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班级管理要取得最佳效能,重视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与作用只能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逐步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高校班级建设有其特殊的内涵与规律,和谐校园建设对高校和谐班级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高校和谐班级建设的规律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的要求,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作用;真正使学生成为和谐班级建设的主体,让班级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的主体意识,使其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求发展的社会主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王熙 《华章》2011,(23)
文章阐述了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了辅导员老师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着重提出了辅导员引导的思路与方法.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与他们足够的展示自我、相互促进的成长发展空间;要让学生成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教育者成为学生自我思考、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引导者,使学生和教育者的关系更像演员和导演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韦键 《班主任》2001,(1):33-33
"把自我教育权还给学生"已成为时代的强音,成为现代班主任的共识.实行自我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这里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谈通过心理暗示引导学生实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影响的施加,常常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和中介;教育目标的实现,常常以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为标志。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班级与学生自我教育的关系。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如何?首先有必要回答“谁是教育主体”这一问题。在构成教育活动的三要素教育者、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谁是教育的主体之争中,众说不一,至今尚无定论。人们习惯认为教育  相似文献   

7.
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班级管理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其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管理。高中班主任应重视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关注班风的价值,借面促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全员参与、百花齐放,使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沃土。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以人为本理念在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剖析了如何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如何鼓励学生展开自我教育及如何培养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班级管理中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翁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不仅仅是能动的客体,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班级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深度辅导"的基本原则是"面向全体、针对问题、科学指导、整合力量".辅导员要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早发现问题,对重点学生投入更多精力,要整合力量实现全员育人,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辅导员深度辅导的助手和相互辅导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使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落实到位,为学生逐渐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做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主体教育"、"个性教育"、"个体教育"、"自主学习"、"自学"等教育模式被突出高扬在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层面,之后产生的问题是这些教育模式无论是塑造"主体"还是养成"个性",都没有在学生身上鲜活地找到一个准确、具体的心理载体,而显得笼统、抽象。实质上,无论是"主体教育"还是"个性教育"都是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由此,塑造、养成某种"自我"应该是这些教育模式追求的核心,这样以主动、自觉塑造自我的自我教育就必然成为了"主体教育"等教育模式的枢轴,从而就在自我教育与这些教育模式之间生出了层次不一、复杂多样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课题组对自我教育的理论进行了梳理。自我教育的理论涉及自我意识对自我教育主客体的影响、客观社会条件对自我教育中主客体的影响、自我教育过程是教育主体客体化和主客体频繁转换的过程、自我谈话是自我教育的主要形式等几大方面。自我教育的实验表明:自我教育让学生受益,德智体全面发展;让教师教育理念有了明显变化;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府各级部门的公务员是构成行政管理的主体,所以公务员自身所具备的品德、思想、素质、性格、能力等就成为影响或左右行政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自我教育对公务员提高自身素质的意义入手,着重分析了公务员自我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局限和不足,并提出一些针对的对策与建议,在以人为本的精神作用下,探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并能够运用自我教育的手段使公务员自身自觉自愿地投身于到行政工作中也是行政管理中的必备课题.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强调“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随着社会对其成员个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学生自主管理则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学生主体地位,就是把学生作为接收和加工信息的主体,认识客观规律的主体,不断完善自我并获得发展的主体.一句话:学生是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而获得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变他律为自律,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主体性自我教育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有效可行的大学生主体性自我教育模式,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生主体性自我教育这一问题研究的背景,接着结合对红河学院400名在校大一、大二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独立性、主体主动性、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基本的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自我评价,就是主体通过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社会价值的一种体验.自己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它是自我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简单讲,就是指一个人是怎样看待自己、评价自己.初中阶段是自我评价的最佳发展期.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对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行自我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明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主动地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加以调节.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有着积极正确评价的学生更富自信,在学习上更容易成功.当代教育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日益繁荣,成功教育、激励教育、情境教育、愉快教育等各种教改实验在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以看到他们无不把重点放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主体意识的追求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良好品行的养成等全面素质的发展都与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有关.自我评价作为学生自我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成为影响主体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认识初中生自我评价的形成与特点,井采取相应的对策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试从教师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社会形式下.如何提高普通中学的德育有效性越来越成为难题.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采取"处方武"的德育方法,通过使校本德育活动常规化与灵活化、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使学校处处都成为德育资源等方式.达到了德育的有效性效果.历城二中的经验表明,组织德育活动所"浪费"的时闻会得到加倍的补偿;德育必须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入手;普通中学应该把德育置于首要位置;对全校德育领导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各类决策的实施力.  相似文献   

20.
借鉴协同学和自组织理论,强化学校教育进程中的"协同效应",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同时,掌握良好的认知方法、策略,学会评价、反思和自我调节,成为一个有自我教育、自主学习本领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