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文化对法律制度具有隐形的穿透性,对包括商法在内的部门法律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商法的解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笔者从商法解释与商法基本原则之间的矛盾点出发,以法律文化为基础,提出"商法解释关联度"这一全新的程度性概念,并试用此概念对矛盾点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2.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谊会主编的《台湾同胞抗日50年纪实》一书,最近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说:“我们寄希望于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台湾同胞。”这本书所表现的正是台湾同胞的光荣爱国主义传统。台湾同胞的光荣爱国主义传统,集中表现在长达50年的抗日斗争之中。书中记述的是,在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以后,台湾沦为日本殖  相似文献   

3.
《文化学刊》2008,(3):137-137
刘集林在《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撰文指出,出国留学于晚清政府而言,是一项全新的现代性的教育事业,晚清的留学教育在摸索中曲折发展,在出国留学的词汇  相似文献   

4.
言论集纳     
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在2019年3月8日《环球时报》发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通"三统"》一文中认为:所谓国际自由秩序其实是"美国治下的和平",包括三大支柱:一是联合国体系,中国是其中一部分,美国在"退群"和反多边主义,中国则在捍卫。二是亚太地区的"辐辏"体系,即以美日、美韩、美澳、美菲、美泰双边同盟为辐,以美国霸权  相似文献   

5.
沉默的螺旋理论解释"民意"1974年诺埃勒-诺依曼在《传播学刊》发表了一篇论文叫"沉默的螺旋",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这是一个著名的大众传播学理  相似文献   

6.
河西 《文化学刊》2008,(5):22-23
季羡林先生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书中收录了《中国的民族性:"思想包袱"与文化"危机"》一文,文中说:"听说王元化先生主张彻底批判旧文化,我是赞成的。"熟悉王元化著作思想,并且了解王元化与熊十力关系的读者大概都不会相信王元化有过这样的主张,恐怕季先生的记忆终究是不确的罢。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穷人算是穷到了家.他们宁愿位列一支穷人的队伍之首做一辈子穷人,也不愿跑到一支富人的队伍之尾去做一会儿富人."去年10月间到中国讲犹太商法的这个日本学者的观点很有意思.这个学者名叫手岛佑郎.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08,(3):141-141
李钧在2008年1月17日《中国教育报》第7版《十字街头中国学术如何整合与重建》一文中指出:"有学问的思想"与"有思想的学问"都是现代学统的组成部分。它不保  相似文献   

9.
2014年对于《聊斋志异》英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着宋贤德(Sidney L.Sondergard)推出第6卷《聊斋志异》英译本,《聊斋志异》英译无全译的遗憾成为了历史。文章拟从三个方面对这一译界盛事进行介评:首先简单介绍宋贤德及其《聊斋志异》英译本;然后论述该译本在《聊斋志异》英译史上的重要意义;最后分析该译本的"异化"特色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交流     
《文化博览》2006年第一期,《电视剧里的民族希望》一文,浏览一番后,不禁生出诸多疑问。该篇文章是作者观看《大宅门》及《大长今》后的感受。作者引用那句经典台词:"你看那边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表达了他对《大宅门》剧中充斥着所谓"恐怖"、"仇恨"的异议。文中这样写着:"用那句台词对付日本人,我们似乎不便说什么,但是他(主人公)能这样对付敌人,就不能这样对待亲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日报》是境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英文报纸,也是国际受众解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涉外项目,是媒体对外传播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中国日报》2013年至2019年"一带一路"报道为样本,探讨媒体参与国家战略传播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言论集纳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孟威在2015年2月17日《辽宁日报》刊发的《传播好凸显中国话语体系的声音》一文中认为:要注重以效果为导向建立中国话语体系,处理好"讲道理"和"讲故事""自己讲"和"别人讲""大声讲"和"柔声讲"的关系,既  相似文献   

13.
海外书情     
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2018年3月出版作者邹磊(Zou Lei)是上海市委党校讲师,目前已出版了多部解读"一带一路"倡议的图书,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宗教与中国对外战略》等,并主持了多项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课题,还承担中央电视台多部大型文献纪录片的撰稿工作。该书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  相似文献   

14.
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脍炙人口的《诗经》开篇之作《关雎》中的优美诗句。悠悠的一曲雎鸠和鸣,成了千古绝唱,以喻男女和谐的美满爱情。雎鸠对爱情的执著、忠贞不渝,成为理想伴侣的象征。《易林·晋之同人》日:"贞鸟雎鸠,执一无尤。"《诗经通义》说"关关雎鸠"时,认为"雌雄情意专一"、"尤笃于伉俪之情"。总之,雎鸠是贞鸟,成了  相似文献   

15.
言论集纳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许利平在2020年3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抗击疫情》一文中认为: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相似文献   

16.
一千六百年前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给世人留下了两大遗产:一个是世代传颂的不朽文字《兰亭序》;一个是千古流芳的绝世佳酿"绍兴酒".当今天的我们以朝圣的心境走进兰亭,走进王右军先生的府第,我们似乎还能够闻到那股不绝如缕的墨韵酒香. 这缕穿越时空踏歌而来的悠远酒香远不止一千六百年.早在六千至七千年前,当美索不达米亚的人们啜饮大麦...  相似文献   

17.
《诗经.豳风.七月》之"七月流火",古今注疏均作大火星西下,天气渐寒。其实细考原文,这种解释未必正确。《豳风.七月》是一首反映周时周地周人农事的诗篇,所以"七月"并非夏历七月,而是周历七月,相当于夏历五月。这个季节正是天气炎热,不当转凉。《诗经》中有以星象表示时间的诗句,如"三星在户"、"月离于毕"等,既以星象表示时间,则不再缀以表时间的词语。而"七月流火"中既有"七月"明确表示时间,"流火"就不可能再是表时间的星象。查《诗经》中所用之"火"均不作星宿解,"流火"并非星象,而是指天气。况且《七月》一诗中,月份后所属者皆是农事、物候、节令和天气,没有属星象者,"七月流火"自不能例外。正如"九月肃霜"指凉爽的天气一样,"七月流火"应视为炎热天气为宜。  相似文献   

18.
《乐记》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在战国时期的一部音乐理论著作。他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对于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理论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在儒家的哲学思想中,音乐从来就不单纯是一种娱乐的方式,《周礼》中就有这样的话:"以乐礼教和,则乐不乖。"又曰:"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中国古代很早就发展了音乐对于人的性情有控制作用和对民众的道德修养有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将以下跨国界文学现象排列在一起,从中探究文学与时代、与社会、与人心即人性之关系,寻找文学在后文化时代亦即娱乐时代或许还有一点儿意义,这是我十几年前就开始思考的事情:在俄国,1862年屠格涅夫发表了代表作《父与子》,1863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发表了《怎么办》,《怎么办》还是铁窗文学成果。在中国,二十几年后梁启超发表论文,呼吁当时的文学人士以小说育"新民"。1911年12月及之后的10年———陈独秀著文疾呼,1911年以前出生之国人当死,1911年以后  相似文献   

20.
汉乐府旧题《饮马长城窟行》是研究汉代文学作品中"长城意识"演变的典型文本。旧时多以《乐府诗集》中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一诗为其乐府古辞,但此说疑点颇多,存在较大问题。从诗文内容、用词用句、整体风格等角度来分析,结合汉代"长城意识"的演变过程与规律,发现:这一题目的乐府古辞并非是《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而传为汉末陈琳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才是这一乐府旧题的真正本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