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五代十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三次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重心南迁的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重心南移的开始阶段,突出地表现在后蜀和南唐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南唐,包括今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和江西的全部。那么,南唐江西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如何呢?本文试据有关材科,就此问题作一个论述。  相似文献   

2.
南唐君王普遍崇信佛教,致使整个朝廷政法荒弛、经济衰颓、军事不振。南唐宗教倾向对于南唐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以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以及隐逸派诗人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所收南唐史著比较研究张历凭,雷近芳《四库全书》向有“千古巨制”之称,它系统保存了大量古文献典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长期以来,人们十分关注《四库全书》的保存与整理,注重对它的宝贵史料的研究和利用。本文仅就该书所收有关南唐史著进行...  相似文献   

4.
五代南唐朝廷发生了形式多样、旷日持久的朋党之争。党争的起因,既有政治决策的分歧,也有南北文士集团的矛盾,更多是忠奸分辨的意气之争。残酷激烈的党争,不仅动摇了南唐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而且直接导致了军事上的惨败,整个国家形势江河日下。  相似文献   

5.
南唐是在继承杨吴政权基业的基础上,由李昪(徐知诰)通过曲折而复杂的斗争,最终采用“禅让”的形式代吴自立的。为巩固南唐政权,李昪对外实施保境息民、睦邻共处的方略;对内推行以文治国、整顿吏治、强化法制、提倡节俭、奖励农桑的政策。南唐由此政局稳定,社会清明,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成为乱世中的一方乐土。  相似文献   

6.
五代诗坛诗人群体不断涌现,诗家不少,他们创作了数量众多的诗歌,其中南唐诗人贡献最大。无论数量上还是艺术成就上,南唐诗歌都堪为五代诗歌之代表。本文从南唐诗人多样的思想、诗歌写实的特征、淡雅的风貌以及学贾姚宗白的艺术取向等方面探讨南唐诗歌,试图全面展现南唐诗歌之风貌。  相似文献   

7.
五代诗坛诗人群体不断涌现,诗家不少,他们创作了数量众多的诗歌,其中南唐诗人贡献最大。无论数量上还是艺术成就上,南唐诗歌都堪为五代诗歌之代表。本文从南唐诗人多样的思想、诗歌写实的特征、淡雅的风貌以及学贾姚宗白的艺术取向等方面探讨南唐诗歌,试图全面展现南唐诗歌之风貌。  相似文献   

8.
咏物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门类,南唐承晚唐咏物诗余绪,留下了大量咏物之作。南唐文人借咏物描写自己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的不幸遭际,抒发人生感慨,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社会升沉的浓厚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9.
李煜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的造诣,而词的成就尤高,在南唐时期的艺术造诣,堪称绝顶!  相似文献   

10.
南唐诗在五代十国诗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至今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对南唐诗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以前的研究较为肤浅,主要是点评、感悟式的评价;20世纪以来,对其研究才陆续展开.南唐诗有着丰富的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唐诗论家、诗评家皎然在《诗式》等著作中对大历诗坛有独特的评价,对初唐诗人陈子昂、沈拴期、宋之间有鲜明的褒贬。其明显的局限是有过重的南朝情结,对唐诗的特质缺乏认识,而摘句评诗也存在失误。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宋金人著述《梦溪笔谈》、《分门古今类事》、《清异录》、《庄靖集》、《滹南集》等著作时,偶见唐五代人诗而前贤尚未及者,在逐句和《全唐诗》以及《外编》、《补编》、《续拾》等全部唐诗资料核对以后,共补辑唐五代佚诗凡19首131句,是近年来学界较大规模的唐诗辑佚工作。  相似文献   

13.
唐代书肆的发展是我国图书史上重要的一页,唐代是封建经济繁荣的时期,书肆贸易相当活跃。研究唐代书肆对了解唐代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艺文类聚》是初唐时期的官修类书,书中收录保存了大量的南朝咏物诗,并首次将咏物题材的诗歌进行独立类分编排,确立了一种关于咏物题材文献汇编的基本模式,因而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同时,通过《艺文类聚》这一工具书性质的媒介,南朝咏物诗作为可被效仿的创作范式与可被征引的文辞来源,对初唐宫廷咏物诗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五代时期,偏安一隅的南唐在近4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词之成就既引人注目,诗之成就又不容忽视。南唐诗歌带有“闲情”特征:崇“儒”重“雅”的社会风气中孕育“闲情”,诗人在“隐逸”之尚中抒发着闲情,“闲情”在南唐诗人频繁的酬唱应答中得到挥洒。南唐诗歌的“闲情”特征自有其审美价值,它是人类性情的一部分。南唐诗歌中的“闲情”还是唐宋文学流变中从“绮思艳情”到“闲情逸致”转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唐代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社会风气的兼容开放,使文化艺术也达到了高度繁荣的局面。唐代各个时期绘画艺术中所表现的绚烂多姿的女性生活画卷,给我们了解唐代女性的审美意识提供了直接的历史证据。从仕女画中看唐代女性自由的胡服、男装、大胆开放的袒露装所表现出的审美风尚无疑使现代女性都为之感叹!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点校本《南史》在标点上的不妥之处有以下几方面:一、文义不明而致误。二、专名不明而致误。三、记言之辞与记事之辞不明而致误。四、句式不明而致误。  相似文献   

18.
从唐诗词中可以看出,唐代女装从初唐的“芙蓉出水”到盛唐的自由开放到中晚唐的“错彩镂金”,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唐人审美情趣的变迁。因此,唐诗词中对女装作为审美对象,它积淀着唐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  相似文献   

19.
本文补录《全唐诗》及其续补著作失收作者胡生并诗三首,刘采春诗一首,《南岳魏夫人传》中诗一首,补道士吴子诗二首并删正作者名条;考订《全唐诗续拾》卷五七所收作者贾松实为晚唐曹松;考订《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所收李山甫诗本事及题赠对象。  相似文献   

20.
科举制度的盛行及其造成的文化风尚对唐代小说的繁荣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科举行卷之风导致唐代小说的兴起;科举制度的盛行给唐代小说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科举制度造成的读书士子人群构成唐代小说作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制度造就的重文尚辞的文化风尚推动了小说的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