去发展动作,还要在乐感中巧妙地去韵化动作——使动作韵律化。所以音乐,又是舞蹈艺术不可缺少的“骨肉之亲”。一般的说,静止的形体是产生不了舞蹈的。但舞蹈并不排斥形体动律行性中的短暂静止形体。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形体静止,只是系  相似文献   

12.
欢快喜庆的唢呐声,把观众的视线引到了沃野万里的淮北 大平原,描龙绣凤的大红花轿,把人们的欢笑带进了敦厚朴实的农家村落。“新娘坐轿,新郎扶轿,抬轿的二个小伙调皮爱闹,一路上紧走慢跑,逗的新娘直害臊,急的新郎直跳。”安徽民间舞蹈《双回门》是一幅鲜活的淮河两岸人们生活习俗的美丽画卷。 安徽民间舞蹈《双回门》是安徽省歌舞团(当时名为安徽省歌剧团)在建团之初的1956年创作出的。近五十年的艺术打磨,干余场的演出实践,尽管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道具轿杆换了一副又一副,但到今仍常演不衰,已成为安徽省歌舞团的舞蹈保留节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立足当代舞蹈教育观念及美育思想,剖析目前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同时,结合舞蹈身体文化理念与高校通识教育观念,把舞蹈艺术审美的开发与创新性的培养统一到舞蹈课堂教学中,从而对观念革新展开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戏曲艺术,综合了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歌唱和舞蹈。戏曲艺术把戏剧的写实内容和歌唱、舞蹈的形式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戏曲作为戏剧艺术的一种,它是再现艺术,但同时表现的因素也十分突出。戏曲艺术不但要忠实地再现生活,而且要在舞台形象中表现艺术家的情感,戏曲艺术是再现中有表现。戏曲艺术不完全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艺术形式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民族艺术经受重大考验。作为满族艺术精华的集中体现,满族萨满教舞蹈需要艺术家的积极整理和保护。探索满族舞蹈当中蕴藏的深厚宗教元素,是延续传统艺术生命力的必由之路。本文试图从舞蹈形态与意境呈现的双重角度,分析满族萨满教舞蹈所蕴含的宗教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6.
音乐和舞蹈是人们对内在生命状态的重要表现形式。音乐与舞蹈的产生跟人类的进化密切相关,是人们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同时音乐与舞蹈相互影响,当音乐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某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中时,表现为互相渗透和互相阐释的关系。音乐被喻为舞蹈的灵魂,好的音乐不仅能够激发舞蹈编导的创作灵感,而且能够激发舞者的创造力。舞蹈是融听觉和视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音乐内在情感的外化载体,舞蹈展现的过程离不开音乐的烘托,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能歌善舞的演员越来越多,载歌载舞的节目也越来越多,一些“歌伴舞”、“舞伴歌”的艺术形式更多地出现在舞台表演节目里,出现在群众性和艺术活动之中,这也许就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代人民群众的需要。 舞蹈和音乐同为表情艺术,在感情的表达方面,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关联的地方。音乐家吴祖强曾指出:“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它们的这种结合  相似文献   

18.
尼玛 《职业圈》2008,(26):233-234
“羌姆”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密宗仪轨和艺术形式,是藏区苯教祭祀巫舞、藏族民间舞蹈和印度金刚舞结合而成生的一种宗教艺术形式。文章探讨了藏传佛教羌姆的起源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艾茵  韩露 《文化学刊》2015,(4):102-104
极具特色的"赛乃姆"是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刚柔并济、善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热情奔放、细腻深情的舞蹈风格,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本文旨在感悟"赛乃姆"舞蹈动作的要领、情感表现、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探究整个新疆舞蹈的艺术特征、审美取向以及民族民风。  相似文献   

20.
豫南民间舞蹈是豫南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反映了豫南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豫南民间舞蹈受地理位置及特殊人文环境影响,兼具南方的优美、秀丽,以及北方的刚健和粗犷,充满浓浓的农耕气息,且风格较为欢快,是大别山人民抒发情感和赞美劳动的直接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