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秋夜钓黄颡     
谷龙先 《中国钓鱼》2006,(10):18-18
黄颡在水域分布极广,人们常于春、夏、秋钓之。由于黄颡是夜光眼,昼伏夜出,春季以入晚钓之收获最多,秋季入夜钓之收获格外喜人,故秋夜钓黄颡是个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2.
另一种用饵     
施家坝是一条宽10多米,长约5千多米的半养殖、半自然水域、位于县城西面约二公里。经钓协和承包主商谈,协会出资两千多元与坝主签定了一年鱼的协议,所钓鱼获全部归已。在未签协议前,我们多次进行试钓和问询,证明坝里的鱼很多且较大。鲫、鳊、鲢、鳙约占70%,黄颡、鲶鱼、青鱼等其他可钓品种鱼约占30%,惟一不足是小杂鱼贼多。 作为承包主的考虑,一是队里不准抽干水取鱼(以农业用水为主);二是坝内水域交错,水草密布,地形复杂,除鲢鳙外,网捕难度大;三是承包期有限,坝主琢磨着,即使吃点亏也划得来。 秋天钓鱼与春天钓…  相似文献   

3.
张言 《钓鱼》2014,(9):28-29
在看过张之晔先生的《求教钓黄颡》一文后,颇有感慨,现结合自身经验写下如下感悟。钓黄颡,鱼饵和钓点尤为重要。钓饵最好是腥味重的虫饵,首选红虫束、大蚯蚓、蚊子幼虫。如同《求教钓黄颡》一文中提到两人钓黄颡鱼“一钩搓商品饵,一钩拉红虫钓底,结果4个小时内一人有口必中黄颡,一人只有鲫、鳊和白鲦。”可见钓黄颡鱼用腥饵效果较好,一来是避开商品饵对其他鱼的诱惑,二来是针对黄颡鱼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多以小虾、小虫为食,用腥味虫饵更符合它在自然环境下的就食习惯。  相似文献   

4.
耿丹 《钓鱼》2006,(14):30-30
七分钓位 南方小河多,每年梅雨季节或夏季持续暴雨过后,河水陡涨,湖泊或大河里黄颡逆水而上,小河里“颡”满为患;退水时。一部分黄颡顺流而下,一部分黄颡藏身于水草之下安营扎寨,这时夜钓黄颡的旺季到了。  相似文献   

5.
邹思全 《钓鱼》2009,(12):26-27
四、钓位的破解因为钓鲢鳙鱼有很强的针对性,一定要有合适的钓点,钓点选不好是钓不上鲢鳙鱼的。在水库,鲢鳙鱼都在深水区活动,使用手竿钓鲢鳙鱼,不能在宽阔的水域选择钓点,宽阔的水域是很难钓到鲢鳙鱼的。鲢鳙鱼过的是群居生活,对食物的依赖性很强,又是追逐浮游生物的生活方式,在微生物丰富的水域,常能形成几十、几百尾以上的大群(笔者在云蒙湖见过千尾以上的大群,  相似文献   

6.
邹思全 《钓鱼》2006,(15):18-19
鲢鳙鱼是属中上层鱼类,但在水底觅食的时间并不比在上层水域少。钓鲢鳙鱼,历来就有浮钓、底钓两大派之争,底到是钓浮好还是钓底好呢?笔者忠情于后者。鲢鳙鱼属中上层水域大型鱼类,性喜温、喜氧,群居,习惯成群结队地聚集在水体的中上层嬉戏,以浮游微生物为主要食物,即在中上层水  相似文献   

7.
谢葵 《钓鱼》2009,(19):37-38
湖北省咸宁市,湘赣鄂三省交界之地,丘陵地区,湖多,水质好,适宜网箱养殖大闸蟹。养蟹专业户,通常于湖泊闲置水域,春季投放鲢鳙鱼苗,任其自食其力和自由生长,冬季枯水季节张网起鱼。不易捕捞或捕捞遗留的野生鱼类,如鲫鱼、鲤鱼、草鱼、青鱼、黄颡等,一律对外开放垂钓(鲢鳙除外),按天收费。  相似文献   

8.
打台钓赛在全国开展之后,传统钓好像从此就没有了地位。是不是台钓就是9千万钓友大多数的需要?不是。是不是传统钓就一定不如台钓?也不是。 前面说的不是,可以从一些现象表明:台钓已推广十来年了,钓友仅仅占百分之几。为什么上台钓的人那么少?一是实用中没有多少用处。因为鱼的活动规律是中间大边上小,台钓竿短只能钓小。另外野钓还有甲鱼、鳜鱼、黑鱼、鲶鱼、黄颡等较好的食肉鱼类,台钓并无作用。倘若  相似文献   

9.
范宁 《钓鱼》2003,(12)
钓鱼2003·第12期野钓不同于鱼情相对简单的竞技垂钓,它可供经验丰富者随时随地改变钓术,钓取种类各异的对象鱼,充分领略不同垂钓方法所带来的极大乐趣。若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钓手们就必须在实战中不断钻研、不断总结,摸索出针对不同水域、不同鱼情环境下的不同的垂钓方法和最佳的钓具组合。一、根据鱼情,钓组最佳搭配根据一般的规律,在水域并不算宽阔、承包期较短的郊外粗养池塘或两头堵死的河段中垂钓,由于农田灌溉、年终捕捞等因素的影响,其大型的鱼种并不算太多。养殖户们多以当年投放,当年上市的鲢、鳙鱼和少量鳊鱼为主体养殖;并且,受资…  相似文献   

10.
伏击黄颡     
小东  唐崇敏 《垂钓》2013,(7):20-21
很多钓友夏季钓黄颡都是抱着一种摸奖的心态,即使专门去钓这类目标鱼的时候也很盲目,只在某片据说有这类鱼出没的水域以海竿串钩挂了蚯蚓远远地抛出去,然后就是守株待兔。他们增加遭遇黄颡概率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钓具的数量,一个人的钓具占了好长好长的河岸。不光钓法、饵料单调,选钓位也很程式化,似乎除了大坝附近再没有别的好位置了。  相似文献   

11.
夏钓黄颡     
汝水钓翁 《钓鱼》2011,(10):37-37
黄颡喜食荤食、活食,对腥膻味的食物特别感兴趣,有逆流而上的习惯,白天栖息在深水、石洞、草缝,黄昏以后便游动到流水处觅食,在河水涨水、下雨天或注入新水时,异常活跃。根据黄颡的独特生理特性,钓黄颡是比较难的,钓黄颡也要得法,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掌握了其中的窍门,才能钓有所获,才能钓到更多的黄颡鱼。  相似文献   

12.
“鱼身燕头颊骨黄,鱼之有力能飞翔”,这是古人对黄颡鱼的外形描述。黄颡俗称黄腊丁,盎斯鱼,鱼为小型鱼类,无鳞,背鳍有硬刺,体背呈橄榄绿色,体侧和腹面为淡黄色,是常见鱼类,在我国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等水系的干支流及水库、湖泊、河流中均有。黄颡鱼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喜在江河的洄流缓流岸边或静水处,出没于水库,河泊、河流的浅滩处,栖息在腐殖质或淤泥较多的水域,傍晚和夜间才四处活动觅食。它属肉食性鱼类,食性偏杂,食物多为鱼虾、水生昆虫、个体较小的水生动物。垂钓黄颡鱼必须针对它的习性和食性,才能有很好的钓获。除此之外,对口…  相似文献   

13.
农兵 《垂钓》2012,(5):18-19
罗非鱼。一种中小型杂食性鱼类,原产于非洲。属慈鲷科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罗非鱼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既能生活在淡水中。也能生活在咸水中。在湖、河、池塘的浅水,甚至水稻团,都能觅到它的身影 黄颡鱼,鲇形目。鲢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等。它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各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每年4月~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这两种鱼吃食凶猛。就饵的浮标信号绝不拖泥带水,且肉厚刺少味美。是淡水鱼的珍贵品种,因此颇受南方钓客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广西湖泊、山塘、小水库众多,养殖的鲤鱼、草鱼、鲮鱼、鲢鳙鱼数量不少。加上水域中水草丰富,螺、虾、虫、蛾颇多,因此,冬季垂钓比长江以北优越得多。 1.钓位选择 湖泊、山塘、小水库的钓位,主要选择如下几种水域:(1)选择有水草较多的水域;(2)选择猪栏、牛栏附近的水域;(3)选择有群  相似文献   

15.
谢葵 《钓鱼》2006,(15):29-29
夜钓黄颡乃一大惬事。白日较难与之交锋,夏夜却频频上钩,喜得乐不思蜀,俺更是情有独钟,恨不得四季如“夏”。俺坚信:在自然水域夜钓黄颡的是高手,即以夜钓黄颡为业、出售鱼获为生,此人必定身怀绝技,方可立足江湖。俺乃咸宁职业钓手的异数,不以此为生,但有幸混迹其中,终得以知晓  相似文献   

16.
曾庆伟 《垂钓》2014,(5):36-37
黄颡鱼俗称黄辣丁,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各大淡水水系。黄颡鱼多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喜欢昼伏夜出。黄颡鱼成鱼体长12-14厘米,属杂食性鱼类,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黄颡鱼每年4~5月产卯,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由于黄颡鱼肉嫩无刺,深受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人民的喜爱,因此市价较高,是广大钓友喜钓的鱼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颡,春天出水最早,不怕倒春寒。清明节后,到处活动。它爱急流水,在流通的大河里早晚逆流而上。所以在流水河里点钓黄颡收获喜人。大河都有河床,漫生水草,落潮不足1米的深处,便是定点钓黄颡的好钓位。其点钓方法如下。一、做窝。河床上点钓黄颡,先要做固定的窝子。可用竹竿,安上快镰刀头,在河床上每距离3米  相似文献   

18.
邹思全 《钓鱼》2014,(9):30-36
接到编辑部老师电话,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启动电脑,进入邮箱,打开张之晔老师《求教钓黄颡》的文章。这篇文章我反复看了多遍,张老师所提到的问题是个普遍现象,使用素饵钓鲫、鲤等鱼时经常能钓到黄颡,但却不多。  相似文献   

19.
肥水鱼塘一般是指那种养殖鲢、鳙为主的池塘。这种池塘主要靠浮游生物来喂鱼,因此塘主经常向池中撒粪便,塘水呈暗绿色,并散发一股腥臭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肥水池。这种鱼池除了养鲢、鳙外,还兼养些鲤、草、鲫等鱼,由于水肥,水中食物多,因此池中的鱼很不好钓,由于收费便宜(一般鲢、鳙不准钓),因此还是很受工薪阶层钓友的垂青。笔者经常在这种鱼池钓鱼,钓获还不错,下面把我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讲与大家,愿和广大钓友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湖北钟祥市胡集金牛山水库是一个依山筑坝的中型水库。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大峪口矿肥结合工程就坐落在水库旁边,学校、医院和生活区沿库而建。水库中放养了鲤、草、鲢、鳙等鱼,水库山青水秀,风景宜人,是人们垂钓休闲的极好场所。 今年5月10日傍晚,我到水库边散步,碰到客车队的刘师傅在钓白条,我们是老熟人,就在旁边看他钓鱼边和他侃鱼经。刘师傅告诉我,在他的钓点旁边多次看到鳜鱼捕食小鱼,一翻一个大水花,并把小鱼追出水面蹦0.3米多高,他问我有没有办法钓到鳜鱼。我告诉他,用活小鲫鱼作饵,可钓到鳜鱼,并说这是我30年前在武汉东湖边看到别人钓过,自己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