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特区教育》2014,(7):59-59
唐僧四人坐飞机去看世界杯,途中飞机失事,可是降落伞只有三把。于是唐僧说,大家来答题,答不出来的跳下去。唐僧:悟空,天上有几个太阳呀?悟空:一个。唐僧:好,给你一把。唐僧:沙僧,天上有几个月亮啊?沙僧:一个。唐僧:好,也给你一把。一旁的八戒好开心呀,这么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计(案例实录)一、故事引入唐僧师徒从西天取经胜利归来,为表示庆祝,悟空特地从花果山带回一筐桃子(共18个)。因怕贪嘴的八戒独占,嘱咐八戒分吃这筐桃的13,沙僧分吃这筐桃的26,唐僧分吃这筐桃的39,八戒一听,马上跳起来,“不行,不行,猴子偏心,我老猪分得最少。”沙僧说:“师父最多,我没话说。”唐僧笑而不答。师:同学们,你们说,这样分,谁最多?生甲:八戒多。生乙:沙僧多。生丙:唐僧多。师:别忙,到底谁最多,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分一分。二、动手操作将准备好的三份桃子每份18个,让三个学生按悟空的分…  相似文献   

3.
唐僧送经     
话说唐僧师徒取经归来,四人各自发财去也。唐僧到白马寺里当了住持,他把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善男信女来来往往,如潮水一般。悟空回到花果山,把花果山开辟成了一个旅游胜地。寒来暑往,游客如潮,一群猴子好不快活。沙僧呢?他回到流沙河,搞起了水产养殖,“沙和尚”牌大螃蟹蜚声国内外。独有八戒懒散惯了,竟然无事可做,少不得坐吃山空。高老庄的一点家底很快被他花光了,八戒不得不另做打算。八戒决定去找大师兄帮忙。来到花果山,他见游人如潮,景色如画,不禁猪眼大亮:何不在此开一相馆,保管生意兴隆。八戒找到悟空,一再央求。悟空顾不过来,只得舍了…  相似文献   

4.
《课外生活》2010,(10):45-45
唐僧:猴子听话点儿。 悟空:和尚少管点儿。 八戒:每顿多吃点儿。 沙僧:行礼整轻点儿。  相似文献   

5.
八戒算数     
自从西天取经回来,师傅唐僧面见圣上交差的几天里,悟空、八戒和沙僧闲着无事,这天便相邀一同进城看球赛。  相似文献   

6.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之后,受到了玉皇大帝的封赏,师徒四人均在天宫供职。且不说唐僧和沙僧,单说那八戒和悟空。自天宫供职以来,整天待在天宫里无所事事,这对生来贪吃好色的八戒和天性好动的悟空来说无异于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他们太想去人间了。但未经玉帝批准,他们不得下凡,这可真急坏了二人。正当八戒、悟空冥思苦想如何下凡的时候,玉帝传来圣意:“朕念你兄弟二人保护唐僧取经有功,为使你二人有事可做,特派你二人下凡经商,进行比赛……”八戒和悟空连忙领旨谢恩,然后就急匆匆下凡经商去了。八戒来到人间,看到当前的广告生意挺红…  相似文献   

7.
再回高老庄     
话说悟空、八戒、沙僧保护师父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排难除险,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八戒在天界呆了一段时间,觉得过得无味,便决定再回高老庄,重整旗鼓,干一番事业。一路风尘仆仆,八戒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高老庄。眼  相似文献   

8.
一天,唐僧师徒来到一个美丽的桃园。大家感觉饿了,于是,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摘些桃子来充饥。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了。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相似文献   

9.
八戒失算     
唐僧将大徒弟悟空赶走后,这一日,和八戒、沙僧三人来到了一座小城。一打听,才知这个地方就是黄风洞所在地。三人在城里  相似文献   

10.
唐僧取完经以后,师徒四人各走各的路。悟空回花果山开了“鲜仙桃有限公司”。八戒回高老庄,开了“食龙楼五星级大酒店。”沙僧回流沙河开了一个养鱼基地,没过多久,还被大唐国评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唐僧呢?他自从回到东土,就跟那皇帝老儿说自己怎么被妖精捉去,怎么虎口脱险,怎么取得真经……那皇帝听得废寝忘食,连早朝都不上了。哈!唐僧当上了大唐“第一名嘴”。一天,仙佛网发了一条万佛瞩目的帖子,说观音算出在南海一带白金储量达1亿吨,准备开采。如果有哪位仙佛能鼎力相助,只要找到,佛祖便奖励他佛光舍利子17颗。悟空、八戒、悟净兄弟…  相似文献   

11.
依据佛学唯识学,《西游记》阐述了奥妙的人物形象:唐僧代表阿赖耶识,沙僧代表末那识,悟空代表意识,八戒代表眼耳鼻舌身五识,合和四相,才组成一个具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四位一体的完整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八戒上岗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各奔东西,各谋生路。两年后,唐僧已是国家级大学士,权倾一时。悟空当上了皇家保镖,"天子门下五品官",风光无限。沙僧去翰林院抄书去了,正宗白领。唯独八戒好吃懒做,依仗取经挣来的奖金度日,可是日久天长,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这不,八戒出来找工作了。  相似文献   

13.
刘会然 《良师》2010,(4):17-17
1.唐僧:猴子听话点儿。2.悟空:和尚少管点儿。3.八戒:嫦娥主动点儿。4.沙僧:行理整轻点儿。5.刘备:刘禅智商高点儿。  相似文献   

14.
惊梦     
悟空从梦中惊醒,举起金箍棒乱打一气,口中叫道:"俺打死你这个糊涂的师傅!"八戒被惊醒,慌忙起身,摇醒唐僧,急促叫道:"师傅快些起来念紧箍咒,那猴头反了,扬言说要打死师傅。"沙僧被惊醒,冲上前去,紧紧抱住悟空胳膊说:"大师兄,莫激动,有话慢慢说。"八戒把唐僧扶到悟空面前,连道快念紧箍  相似文献   

15.
史超 《教书育人》2008,(7):24-24
在《西游记》中泡大的儿子有一天突然问我:“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把经取回来了,为什么非得让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那个观音更怪,她挥挥手就把妖怪都收伏了,却让悟空、八戒、沙僧与妖怪拼死拼活,自己躲到南海享清福?”  相似文献   

16.
所谓倒写体,就是将历史、文学名著、电影故事等,由后往前倒过来讲述的一种形式。将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倒过来写,结局往往十分有趣,有的还不乏深刻和感动,令人耳目一新。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某网友倒写的《西游记》:如来派师徒四人东去传教,路遇各种磨难,渐发觉众妖均有后台,遂沙僧钻进流沙河,八戒躲进高老庄,剩悟空护送唐僧。天庭如来商议,以保唐僧平安为条件,解决掉悟空。悟空被压五指山下,唐僧在长安传教至寿终正寝。五百年后,悟空从五指山下蹦出来,  相似文献   

17.
唐僧招徒     
唉,自从唐僧师徒从西天取得真经后便修成正果,如今在天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唐僧在天上哕嗦话一大堆,没有悟空、八戒、沙僧这群贤徒在身边,也是有话不知对谁说,整天除了念经也就无事可做。于是他向玉帝请示,要再取一次经,  相似文献   

18.
依据佛学唯识学,<西游记>阐述了奥妙的人物形象:唐僧代表阿赖耶识,沙僧代表末那识,悟空代表意识,八戒代表眼耳鼻舌身五识,合和四相,才组成一个具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四位一体的完整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9.
浅论沙僧     
前往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四人中最不起眼,最不受人注目的是沙僧。评论家对他往往仅提其名而不论其事,关注的是三藏、悟空和八戒。在他们看来,沙僧在小说中最没有个性,属于那种可以忽略不计的人物。于此作者从沙僧的君子风范、心诚志坚、藏拙与圆通、义重情深等几方面对沙僧其人进行探讨,以明确他在取经途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倪芳华 《江苏教育》2005,(5B):39-40
1.多媒体演示。教师创设一个“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情境,悟空提出了3个问题让八戒回答,答对了才允许八戒吃西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