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你对一个人用情太深的时候,会对这个人产生感情上的依恋。自己的快乐源泉也都是来自于对方。而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往往不能自主。我们需要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于我们创造自身的快乐和幸福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如果仅从空间的角度上来看,地市报与中央、省报相比较,应该说是身在基层了。然而,长期以来,尽管我们身在基层,但仍有一部分同志并没有真正把感情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如有些同志习惯于“走马观花”、“精挺点水”式的采访,写出的稿件也只能是不痛不痒,“米不够水来凑”,以及捕风捉影、强扭角度、片面或失实的新闻等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思想上、感情上的问题。党报记者的感情从何而来?我们在深入基层采访中感到,它来自于对党的一片赤诚,对人民的热爱。作为党报记者,首先,要带着对党的无限忠诚的感情深人基层,…  相似文献   

3.
感情是因人对客观事物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感情的产生与人的需求紧密相联,对人的生活和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感情,就是用感情去感染人、教育人、引导人,达到与职工产生感情共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感情,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研究人的感情,懂得人的感情,用感情感化、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与工作对象产生感情共鸣与进行沟通的过程.因此,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对工作对象的感情培养,增强他们对党、对祖国、对企业的深厚感情,激励他们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进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乌日娜 《大观周刊》2012,(35):301-301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  相似文献   

5.
王会敏 《大观周刊》2012,(28):277-277
一、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幽默”来自英语“humor”,英语的“humor”来自拉丁文,拉丁文“幽默”愿意是“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同事之间的交往需要这种“润滑剂”,师生之间更需要这种“液体”来“润滑”,这可以避免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磨擦或感情危机。  相似文献   

6.
陈曦  张媛  蔡怡洁 《大观周刊》2011,(28):59-59
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  相似文献   

7.
研究齐越的播音创作,我们就会发现,真情,是他创作的核心,是他创作成功的关键。正如他自己讲的:人民的播音员必须自觉地同党和人民在思想感情上保持高度一致,和党、和人民共甘苦,同爱憎,才能在播音中感情充沛。爱憎分明的感情一是要真,二是要准。真,就是感情要真实。播音中只有动真情,才能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要播出真情,首先播音员自己要对稿件内容产生真情实感,心中掀起表扬所爱、鞭挞所憎的感情波涛。准,就是感情的表达要准,掌握分寸。播音中爱憎分明的感情是由稿件内容和宣传对象引发出来的,受主题思想、宣传目的支配,…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对于处于系统中枢位置的秘书,情商的影响已经愈加显著。情商,关乎于秘书的生存。本文基于对彼得·萨洛维"四种情商能力理论"的理解,结合对三国时期的谋士贾诩的生平事迹的研究分析,从识别感情、利用感情以及理解感情和调整感情三个维度出发,以古观今,以史为鉴,探讨情商能力对现代秘书人员的重要性,并针对如何提高秘书情商的方法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章是思想感情的凝聚和发散。作者的感情只有与人民大众的感情共弦共鸣,才能发挥出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激励人民前进的作用。很难设想,一个对革命事业莫不关心,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的人,会写出效果好的新闻作品来,因此,注重感情积累,是提高稿件质量的重要一环。那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感情积累呢?第一,要对自己从事的新闻写作工作有感情。通讯员要热爱工作,我们只有认识到党的新闻事业是整个革命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是建设四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感情、兴趣和爱好,就能主动自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报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媒体的运作方式更加遵循产业的规律,这使媒介经营者开始关注媒介品牌的创建。现代意义的品牌,已经演变成消费者对产品的全部体验。产品是冰冷的,而品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产品可以很快被仿效、超越,而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品牌。在报业  相似文献   

11.
做好播音主持有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是悟情,就是播音主持对稿件所表达的感情或思想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与领悟;二是生情,就是将自己的感情与稿件所表达的感情同步,做到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三是传情,就是将自己对稿件所理解和领悟的感情态度、思想观点通过声音传达给听众。  相似文献   

12.
七忌感情用事所谓感情用事,就是遇事不冷静考虑,只凭自已的好恶和一对的感情冲动来评论、判断和处理问题。感情是什么?是人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常言道,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无论对人、对事、对物,人总会表露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或喜爱,或厌恶;或赞成,或反对;或热烈,或冷淡。这种感情的流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正常的。但是,一旦感情用事,那就不正常了,就会把事物看偏,就会把人看歪,就会把事情办砸。  相似文献   

13.
我来自蒙古族,草原的辽阔、天空的清澈培养了我的灵性,以及好学、敬业、勤奋、忘我的工作精神。我以蒙古族女性特有的细腻感情,拍摄蒙古民族的草原风情、传统文化。蒙古族又称马背民族,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正如蒙古族谚语所说的那样:歌是翅膀,马是伴当。无论外出放牧、搬迁转场,还是传递信息、探亲访友,甚至婚嫁等,都要骑马去完成。马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也因此与马结下了特殊的感情,他们十分爱马,甚至视马为珍宝。我的很多镜头都对准他们,记录蒙古族人们的马上英姿。  相似文献   

14.
《新闻纵横》一九八六年第六期《社会主义新闻道德及其教育与修养》一文指出,社会主义新闻道德是由新闻职业认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习惯五个因素构成的。所以说社会主义新闻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任务和内容是:①提高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认识,使记者在认识党的新闻事业性质的基础上,来衡量自己职业行为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②培养道德感情。道德感情是对记者职业的荣誉感情、幸福感情,通过职业感情的培养,增加对职业工作的热爱;③锻炼道德意志。记者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为战胜困难的信心、坚韧不拨的毅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等等;④树立道德理想。记者的道德理想就是忠于职守,把一生献给党的新闻事业的信  相似文献   

15.
播音员在文艺播音中对稿件中感情的把握是否准确、表达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文艺播音作品的质量,那么,能否把握好文艺播音作品中的感情,做到精准表达,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作者和大家分享了文艺播音中如何把握好感情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色彩的感情因素 世界上任何东西,其形象和色彩都会影响我们的感情。某一种色彩或色调的出现,往往会引起人们对生活的美妙联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是色彩视觉通过形象思维而产生的心理作用。 色彩本无注定的感情内容,感情的发生只是在人与色彩之间的色彩联想和心理感应。人们的联想、习惯、审美意识等诸多因素给色彩披上了感情的轻纱。 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最普遍的视觉形式。人类感知客观事物离不开印象和经验,当人们看到某种色彩时,常常会联想到与此色彩相关联的其它事物。色彩的形式因素对人的情感、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人情味报道?要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是困难的。有人说,人情味报道,要求用人的感情,来激发读者的感情,寻求与读者感情上的沟通,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有人说,人情味报道,就是读者共同兴趣的报道,即表述人们相互关心、同情的那种美好感情的报道。 有人说,人情味报道,就是指那些可以超越思想上的阻隔,达到感情上沟通的那一类报道。 西方新闻界把人情味报道,看作是“无论从人或事看来都并不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的悲喜剧”。 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情味新闻,因为它表现的内容,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对残暴的憎恶,对生命的热爱,对灾难的忧虑,对成功的欣喜,对不幸的悲伤和同情等种种情感;也因为它表现的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从而使新闻报道具有普遍的社会兴趣,拥有更多、更广泛的读者。当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说的人情味儿只是人民大众之情。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会不知不觉地对自然界的各种色彩产生某种印象,产生一定的感情。比如,北方冬季的田野,冰雪与蓝天辉映,使人感到广漠、清冷、寒气逼人;这种心理上的反应,使人们自然地把青蓝色调和冷寒联系起来,产生了色彩感情。诸如此类,就是通常所说的习惯的联想,即是说,色彩感情产生的客观原因是对生活实践的联想。而就视觉本身来说,当它接受某种色光的刺激时,也会本能地产生相应的反应,形成一种初级的色彩感情,并给心理带来影响,这是色彩感情的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19.
席萌 《大观周刊》2011,(16):116-116
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情感的研究逐渐趋向一种科学化、实证化的描述和解释。文章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状况的梳理,提出了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见解。  相似文献   

20.
申明 《传媒》2000,(9):9
仔细阅读了刊登在今年第5期<上海采风>月刊上的长篇通讯<人狗情未了>,不由得感到困惑. 困惑之一,过分渲染人狗之情.人对狗当然是有感情的,如战士和军犬的感情,刑警和警犬的感情,牧羊人和牧羊犬的感情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