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实验室制取氢气仍沿用16世纪人们发现氢气的方法一一稀硫酸和某些金属反应。镁、锌、铁等金属都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但由于镁与酸反应太快.铁与酸反应又太慢而锌与酸反应速率正适合实验室条件下制取氢气。另外一方面,因为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氢气易混入氯化氢气体而不纯净.因此,实验室制取氢气多是选用锌和稀硫酸反应。  相似文献   

2.
酯化反应是高中有机化学里的一类重要反应,其中乙酸和乙醇作用生成乙酸乙酯则是这类反应的典型代表.按现行教材上进行乙酸乙酯制取的演示实验,存在着以下不足:其一是浓硫酸用量过大.浓硫酸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一般用量在反应物的10%左右,过多的浓硫酸不仅对酯化反应的速度增加不大,反而易产生一些副反应;其二,反应的温度不易控制.酯化反应的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超过120℃以上时,则易发生乙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生成乙醚;温度太低酯化反应的速度太慢,满足不了演示实验的要求.鉴于现行教材上乙酸乙酯制取的演示…  相似文献   

3.
多孔阳极氧化铝由于其在制备纳米结构材料方面的重要应用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多孔阳极氧化铝多孔层的膜胞以六角形紧密堆积排列,每个膜胞中心都有一个纳米级的微孔,孔径大小和孔间距可以通过制备条件加以控制.文章综述了多孔阳极氧化铝的结构、合成、形成机理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邵建 《中学理科》2005,(4):66-66
有关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判断题是中学化学的热点、考点.笔者认为,只要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的“效率”高低的规律,经过一定量的训练,就能达到看完题目结果就出来的快速解题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反应,这是因为影响物质氧化还原性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物质本身的价态结构之外,还与外界的温度、介质的酸碱性等有密切的关系,不像酸和碱参加反应就一定生成盐和水那样简单,只有在全面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对氧化还原反应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利用胶原海绵膜构建人工真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胶原海绵膜构建人工真皮的可行性.方法:从大鼠鼠尾肌腱中提取胶原.胶原和6-硫酸软骨素冷冻干燥,重度脱水及戊二醛交联后制得胶原海绵膜.将其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埋藏在Balb/c小鼠皮下,术后定期取出观察组织学变化.将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该支架上.结果:构建的支架孔径均匀,孔径在50~100um.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逐渐降解.成纤维细胞于其上生长良好.结论:该支架适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可作为组织工程皮肤的支架.  相似文献   

7.
一、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特例,特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同时放出热量.其实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除此之外,还有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这些都不属于中和反应.  相似文献   

8.
固体超强酸S2O2-8/ZrO2-TiO2催化合成乙二酸二丁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8^2-/ZrO2-TiO2用于合成乙二酸二丁酯,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催化剂焙烧温度、用量、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带水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S2O8^2-/ZrO2-TiO2是合成乙二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在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乙二酸为0.2mol时,酸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4,反应温度为130~135℃,反应时间为90min,催化剂用量为2.0g的优化条件下,乙二酸二丁酯的酯化率达95%.  相似文献   

9.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硝酸与金属反应时,随反应温度,硝酸浓度和金属活泼性的不同,还原产物也不同,可能是NO2、NO、N2O、N2、NH4^+等.在中学教材中,以Cu为例,Cu与浓HYO3反应生成NO2,与稀HYO3反应生成NO.  相似文献   

10.
MnO2在浓硫酸介质中不但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发生了生成HMnO4和SO2气体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静电纺丝工艺对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以DMF为溶剂,并配制质量分数为28%的P (MA-AA )纺丝液,调节纺丝电压、纺丝速率和接受距离分别制备纳米纤维,并借助扫描电镜(SEM )观察制备的纳米纤维形貌。结果表明:在选定的纺丝工艺参数中,纺丝电压对纤维的形貌和直径影响较大,而纺丝速率和接受距离对纤维的形貌和直径影响相对较小;在纺丝电压为17kV,纺丝速率为0.2~0.3mL/h,接受距离为15cm时,纺丝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疏水蛋白是由丝状真菌分泌的具有特殊性质的蛋白质,在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显著的物理特性即能够在亲水-疏水界面通过自组装形成具有两亲性的薄膜使其拥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有关疏水蛋白自组装方面的研究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用于织物表面处理常压低温等离子体电源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根据纺织物表面处理工艺要求,高压电源采用前级PWM控制Buck电路DC/DC变换,后级H桥逆变经变压器升压结构产生稳定、均匀、柔和的低温等离子体。自动调节以计算机为控制单元,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自动控制,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实际应用等离子体高频高压电源在纺织材料中的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提高了电源效率的同时,快速有效地抑制浪涌电压和峰值电流,改善了纺织材料表面处理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微波加热再生沥青路面时的热电效率和再生温度分布的均匀性,设计了一种波导激励腔,并应用于微波加热器的结构设计.运用波导传输线理论,确定了激励腔的结构尺寸.采用IE3D分别对磁控管探头(天线)与短路板间距、不同喇叭长度和口面尺寸、不同沥青混合料介电性能和加热腔口面与沥青路面不同距离4种情况进行了电磁仿真.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氢酶能够催化植物光呼吸、线粒体电子传递及脂肪酸β-氧化等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生成氧气,从而消除其对植物细胞产生的危害.本研究采用钼酸铵法,以绿豆真叶过氧化氢酶粗提液为研究对象,用交变电场处理,研究过氧化氢酶在不同电场下的活性.实验过程中分别选用不同电场频率、不同峰值电压以及不同的电场处理时间。研究其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处理过氧化氢酶能构不同程度的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且在频率为5MHz,电压为600mV,处理时间为5min条件下酶活性达到理想值,酶活为1.99mmol/(min·g).  相似文献   

16.
Catmull-Clark细分曲面能量精确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精确计算包含奇异顶点的Catmull-Clark细分曲面能量的方法.通过把Catmull-Clark细分曲面片转化成双3次B样条曲面片,导出了任意拓扑结构的细分曲面完整的能量计算公式.该方法不需要对细分曲面进行递归细分,就能计算出细分曲面的膜能量和薄板能量,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细分曲面的能量.曲面光顺实例表明,用该方法计算细分曲面能量高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在对称双阳极室电解槽中,以草酸水溶液为阴极液,乙二醛与盐酸为阳极液,电解后在阴阳极两室内可同时得到乙醛酸.研究表明:时空产率、电流效率等技术指标较单阳极室成对法高.  相似文献   

18.
质膜对物质的通透性由膜和物质本身的属性来决定,脂溶性和分子直径不同的物质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跨膜转运。本文综述了特跨膜转运的几种机制及春最新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结合buck变换器电路的内部关系,从基于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的滑模面推导出一种只基于电容电压的新型滑模面,从而省去了对电感电流的测量.从仿真对比结果来看,这种控制可以得到比常规滑模控制更好的动态品质,对负载变化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the performance of membrane reactors(MR) is highly affected by the ratio of membrane area-toreaction volume,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is effect owing to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reactor manufacture. In this study, an MR with high A/V ratio, a diameter of 35 m,and a height of 0.8 mm was fabricated.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this MR was investigated in an n-butanol/water system. Esterification of acetic acid and n-butanol was used as the model reaction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tically active membrane reactors(CAMR)with different A/V ratios. The reaction conversion was 38.59% in the CAMR with the high A/V ratio of 12,497/m,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CAMRs, for reaction time of 60 min and W/Vfratio of 0.093 g/mL.Excellent catalytic stability of the CAMR was confirmed by performing long-term stability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