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醋热疗法———治疗踝关节急性扭伤新法●柴春胜车胜波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常常出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踝关节扭伤。损伤后轻则局部肿胀、痛疼、活动受限、皮下淤血,重则出现大面积肿胀、淤血、关节功能丧失。伤后除采用一般的常规处理,如冷敷,抬高伤肢,24小时...  相似文献   

2.
一、腰背肌劳损原因 腰背肌劳损,又称腰背肌筋膜炎、肌纤维炎、肌肉风湿症、腰肌微细损伤。田径运动员腰背肌劳损原因甚 多,如疲劳积累,微细损伤,肌张力增高,维生素E缺乏,脊柱结构与力学发生矛盾等,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腰部扭伤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伤未痊愈又参加运动;或大运动量训练后,疲劳未消除,肌肉机能未恢复,又参加腰部负荷很大的训练;或腰肌力量薄弱,过多进行大强度的腰部活动等都可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急性扭伤是体育运动中的常见伤,临床上通常采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24小时后根据伤情再作治疗。笔者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经过几年的实践,持有不同见解,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应采用“三步治疗法”较为合理,即拉拔按压法、冷敷加压包扎法,经络穴位按摩法,这样既符合中医的正骨手法,又缩短治疗期,收效甚佳。疗效标准以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可以参加正常训练,一般轻度的踝关节急性扭伤1~2天,中度扭伤5—7天,重度扭伤10—14天治愈。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部分优秀跳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体工队16名现役优秀跳跃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优秀跳跃运动员的受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膝、踝、腰和腹。多发伤种与项目有关:跳高易致股后肌群拉伤、膝关节、踝关节扭伤、背部损伤;跳远易致腘肌损伤、半月板损伤;三级跳远易致足跟底部扭伤、踝关节扭伤;撑竿跳高易致腹外斜肌拉伤。局部运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不正确和身体疲劳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科学安排训练和竞赛,注重对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和技术诊断,加强对膝踝等受伤多发部位的保护,提高对急性损伤的诊治水平,建立、健全运动员医疗制度和康复制度,对于预防跳跃运动损伤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腰扭伤是运动员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多在腰部过度负重、身体体态不正常、体位骤然改变时或腰部肌肉受凉后发生。本文以骶棘肌损伤为例加以说明。 当脊柱屈曲时,两旁伸肌(特别是骶棘肌)的张力增大以抵抗重力作用和维持躯干位置,这时若腰肌负重过大,易使肌纤维撕裂。临床表现为:腰部出现剧烈疼  相似文献   

6.
急性腰扭伤是运动员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多在腰部过度负重、身体体态不正常、体位骤然改变时或腰部肌肉受凉后发生。本文以骶棘肌损伤为例加以说明。 当脊柱屈曲时,两旁伸肌(特别是骶棘肌)的张力增大以抵抗重力作用和维持躯干位置。这时若腰肌负重过大,易使肌纤维撕裂。临床表现为:腰部出现剧烈疼痛。疼痛为持续性,休息后减轻但不消除,咳嗽喷嚏及大便用力时可使疼痛加剧。腰不能挺直,行走不便,患者常用手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针对散打后鞭腿训练中出现的队员腰方肌损伤,探讨有效的康复对策。研究方法:采用中频调制电流配合护具等措施,对受伤队员进行2周的康复治疗。研究结果:受伤队员的局部痛感基本消失,恢复了正常的训练。研究结论:对于散打后鞭腿训练中出现的腰方肌损伤,中频调制电流配合护具是有效的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秀峰 《体育教学》2008,(11):68-68
一、脚踝扭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抬高受伤的脚,分辨伤势的轻重,进行加压包扎。当脚踝呈轻度扭伤时,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此时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伤后,应施行局部冷敷,并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瘀积于血管损伤处。  相似文献   

9.
文章系统介绍了手法、快针、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的有效性,探讨治疗本病的最佳疗法。方法:临床60例急性腰肌扭伤患者1~2天,将特定的手法,快针直刺哈是穴,治疗1~2次。结果:治愈率100%。结论:这种治疗是我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效果确切,可靠、安全方便,立见功效。  相似文献   

10.
急性腰扭伤是运动损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祖国医学称为闪腰。在举重、体操、武术、划船等运动中较为常见。此外,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农民中亦不罕见。在脊椎活动中,竖棘肌、腰方肌、腰大肌和腰背筋膜常被损伤。腰部是脊柱运动中负重大、活动多的部位,为身体活动的枢  相似文献   

11.
踝关节扭伤的早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踝关节扭伤主要是由于场地不平,碰撞或跳起落地时失去平衡;准备活动不充分;疲劳或动作协调性不好,使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造成韧带损伤。早期的处理是否恰当,对日后的恢复至关重要。 目前较为普遍的处理方法是:24小时内冷敷、加压包扎、卧床休息、禁止痛点按摩,48小时以后作按  相似文献   

12.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损伤,目前对该病的急救处理方法主要有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中 药外敷等方法。本文作者在临床上采用中医推拿手法对该病进行急救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尚未见用推拿对 急性踝关节扭伤急救处理的报道,因此本文试图将推拿、冷敷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三种急救处理方法作以比较,从而探 讨踝关节扭伤急救处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急性腰扭伤是体育运动中的常见损伤,腰骶部连接人休的躯干和下肢,负重大,活动多。腰部急性损伤如不及时治疗,会转化为慢性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正常训练,也给治愈带来困难。 一、损伤的原因 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各种跳跃腾空动作后,落地重心不稳(俗称“闪腰”),场地不平,造成踏空失足,心理准备不够,会引起急性扭伤。外力冲撞也会造成挫伤。损伤后造成血运障碍,相关组织缺血及代谢异常,组织血肿或水肿。慢性劳损则可引起结缔组织变化,细胞  相似文献   

14.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在体育训练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扭伤以后有严重的腰脊疼痛,腰部肌肉紧张;活动受限。在急性期必须施以有效的治疗,不然急性转变为慢性,则变成顽固性腰背疼痛,治疗较为困难。手法按摩治疗这种病有较好的效果;能缓解腰肌肌肉痉挛,减轻腰部疼痛,是比较有效的措施,为此将急性腰扭伤的病因、病理、症状、治疗及预防介绍如下,供运动员、教练员及体育教师参考。〔病因〕腰部是人体躯干运动的枢纽,负担大、活动多,在体育运动中遭受损伤的机会多。最常见的损伤原因是在剧烈的体育运动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提重物姿势不正确,负荷过重等。腰都过度后伸、前屈,扭  相似文献   

15.
踝关节扭伤是体育课的常见外伤。其多见于各种跳跃、球类和体操运动中。重者韧带断裂,轻者韧带扭伤或部分纤维撕裂。韧带断裂关节可被拉开,出现“关节松动”或有超常范围活动感,此时应即刻送到医院缝合。韧带或部分纤维撕裂的处理可分三个时期。早期;指伤后24~28个小时内。这一时期的处理原则主要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减轻炎症。具体方法有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这套方法越早用越好。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冷敷。即用冷水浸透毛巾放在伤部,三分钟左右更换一次;也可用冰块、冰水装入热水袋或塑料袋内进行外敷,每次20~30分钟。在不太冷的季  相似文献   

16.
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排球运动正向着“全面、高度、快速、多变”的方向发展,不仅要求运动员跳得高、跳得快,而且还需要有耐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练员都把提高弹跳力作为训练的重点,不断研究、探索新的训练方法,且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也容易忽视科学地安排训练而急于求成,使不少条件挺好的青少年运动员招致创伤,诸如腰椎盘突出,腰椎扭伤,腰肌拉伤,膝关节损伤等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综合生物学和训练学两大学科视角,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脊柱腰段损伤的总体情况和致伤机制进行了细致分析与探讨.研究表明,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脊柱腰段损伤率高达83.3%,前三大损伤类型为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其生物学致因在于生理解剖结构弱点、过劳加速生理性退变以及违背生物力学原理的运动;训练学角度主观因素主要在于不合理的技术动作、注意力不稳定、局部负荷过重和力量素质欠佳,客观因素主要为高危的项目特征和技术动作的复杂性.最终从损伤防护、力量训练、技术训练和心智训练方面给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和训练中,学生经常因准备活动不充分、用力过猛、动作不规范等发生一些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肌肉韧带拉伤、扭伤和挫伤等。对此,采用合理的冷敷可以降低组织创伤的程度和加快组织的修复。冷敷的主要方式是采用冰袋冷敷,在实践中,笔者除使用冰块自制冰袋外,还借助了简单的化学物,  相似文献   

19.
急性腰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髂关节两侧骶棘肌,腰骶关节是脊柱的枢纽,它所承受的负荷最大,人体的压力及外来的暴力都集中于腰骶部、骶髂关节和两侧骶棘肌上。这样,使周围的软组织、腰肌及腰椎棘上韧带纤维组织撕裂、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从而刺激了肌肉,产生肌痉挛,使腰部不敢活动。症状为伤部局部压痛、痛点固定。临床多认为伤气又伤血,呈气滞血凝型。几年来,我们试用点穴按摩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有效率达93%,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病例共3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为18到56岁。病程最短者是伤后1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创伤呈多发性,发病部位集中于膝、腰、臀、踝和前臂。运动损伤与专项训练关系密切,保护措施不够、缺乏运动损伤知识、场地和天气原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前三位因素。损伤以扭伤、骨折、挫伤等急性损伤为主。提示该运动是一个难度大,危险性高,损伤治疗困难,对训练影响大的项目。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强对损伤的防范意识;充分做好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疲劳恢复,控制训练节奏和负荷量,防止过度疲劳;强化易损伤部位的肌肉力量训练;注意检查、修缮场地,从而保证训练、比赛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