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文波 《成才之路》2011,(35):37-37
物理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条腿,缺一不可。预设是对教材的尊重,生成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预设是对教学过程的前瞻性准备,生成是对过程情境变化的灵活顺应;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课堂的精彩有时尽在预设之中,然而更多的精彩却出现在预设之外,预设与生成同样能成就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3.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统一体,课堂既需要精心的预设,也需要有效的生成.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则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本文就预设的重要性、生成的必然性、二者的和谐统一性及对当今课堂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的途径阐述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4.
韩俊 《语文天地》2011,(6):50-52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怎样才能真正地兼顾这两者的平衡?下面这则案例是笔者在执教《雷雨》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断实录。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有人说,没有预设的课,是没有效率的课;没有生成的课,是没有人性的课。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如何把握二者的度,是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前者体现阅读主体对文本和知识的尊重,是一种显性的外露;后者体现教师对学生和课堂的尊重,是一种隐性的课堂文化。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而生成则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因此,正视课堂中的"生成",既有利于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又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动态化和过程性特点,改善对学生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与实验的重点是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其基本趋向是为生成而预设。且能由预设而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司。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陧,  相似文献   

8.
韩俊 《语文天地》2011,(11):50-52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怎样才能真正地兼顾这两者的平衡?下面这则案例是笔者  相似文献   

9.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所以,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下面以我区王益老师上的小学语文课《妈妈,我们要活下去》为实例,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呼唤动态生成,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成为每一个执教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预设与生成是课堂的两翼,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体现了对文本的尊重,体现了教学的封闭性和计划性;生成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可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绝不仅仅是口号,我们要把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心设计的细节,对细节的精妙处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有效的细节并把细节放大化,使课堂教学自然,贴近学生的生活,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预留生成空间,有效促进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是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1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预设是必不可少的,预设是对文本的一种尊重,而生成却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预设与生成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在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中,既要保证预设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又要体现学生生成的开放和动态性。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决定了只有预设和生成互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预设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张自珍 《甘肃教育》2014,(16):86-86
正教学预设是指教学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课堂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生长和建构,是指师生和生生之间在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那么,怎样才能在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精心的"预设",应该为"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的一面.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关系。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从实践的层面来看,生成往往是基于预设.以预设为基础.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  相似文献   

17.
教学预设指的是教学中的预测及设计,是在课堂教学前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安排教学;而教学生成指的是教学中的构建及发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交流、协作中发现的超出于教学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分别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教学预设体现出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以及对教学文本的充分尊重;而教学生成则是表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权,充分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本文便研究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及生成之间的关系,希望借本文内容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8.
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普遍关注和关心的教学问题.也成为许多教育者课堂观察的重要观测点。因为预设是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良好的教学技能和基本素养的重要体现.而生成则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智慧.体现的是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尊重。当然,预设与生成也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预设过于精致、细腻。就无暇关注生成,而一味沉浸...  相似文献   

19.
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普遍关注和关心的教学问题,也成为许多教育者课堂观察的重要观测点。因为预设是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良好的教学技能和基本素养的重要体现,而生成则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智慧,体现的是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尊重。当然,预设与生成也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预设过于精致、细腻,就无暇关注生成,而一味沉浸在生成之中,又往往完不成教学任务,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如何理解预设与生成,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是一线教师比较模糊的方面,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澄清:1、要生成,就不要预设了吗?预设的越多,生成的就越少吗?2、预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预设是一条设计好的主线,那么生成就应该是一些散落的点.预设是收敛的,生成是发散的.并通过几个具体案例对预设与生成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