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建湘 《科教文汇》2007,(5X):56-56
数学学习成长档案袋就是收集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生成的作品,用以展示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和成绩,乃至存在的问题。数学学习成长档案袋的构建,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建立单元知识框架,暴露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分析学生学习的过程行为,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学生将自己的数学学习成长档案袋提供给教师、同学以及家长,通过交流教师可以监控学生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游美生 《中国科技信息》2004,(23):111-111,103
新课程对学生的核心要求是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而,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以丰富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出发点,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能自己参与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能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内在的驱动力,能积极主动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自我监控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给予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与机会。使学生想学、愿学,最终达到通过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学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学习不仅是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数学教材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生活的实例,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来编写的。新课程重在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据此,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该文拟从培养学生的总是意识入手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合作学习”(Cooper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的初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有小组取得了成功,个人才能成功。合作学习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另外,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一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进步。  相似文献   

6.
唐锐 《内江科技》2006,27(6):140-140,13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提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本文就此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鑫 《科教文汇》2007,(9Z):68-6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但事实是,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心理障碍,根本谈不上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障碍,只有彻底扫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钱力 《科教文汇》2007,(3X):140-140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他们的权利,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思想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和客体。在教学中反映一些客观事问题,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忽视了学生运动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遏制了学生的个体发展。素质教育就是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发挥学生的作用,就必须要探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特征与生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心理行为特点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群体的存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学习困难学生有他们独特的心理行为特点和成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关注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要求,也是现时代学生终生发展必需的品质。自主学习的含义,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习惯,对其终生发展是一种财富。  相似文献   

11.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个性化教育,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是使学生主动地、生动地进行学习。所以,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以尊重个性为基础,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适应性的新型人才。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手,不断改革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这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目前中职学校生源良莠不齐,学生空间想象力不一,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普遍下降的情况,分析《机械制图》实施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并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注意维护学生自尊心,以每个学生都能识图为最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邹风军 《科教文汇》2007,(9Z):87-87,97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实施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旧观念,积极探索创新,从学生而不是教材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军英 《科教文汇》2007,(5S):46-46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以能力立意,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挖掘和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开源增流,实现学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建军 《今日科苑》2005,(7):i005-i00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建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也 《科教文汇》2007,(1):54-54
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灵活运用“实验”教学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其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应用”能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并且使整个学习过程开放、自由和相对宽松。此外,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关于方法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邸改  李学卫 《中国科技信息》2007,(18):253-253,255
现代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徐乐华 《中国科技信息》2005,(7):166-166,179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研究性学习在这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这种学习方法,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巾来,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基本操作过程包括:问题驱动、合作探究、交流评价三个主要环节。下面就来阐述住新课程标准下理科学习中“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9.
熊丽丽 《百科知识》2023,(15):79-80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21世纪大量的工作岗位被机器替代,无数的新兴产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知识的搬运工,而需要更加聪明的创造者。这就要求中国的教育进行改革,改变以往靠死记硬背、刷题拿高分的教学策略。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教改项目应运而生。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地积极参与,获得有意义的知识的学习过程。通过深度学习,学生发展了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20.
马涛 《科教文汇》2007,(3X):88-88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材料,不同的教授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情境创设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有趣和充满知识美的享受。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亲近等情绪,使教学进程始终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发展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