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居易被贬谪江州,心情凄苦,听琵琶女弹奏一曲,“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洪迈),《琵琶行》“借以为题,发抒其才思”(赵翼),以有尽之声,传不尽之情。一是通过描写音乐传情。如用“弦弦”“声声”“嘈嘈”“切切”等叠字,“间关”“幽咽”“呕哑”等双声叠韵词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给人以音乐美。而一连串的精妙比喻更表现出了音乐的变化,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用“急雨”比琵琶乐声的密急,用“私语”比其幽细,形成了鲜明的乐感对比。“嘈嘈切  相似文献   

2.
云自由舒卷,悠闲飘逸,变幻无穷,牵动着诗人的情思:“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的静谧;“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的渺远;“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洒脱……在中国古典诗歌里,云一直是文人墨客钦羡吟咏的对象。《诗经》中就有“英英白云,露彼菅茅”的诗句。《楚辞》里有“青云衣兮白霓裳”和“冠青云之崔巍”的描写。曹丕有“西北有浮云,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在《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则之五二《车攻》篇中,提出了“以声音烘托寂静”这一观点。如王籍《人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实则毛诗迳取后章“之子于征,有闻无声”。以申前章之意,挹彼注兹耳。类似的还有,如陆游的《剑南诗稿》卷七《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杜甫《出塞》:“落日照大旗,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课本中以房屋楼台为描写对象的文章不多,即使不多的几篇。也并非以描写其本身为主。如“穷其极丽,至矣尽矣”的《阿房官赋》,只是在开头段用了130字描写阿房;“一路逐笔缓写,略不使气之文”的《醉翁亭记》,于亭仅有“翼然”二字;至于“发而为才子文章”的《岳阳楼记》,于斯楼可谓无一字着及。原因何在?除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外。也未必不碍于对象的不易描写。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在人们读到李义山《无题》诗“芙蓉塘外有轻雷”这一名句的“外”字时,仿佛已有一种对雷声自远而近的感觉?除了修辞学上的所谓炼字之外,还因为它同字音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有关。刘师培《字义起于字音说下》云:“古人制字,字义即寄于所从之声。就声求义,而隐谊毕呈。”清人王士祯在《倚声集序》也说:“善读诗者,由声以考义。”刘、王所说,双双道出其中奥秘。所以,在古典诗歌中,声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本文拟对声与诗的问题谈谈看法。先举一个浅近的实例。汉语的“飞”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取意于鸟类的鼓翼、虫类的拍翅。如果从语音学的角度来分析,“飞”音Fei[Fei]。其中,发f时,是一种断断续续、颤动磨擦的声音,这就如同鸟类举翼、虫类振翅一样。e、i两音,前者音响较后者为低,读时会发现它们之间高低、前后  相似文献   

6.
〔教例〕二年级《雷雨》(人教版第四册 )课后练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 ,再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雷声渐渐地小了 ,雨声也渐渐地小了。第一步 领会词意(多媒体课件中出现一阵雷雨声 )师 :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 :我听到了雷声和雨声。生 :我听到了雷声和雨声慢慢地变小了。师 :雷声和雨声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变小的过程就叫———生 :(齐答 )渐渐地。师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 :雷声渐渐地小了 ,雨声也渐渐地小了。师 :能不能给句中的“渐渐地”换个位置 ,但意思不变 ?生 :渐渐地 ,雷声小了 ,雨声也小了。〔评析〕“轰隆隆”的雷声、“哗啦啦”…  相似文献   

7.
一、温故知新法 温故知新法是指借助课内已学旧知识来推断词义的方法,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如2004年高考重庆卷中“公逸感端之节,亦周守”,如果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诗前小序“感斯人言”就可推知“感”应译为“被……所感动”;如果联想到《促织》中“少年固强之”就可推知“固”字就是“坚决”意。再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间以婀娜之声”,此处“间”如联想到《口技》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相似文献   

8.
《海上花列传》是“近真”型狭邪小说的开山之作.与《花月痕》和《贵楼梦》等“溢美”型狭邪小说相比,《海上花列传》突破传统,开启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在多个方面展现了时代和社会赋予小说的现代性特点.如,作者用一种历史与文化的眼光来审视海上青楼的庸俗之变,并将物欲横流的现实诉诸笔端;又如,《海上花列传》的人物刻画更丰满、更真实,每个人物都善恶并陈、妍媸俱现.这些都标志着狭邪小说创作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教学依据】《口技》是林嗣环为其《秋声诗》写的序言的一部分。作者的本意并不是写口技,而是为其诗集写的前言,他在写完《口技》后说:“嘻,若而人者,可谓善画声矣!遂录其话以为《秋声》序。”显然,作者是借口技人“善画声”说明《秋声》“善画声”.即善于绘声绘色地描写自然万物和社会生活。姑且不论他的《秋声》如  相似文献   

10.
一、绪论何谓伦理?《说文解字》说:“伦,辈也。从人,仑声。一曰:道也。”“理,治玉也。从玉,里声。”《毛传》说:“伦,道。”(《诗·小雅·正月》)“理,分地理也。”(《诗·小雅·信南山》)《汉语大词典》说:“人伦道德之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中文大辞典》说:“伦类理分也。人伦道德之原理。”由此看来,伦理就是人与人相处中的行为准则以及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1.
近日教读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一文,遇到这样一个句子:“①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②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③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④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课堂上学生对此句提出了质疑,他们觉得这句话读起来有些不通,有种病句的感觉。我也有同感,可顷刻问又找不出问题之所在。这句话真是病句吗?  相似文献   

12.
巧用象声词     
象声词能形象地描摹不同事物的声音,用在文章里就如同给文章上了一套立体音响,使人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如《海底世》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好像在打鼾。”句中“嗡嗡”、“啾啾”、“汪汪”,这些用来模拟事物声的词,我们称它们为象声词,本来我们对海底世界是很陌生的,由于作用上了这些象声词作具体描写,所以,很自然地就使我们对海底世界了深刻的印象。《海底世界》一文中的象声词真是不胜枚举。如:“乒乒乓乓”的打声,“唧唧啾啾…  相似文献   

13.
朱元生 《初中生》2006,(7):50-51
《听雨》一文富有深切的人生况味和生动的诗情画意,底蕴丰厚。 “听雨”自然要描写自然界的风雨之声,但作行不仅描写了听到的风雨之声,而且别出心裁将心目中的风雨人格化,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人生况味。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探航于唐诗艺海时,唐代的丝竹声声入耳,它有时委婉,有时铿锵,使人驻足,令人陶醉。一千年前的这些听之有音,视之无形的唐朝音乐,为何人们仍能至今感受到?这当然应归功于唐诗。 首先,唐代诗人善于以声喻乐。他们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或能体会到的声音来描写音乐声,使人读其诗句“如听仙乐耳暂明”。白居易的《琵琶行》写江上歌女弹奏琵琶,乐曲的抑扬起伏,变化多端,描写得精妙无比。诗中用“急雨”“私语”分别比喻粗重沉浊和轻细柔和的声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以珠玉相击的声音写出清脆悦耳的音色,“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给人以圆润之感。还以“间关莺语”喻乐声的欢快宛转,以“冰泉”比乐声的悲抑凝涩,“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则描写乐声暂歇后的激烈迸发,曲终收拨以撕裂丝织品声响来作比。这些生动恰当的比喻,使读者仿佛听到琵琶声声,仿佛感受到琵琶女流露的复杂感情。 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中“如听万壑松”把琴声写成万壑松涛声,让人感受到琴声的高亢有力。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呜风乱啾啾。”以寒风吹拂枯桑老柏和雏风啁啾乱叫作喻,写出音乐的苍劲古朴和清脆喧闹。 其次,唐代诗人不仅善于以声喻乐,而且善于以形喻乐。他们往往通  相似文献   

15.
明初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里曾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这个评论,历来为《西厢记》研究者所首肯。曹雪芹也在《红楼梦》第23回里通过描写宝、黛看《西厢记》,形象生动地给我们展示了《西厢记》的文采动人之情景:“宝玉道:‘……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  相似文献   

16.
80后网友“洞庭湖边的野草”读《古本小说集成》时,有个发现,初一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口技》被人做过微创手术了:在“妇人惊觉欠身”和“既而儿醒,大啼”之间,下面这些文字无疾而终:“(妇人)摇其夫语猥亵事”,“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  相似文献   

17.
“坎坎”在《诗经》里是模拟鼓声、伐木声的迭音象声词。《诗·小雅·伐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郑笺:为我击鼓坎坎然,为我兴舞蹲蹲然。又,《诗·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毛传:坎坎,击鼓声。此外,《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毛传:坎坎,伐檀声。但是“坎”这个字现在普通话读为“k(?)n”(注音按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下同),这与鼓声、伐檀声相差较远,象声词不象其声了。那末造成二者脱节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物的声响古今不同吗?  相似文献   

18.
楚人遗弓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吕氏春秋》译文:有一个楚国人在路上把所带的弓遗失了,却不去找,他说:“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捡到了,那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事后说:“把‘楚’字去掉就可以了。”老子则说:“去掉‘人’字就更好了。”楚国人不计较自己丢了弓,想到的是楚人得了弓;孔子则更放大将国界去除,人遗之,人得之;而老子则是回归了自然,弓由自然产生,弓回到自然,这广阔的胸襟就是与天地交融在一起的,而无人为的分野,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元代王实甫在杂剧《西厢记》第四折里,以相当多的篇幅描写了崔、张二人的性爱行为。在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婚姻大计惟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是瞻的所谓"男女之大防"的礼教禁锢森严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这部古典戏曲中为什么竟会出现如此大胆率真的性爱描写呢?剧作家如此描写包孕着怎样的思想意蕴?这些都需要追根溯源,仔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著名文学批评家滕云曾经说过:“孙犁是一面不褪色的艺术旗帜。”诚哉斯言! 在孙犁的作品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荷花淀》。它像是一幅水墨画,清清淡淡,却韵味十足,这正是孙犁所创造的整个艺术世界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在当时。大红大紫的作品、炙手可热的作家有的是,但时光如流水,水到处,泥沙俱下;水落时,屹立如石者寥寥落落,而孙犁就是其间最为醒目的一个。孙犁在1962年曾写过一首题为《自嘲》的诗,诗云:“小技雕虫似笛呜,惭愧大锣大鼓声,影响沉没噪音里,滴澈人生缝罅中。”自嘲当中似有自得140年后读来,令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